独家责任 | 代写祭文的“送别者”

独家责任 | 代写祭文的“送别者”

00:00
11:51

越来越多失去至亲的陌生人找到了他。

过去的几年里,谭文在线上兼职,用文言文为别人代写了近50份祭文。

他的文字细腻感人,承载着世界上最为沉重、最为深刻的情感。

一夜白头的父亲,托他为病逝的女儿作文送别;身患癌症的高中生,提前为自己约写;也有满怀遗憾的女儿,请他为突遭意外的母亲写道别信……

“比我更擅长写文章的人有很多,只是大家很少去写祭文这样的文章,而我恰巧愿意去写,愿意用心地、认真地去表达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和怀念,我觉得这是有意义的一件事,甚至是有责任感的一件事。”谭文告诉正观新闻记者。

一场根源于幼年亲人离世、出于现实经济考量的线上兼职,却在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的联结与共鸣,也让谭文的思想在35岁这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如何去面对和尊重死亡?

2024年5月,正观新闻记者联系到这位代写祭文的“送别者”,听他讲述每一篇祭文背后,他所看到的普通人真实、抗争的人生。

以下是他的讲述。

为女儿写祭文的父亲

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并不是只有家里的老人逝世后亲属才去要写祭文。我接触到的,有父亲为去世的女儿写的祭文,也有一些身患绝症的年轻人为自己提前预约一篇。

从帮陌生人代写祭文开始,听过太多生离死别的故事,失去至亲的痛苦,或许是人世间最难以释怀的悲痛。

2023年底,一位50多岁的男士他找到我,希望能帮他写一篇祭文。一开始,我以为是对方家里老人去世,后来才发现,是他的女儿因癌症去世了。

聊天框里发来的内容让人心痛:“经历了数十次的放疗、化疗和两次肠梗阻、一次肠穿孔手术,着实让孩子痛苦万分……”

我也有一个女儿,对他的悲伤几乎能够感同身受。一篇祭文的写作时间一般是两天,但这篇祭文,我前前后后和这位父亲沟通了一个月才完成。

这个过程是沉重的,一段一段的文字背后,不仅藏着一个人的生平经历,还藏着至亲之人强烈的、沉重的情感。

真正动笔之时,尤其是要以父亲的角度去情感代入的时候,那种痛苦的感觉更为强烈,甚至因为情绪过于强烈造成文稿中断。

这篇祭文完成之后,我分享了对死亡新的认知,有一个人发来私信,说故事中的女孩和自己一位病友经历非常相似,核对名字后,发现真的是她认识的那个人。沉默良久,这位同样身患癌症,正在读社科类研究生的安徽女孩,也为自己预约了一篇祭文,但我却希望,如果有可能,永远都不要动笔。

前来预约祭文的有一个高中生,他从小失去父亲,跟着伯父长大,患癌后多次化疗,在医院看病的时候仍坚持自学,他写了一篇文章想表达对伯父的感谢,希望我能够帮他修改一下。

我看了那篇文章,我觉得他写得特别好,告诉他“要自信,每一个字都是你的真情实感,就不需要去改。”

第一次面对“死亡“

第一次意识到死亡的概念,是在我七岁那年。

那时我与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外婆去世的那一天,身体已经极其虚弱,每句话都要分几次才能说完。她将所有人都叫到床前,年幼的我并不知道这是最后与她相处的时刻,也不明白她为什么要我和我姐姐听话,要我们对父母好。

之后她一个人静静地离开了人世。那时是夏天,外婆躺在农村的沙地上,我蹲在那里,看到一只身体已经被蚂蚁蛀空的的虫子,那一刻猛然意识到,原来死亡就是像一个物体一样,你会消失,并且永远不会再出现。

外婆躺着那一堆沙子铺成的地面上,她没有回应我,并且可能永远也不会回应我了,我非常悲伤,我整个人是这样的寂寥。

外婆曾生活的老房子

直到长大之后,外公也在那样一个寻常的日子遽然而逝。

在外公的葬礼上,我忽然回忆起七岁那年,外婆离开我的场景。那时我已经成年,再次直面了亲人的突然离世,我想起外公生前曾提过,希望自己的墓碑上有祭文,于是花了一晚上时间,为外公写了一篇1000多字的祭文,在清明节烧给了他。

那时我第一次写祭文这样特殊的文章,提笔的时候,更多的感觉是悔恨——有太多的爱来不及去说,也没有留出更多的时间,和亲人好好相处。

我把写给外公的祭文发到网上之后,很多人都来找我。

有个女孩想为妈妈写一篇祭文,她告诉我,自己和妈妈约好了三个月以后一起旅游,因为是第一次带妈妈出去玩,她特别开心,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准备,根本没有想到,妈妈会猝然离世。

直到妈妈走了之后,她才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更残酷的是,她曾经为很多事准备了好久,却唯独没有准备好面对死亡。

祭文:哀悼与纪念之文

所谓祭文,其实就是记录逝者的生平、功绩,或是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经历,表达对亲人的一些缅怀与感想,也是和亲人作最后的道别,一般为四五百字,用文言文写成。

高中时,课本里学过一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当时这篇文章让我非常触动,因为古人对于情感的表达是非常含蓄的,我们很难在文章中看到他们很直接地去表达自己的情绪,但祭文不一样,哪怕是在含蓄的古文里,它也能够表达出来一种很强烈的情感。

我开始留意地方关于祭文使用的习俗。有些地方是在葬礼开始的时候诵读祭文,并张贴出来;有些地方则是在葬礼最后一天,或者将祭文当作墓碑的碑文;现在有些人也会把祭文发到朋友圈,或者写下来保存,做一些纪念册之类的留念。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用文言文书写,又或者面对亲人的逝世过于悲伤无从下笔,这也是我想去做这件事情的原因之一。

之前有人问我,是很擅长写祭文吗?其实并不是,比我更擅长写文章的人有很多,只是大家很少去写祭文这样的文章,而我恰巧愿意去写,愿意用心地、认真地去表达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和怀念,我觉得这是有意义的一件事,甚至是有责任感的一件事。

一位为去世的母亲写祭文的中年男性,说到幼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他们很馋,但经济不好,没有零食吃,会被其他小孩欺负,妈妈看到之后心里特别难过,卖掉了自己一头很漂亮的头发,换钱去买零食给孩子吃。作为小孩并不懂,但当自己也当了父母,很多年后去回忆这样一个瞬间,那种情感是非常温暖而心酸的。

还有一位也是为去世母亲写祭文的女性,在和我讲述的时候,回忆更多的是和妈妈一起坐在老家的大门口,她趴在妈妈的膝盖,妈妈慢慢地为她去梳头,这种非常温馨的画面、真实的生活。

大家其实都希望自己不要被遗忘,希望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些印记,我觉得这可能就是祭文最重要的意义,而我也只是在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谭文写作的书桌

倾听者

在此之前十多年的时间,我一直都在教育行业周边,做过语文教师,也从事过戏剧教育,中间还有过一段短暂的创业。

2022年,我辞去了辅导机构的工作,从重庆回到了长沙。这边的工作机会有限,我有时会接一些“地陪”和导游的工作,但收入并不稳定。出于“有什么事情能做一下”可以缓解焦虑的想法,我就萌发了兼职代写祭文的念头。

直到四年前,我在网上分享了给外公写的祭文逐渐被网友知晓,一些失去至亲的人找到我,希望我能够帮助他们写祭文,我也开始将这作为一种副业。

正常写祭文的收费标准参考当地葬礼标准,有的两三百,有的一两千,一个月不会超过十篇,写完之后才会收取费用。也遇见过有的人找我写祭文,写好发他后,他就删除好友不见了,也就不了了之。但像癌症这种意外离世或者有些英年早逝的,我不会收钱。

谭文与网友聊天截图

这段经历至今,带给我许多警示。

曾经那些认为很沉重的打击,现在已经看得很淡,而且也更加珍惜家人和现在的时光。

我碰到过一位为母亲写祭文的大姐,和她接触的时候,我觉得我不像是在为她去创作祭文,而是在听她讲述对母亲的思念,她会把很多母亲那个年代的故事讲给我听,可能是因为没有小孩,自己也退休了,没有一个倾诉的对象,所以在很多时候,我又觉得自己好像是在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

那些面对亲人的离世,难以释怀的人,他们能够在和我倾诉的过程中,释放自己比较沉重的心情,或者说寻求一些安慰。

有一部电影《入殓师》,就是讲述我们如何去面对和尊重死亡,并不是葬礼一定要多有仪式感,而是要有一个跟生命做告别的心境和机会。

一开始选择代写祭文,只是迫于生计,但在写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它带给了很多对人生意义更深刻的认知。对我来说,这件事情给我的精神层面带来的收获是巨大的,我会一直去坚持做这件事情,一直到给自己写最后一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