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行”生动实践地打卡行启动,参与“打卡”高校增至14所

“信仰行”生动实践地打卡行启动,参与“打卡”高校增至14所

00:00
05:38

“‘京’彩文化,青春绽放,信仰行,出发!”5月30日上午,在城市副中心的大运河博物馆,2024年“‘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信仰行”生动实践地打卡行活动正式开启,全场青年大学生在启动仪式上齐声喊道。今年的“信仰行”活动从打卡路线到形式载体进行了全面提质扩容,“打卡”学校也由去年第一批8所增至了14所高校。同日,北京市“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七进”系列巡讲活动收官。

北京市“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七进”系列巡讲活动从3月25日开始,历时两个半月的时间,40名百姓宣讲员先后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进企业”、“进博物馆”、“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标志地等“七进”巡讲活动,线上线下受众300多万人次。在启动仪式上,来自不同行业的六位先进人物依次登台,用平实的语言和百姓的视角,讲述自己立足岗位的本心、为民服务的初心和决心。

其中,北京公交集团103路驾驶员何少花讲述了她自学方言让异乡乘客感受真情服务,“把乘客当亲人”的感人故事;房山蓝天救援队队员罗洋洋动情讲述了房山人民群众遭遇特大暴雨时,蓝天救援队向险而行,用生命守护生命的感人事迹;首都儿科研究所麻醉科医生潘守东在病人失去自我保护能力的时候,始终守护在他们身边……活动现场,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第四代传承人赵义强还和同事们现场演绎了运河号子。

启动仪式上,大运河博物馆、国家大剧院、12345热线服务中心、门头沟区清水峪镇清水峪村等被授予“青春走基层”实践基地,这些地方大多是百姓宣讲员、驻村第一书记所在地。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市委讲师团团长肖峻峰表示,今年,“信仰行”系列活动全面升级扩容。一是内容设置更加丰富,将实践打卡点梳理新增为十条实践地打卡路线、十大“青春走基层”实践基地;二是形式载体更加多样,今年鼓励高校学生以诗歌朗诵、情景剧、舞台剧、音乐演出等创新形式,全面展示学习成果和感悟;三是原有项目持续深化优化,增设首都大学生宣讲大赛,组建大学生理“响”轻骑兵市级示范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宣讲;四是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新增六所签约高校,汇聚更加磅礴的青春力量。

“同学们要多关注和收看学习强国上的文章,关注时政新闻热点,多多参与答题,更大程度拓展前沿知识。”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马景明从去年开始便参加“信仰行”活动,对于新进学生,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马景明告诉新京报记者,去年自己积极参与了知识竞赛和宣讲活动,虽然准备比赛非常辛苦,但收获颇多,“如果在学习中找到了兴趣点,参与这些活动将是对学业的补充,也是精神上的洗礼。”马景明说道。

当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际、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谢辉为14所“信仰行”签约高校授旗,号召广大青年在行走中感受新时代伟大变革,切身体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

启动仪式后,与会学生们共同出发,开启探访城市副中心文化之旅。“学生要实践与学习相结合,‘信仰行’就是让大家通过实践感受北京城市文化的底蕴,了解城市的最新发展,让学生们更坚定信仰,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带队教师之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学森说道。

“这里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对科技的创新应用,让我们能够拥有阅读的新体验,体会思想的新碰撞,这也引导着我们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不仅要坚持创新的观点、方法,同时要同实践结合起来。”中央民族大学2022级学生翟成鹏在参观北京城市图书馆时感叹道。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李雪妍被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深深震撼,“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着千年运河的脉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