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老兵拒绝当官,毛主席得知后询问:听说你要回家“还债”

1949年一老兵拒绝当官,毛主席得知后询问:听说你要回家“还债”

00:00
13:59

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位老兵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交谈中,毛主席询问他道:“听说组织安排你去当厂长你都不去,一心只想回老家‘还债’?”

这个老兵是何许人也?为何拒绝当厂长,只想回家“还债”?他欠下的“债”又是什么?故事还要二十年前开始说起。

小山村里“跑”出来的担架兵

老兵名叫李开文,1987年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的一个小山村。和村里其他小孩差不多,自打出生以来,他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直到而立之年。

1929年,红军来到李开文家乡征兵。那时李开文已经三十二岁了,早已娶妻生子,儿子也已经五岁了。在这个小山村有他所珍视的家庭,不过为了保卫祖国,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他仍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军了。

本身他已经这个年纪加上文化水平不高,应该是选不上的。好在李开文非常积极地向团长毛遂自荐,并展示他的那一双“铁大脚”。向团长夸赞道有了这双脚,进可追击,退可撤离,敌人保证跑不过我。

那双大脚可不是天生就是如此的。李开文懂事的早,十六岁为了给家里减轻点负担,就开始租田干农活。每天都要挑着扁担走几十里的山路,脚功早已异于常人。

团长相中了他那双“铁大脚”,便破例安排他去了担架队,李开文就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担架队听着平平无奇,只是抬抬担架,但是真干起来就知道,那可不比一线战斗的军人们轻松安全。

李开文平时待在队伍的后方,但是他从来不会放松偷懒。他会时刻观察着前方战斗的情况,一有伤员,他便像离弦的箭一样窜出去,第一时间出现在伤员的身边,有时候炮弹就跟他擦肩而过,但他从来不会犹豫。他知道,他的任务就是跟时间赛跑,跟死神赛跑。

每次把伤员成功运送到后方,看着伤员冲他竖起大拇指对他道谢,他便觉得自己就算再苦再累在危险也是值得的。他从未轻视过自己的任务,也从未像现在这样感谢过他的那双“铁大脚”。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更何况是在战场上,子弹炮弹都是不长眼睛的,往往顾得了这边就顾不上那边。

有一次李开文在救治伤员的过程中没注意敌方军队的轰炸机正在俯冲过来。突然一股热浪袭来,敌方的轰炸机投下了几发炮弹,李开文还没反应过来就晕了过去。

等到队友们把李开文从土堆里面扒出来时,都以为李开文已经牺牲了。结果李开文突然奇迹般的咳嗽了两下,睁开了眼。

虽然已经醒了,没什么大碍,可还是把战友们吓得不轻。边搀扶着他离开前线,边劝他以后可得注意点,别救起人来把自己的安全忘了。

李开文看着战友们的嘴,却听不到战友们的声音。因为刚才的炮弹,导致耳朵里一直在耳鸣,什么声音都听不到。

这次之后,李开文因为听力受损不能在一线工作。但他不甘心革命还没成功就回老家,申请组织再给他安排点其他力所能及的工作。

组织上看他为人憨厚老实,便把他调去了炊事班,让他做起了炊事员。他那时候只觉得欣慰,还能为革命事业尽一份力,他也不会想到之后自己会在炊事班能结识到一个个伟人。

给中央首长们做饭的炊事员

李开文刚到炊事班时只是一个普通的炊事员。不过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设身处地为战友着想。也正因如此,被组织慢慢提拔到中央特灶班的班长,专门负责给中央首长们做饭,其中便包括毛主席。

一天,李开文正和往常一样在准备食材呢。旁边一个战友凑了过来调侃他说:“同志,听说你是主席的专用炊事员。怎么样,给主席做饭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很骄傲啊!”

“同志,你可不要乱说!”李开文有点慌地答道,“我哪里是主席的专用炊事员了,我是特灶班的班长。是给中央首长们做饭的,除了主席还有副主席和各个部长,人多着呢。再说了,有什么可骄傲的,不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能把工作做好,能为革命作出贡献,那就是光荣的!”

那个战友听到直夸赞李开文思想觉悟高,怪不得是中央特灶班的班长,表示以后一定会向他学习。

李开文不仅思想觉悟高,做事同样也是把“为人民服务”几个字落实到底。

有一次,李开文为各位首长备好了饭菜,在厨房守着等秘书们取走。其他首长的秘书陆续都把饭菜取走了,唯独毛主席的饭菜一直没人取。当时正值寒冬,李开文担心毛主席吃了凉掉的饭菜生病,便又加热了几次。但一直不见人来取,李开文派人去毛主席秘书办公室提醒下,结果没人在。

李开文实在担心,便自己端着热好的饭菜给主席端了过去。走到主席办公室门口,看见灯在亮着,还怕打扰到主席,便轻轻地敲门。屋里主席开门时看到是李开文端着饭菜,又看了一眼屋内的钟表,像是明白了什么大笑了一声和李开文说道:“不好意思了老班长!今天秘书请假,本来想着自己去拿饭菜呢,结果一忙起来这事全忘了。”

李开文赶忙说道:“主席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您赶快趁热拿进去吃吧,工作虽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忘了按时吃饭啊,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两人说话间隙,一阵寒风掠过。李开文由于着急送饭菜,出门也没穿厚衣服,身体不由得打了个寒战。这一幕被主席发现了,主席请李开文先进屋,让李开文坐办公室先等会。

然后主席自己从房间衣柜里拿出了一件羊毛背心递给了李开文,李开文见状有点拘谨摆了摆手:“主席,我不冷。”说罢把饭菜放下就准备走。

主席说道:“老班长!我的失误害你这么冷的天来给我送饭菜,你一定要收下。不然你冻感冒了,谁还给我做这么合口味的饭菜吃!你刚刚跟我说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你自己可别忘了。”

李开文见主席这么坚持才穿上了那件羊毛背心。扛着冷风回到灶房后,看见灶房角落一个小战士还在准备明天的食材。

李开文看到小战士冻得哆哆嗦嗦的,穿的衣服比自己还要单薄,便把刚焐热的羊毛背心套在了小战士身上。毛主席的羊毛背心温暖了他们的身体,毛主席的精神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他往后的生活。

回老家做粮站站长造福百姓

李开文在中央特灶班做了十三年的炊事员,终于革命结束了,共产党胜利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组织上决定把忙碌了大半辈子的李开文调到天津一个糖果厂当副厂长,让李开文也享享福。但是李开文拒绝了,他说他要回老家“还债”——他老早就决定了等革命结束就回老家看望老婆孩子。

不过李开文回家之前还有件事放不下,他给毛主席做了十三年的饭,这么久以来,主席一直待他如朋友一般。一想到以后可能都无法再见面了,他便觉得惋惜。便四处打听来了毛主席的地址,想回老家之前再见主席一面。

两人一见面就如老友般你一句我一句开始寒暄起来。

“老班长你啊,在部队吃了这么久的苦。怎么到了该享福的时候了,又听说你不准备去组织上给你安排的糖厂,非要回家‘还债’?”交谈中主席不解地问道。

李开文笑着答道:“是啊是啊!二十年前,我不顾家庭一心为了报效祖国参了军。十七年前,跟随部队一起离开家乡,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我的妻儿。现在好不容易才革命成功了,我虽然对得起国家,但我亏欠我的家庭太多了,现在是时候回老家还当年欠下的‘债’了。”

毛主席听完也笑了:“原来是这个‘还债’啊,那确实是该还。不过老班长,等你回到了老家,可别忘了给我写信啊。”

“那是当然!”

两人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对话,珍重地道了别。

李开文回到家乡一段时间之后,只觉得身体闲不下来。刚好县委联系他,准备给他安排工作,本来县委想让他去当副县长的,但是被他拒绝了:“一个县里那么多人,我没有能力管理,这种事还是交给能胜任的人来吧。”。县委拗不过他,只好顺着他意愿,安排了家乡附近的响山寺粮站让他去当粮站站长。

不过名义上李开文是粮站站长,但实际上,它更像粮站里的长工。粮站里什么脏话累活都要干,大大小小的事他都要管。

每天天还没亮他就起来干活了,或是填补老鼠洞,或是修补破旧的天窗,或是一丝不苟清理粮站的角角落落。

粮站里的扫把因为经常扫地,用坏的频率非常高。李开文为了节省粮站开支,便自己上山捡树枝,自己做扫帚。粮站被扫帚清理得异常干净,但站长办公室却被做扫帚的材料堆成小山了。

粮站下面还有有一条小河,乡亲们来买粮的时候,都是走河上搭着的木板。有时候下雨了,木板变得很滑,李开文觉得很不安全。便拿着自己全部积蓄用来修了一座桥,方便了村民来粮站买粮。

这座桥连接了粮站和百姓,也连接了党和人民。

结语

李开文的革命生涯虽说不上壮烈,但却能打动每一个共产党人。

在炊事班,他认真勤恳;在担架队,他任劳任怨;在粮站,他造福百姓;为了革命,他舍家参军,志在报效祖国;为了“还债”,他弃官返乡,只为回馈人民。

李开文同志在人生的长河中,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倾尽了所有。1992年,李开文同志逝世,享年95岁。但我相信,李开文同志的精神将会永远留存。

我们这一辈后人也必定会将这样的精神付诸于行动,永远传承下去!

作者:小谷超人

参考文献:

[1]李业坤.特灶班班长李开文[J].中国老区建设,2018,:54-55.

[2]胡遵远,张应松.“红色大厨”李开文:不恋官位回乡护粮仓[J].档案记忆,2017,:36-39.

[3]遵远,王亚男.长征路上的李开文[J].党史纵览,2016,:47-50.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