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指点蒋介石退守台湾的高人,原来是他

当年指点蒋介石退守台湾的高人,原来是他

00:00
07:32

不少人都认为当年蒋介石是在新中国成立之际一度慌不择路才选择退守台湾的,根据史料记载,就在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之际,他还在大陆西南地区负隅顽抗,心中满是想要“力挽狂澜”的渴望。直到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才无可奈何地从成都飞往台北,即便如此,他依旧留下了悍将胡宗南在西昌作“最后的奋斗”。相传,面对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已然大势已去之际,蒋介石制定了三个方案。其一,以“天府之国”四川为中心、西南地区为屏障,走当年抗日老路,与中共形成长期对抗的态势。其二,以海南为退路,死守琼州海峡。其三,以台湾为最后退路,死后台湾海峡,如这条退路也失败,就退到菲律宾,组织成立流亡政府。蒋介石退守台湾之后不久,美国政府下令撤离在台侨民,仅凭这件事足以说明,当年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依旧不被看好,美国甚至已经做好了任其自生自灭的打算。如今回首,只能说蒋家王朝的确凭借着最后一丝丝运气得以在台湾苟延残喘,西南地区以及海南岛地区都在建国后不久得以解放,美国白宫当年也因此认定,如果我军真的有意攻打台湾,蒋介石的第三方案也必将破产,这一点对于大陆而言终究是莫大的遗憾。相传,蒋介石之所以下定决心退守台湾,是因为蒋经国在1948年6月26日写给他的一封家书,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此论断者忽略了一位重要人物,此人才是指点蒋介石退守台湾的高人——张其昀,事实上,他还是当年蒋介石身边“最优博”也是唯一的地略学学者。因为这一特殊身份,再加上两人在30年代末期从逐渐熟悉走向关系密切的诸多往事,都可以从侧面对此事进行佐证。研究史地学起家的张其昀,1943年至1945年期间赴美专攻地略学,也就是如今的地缘政治学、国家战略学,学成归来之际,正值中国抗战胜利、局势风云变幻之际,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政府越发需要从地略学角度应对局势变化,而两人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1946年夏天,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队开始向我党根据地发动进攻,内战正式爆发。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我党战略反共序幕随即开启,从那之后,国民党军事节节败退,尤其在1948末掀起的三大战役后,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蒋介石面临的不再是形势一片大好,而是军事败退、经济崩溃、政治动荡。1949年初,就在蒋介石做出第三次下野决定的同时,本来想要赴香港办学的张其昀却经广州辗转赴台,而后回到杭州。同年4月1日,两人在我军兵临城下的危机形势下于奉化溪口会面,虽说蒋介石展现出“决计不离溪口”的姿态,可在心里早已盘算起国民党的退守方向,按照后来史学家们的推测,张其昀因此上万言书。“主张迁避台湾,力斥内迁四川之非。”此外,在对三个撤退方案进行抉择的几个月时间里,据张其昀之子张镜湖的回忆,蒋经国还专门作为国民党代表去杭州拜会张其昀,要说前文提到的那封蒋家父子家书,蒋经国极有可能在通过这种方式向蒋介石表达自己对张其昀“退守台湾”建议的高度认同。虽说相关史料并没有对张其昀建议蒋介石退守台湾的具体意见有所记载,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理由无非五点。其一,台湾海峡海阔浪高,相对于大陆西南以及海南岛区域,才真正具备可以暂时阻止不具备海、空军优势的我军乘胜追击。其二,台湾处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气候适宜动植物生长且物产富饶,全岛土地利用率较高,粮食及农副产品基本可以满足国民党退守台湾后的军民所需。其三,台湾岛上交通便利,还保留着“日据时代”留下的工业基础,便于国民党退守后的经营,甚至能够因此迎来经济起飞。其四,从军事战略角度出发,台湾与大陆有海峡相隔,易于防守,此外,岛屿位于太平洋西缘,与美国远东防线衔接,战略地位非同小可,可以轻松获得美军援助,保证退守台湾后防守的万无一失。其五,刚刚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的台湾民众对于国民党政权还有着较强的归属感,我党在岛上的地下活动开展较少,国民党退守后对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镇压工作也没有太大的难度。所以说,从当时台湾地区的真实情况来看,的确比大陆西南地区与海南岛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政治优势,国民党退守台湾呈现出“进可攻,退可守”的态势,这一点对于贼心不死的蒋介石而言的确十分符合他的胃口。说到这里,笔者认为有必要帮助大家梳理一下前面几件事的逻辑关系。碍于局势危急,蒋介石被迫制定三个撤退方案;与此同时,张其昀亲自赴台考察,凭借学识做出“退守台湾”的建议,对其他两个撤退方案极为抵制;蒋介石负隅顽抗且极为纠结之际,几次征取张其昀的意见,结果不言自明;眼看国民党政权在大陆注定大势已去,综合局势考虑,蒋介石最终做出退守台湾的决定。有如很多史学家推断的那般,张其昀的确是指点蒋介石退守台湾的高人,对整个撤退方案的利弊评判以及退守台湾的主张都比较中肯,不过,要说真正促成蒋介石决意退守台湾的并不是所谓的“高人”,而是无力回天的糟糕局势,张其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启示、推动作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