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忠:拍摄《三叉戟》有热血和斗志在心里

​黄志忠:拍摄《三叉戟》有热血和斗志在心里

00:00
12:18

电影《三叉戟》呈现了“大背头”崔铁军、“大棍子”徐国柱、“大喷子”潘江海三位临近退休的老警察,在面对罪恶时奋不顾身投身一线的热血故事。片中三位警队“老炮儿”虽临近退休,但对于警察这个职业本身的情怀和坚守依旧纯粹且炽热。

本片主演黄志忠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接到剧本后,他同原作者吕铮有过多次探讨。在黄志忠看来,“大背头”身上有一种狼性的特质,机警、果断,他在接到这个大案后首先要组个局,让“大棍子“和“大喷子”加入,而从剧情设计上说,他们仨之前是有隔阂、有矛盾的,需要花心思建立起情感的联结。而在办案时,他又要经常站在对立面、站在犯罪分子的立场上来考虑应该怎么做。“所以‘大背头’对自己的内耗非常大,既要协调内部,又要整合外部,把能量调动起来一起去战斗。”

片中,“大背头”崔铁军面临着即将退休被边缘化的“奋力一博”,现实中,黄志忠坦言,作为演员因年龄带来的某种“障碍”肯定是存在的,比如,他现在已经说服不了自己再接演爱情戏了,不过,这也没啥可遗憾的,“毕竟该演的年轻的时候也都演过!”

初衷:原著给人物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新京报:最早接触《三叉戟》,这个故事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

黄志忠:先是高群书导演跟我说起这个故事,我说先看看原著,看完特别兴奋,也特别上头。我觉得这种感受还是来自于作者本身,吕铮现在也还是现役警察,他写的每个人物特别有根,这些故事也是他常年深耕于公安系统,发生在他和他战友身边一些真实案件作为素材来创作的,有股热血上头的感觉。

新京报:崔铁军这个人物有什么特别吸引你的地方?

黄志忠:经侦警种我不是很熟悉,也是在吕铮引荐下采访了一些警察,跟他们聊。在拍摄之前,我也见过这个年龄段搞经侦工作的警察。原著给人物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所以这颗种子在土壤里生长得特别从容。不光是作为警察,他们的生活也有很多细节描写,他穿上制服是警察来守护正义,脱下制服回归到家庭生活,就是我们身边面临着退休的这群人,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做饭,帮老父亲擦擦洗洗,非常接地气儿。他落地有生活感,有烟火气,这些东西容易让角色松绑,不是总在那儿绷着,我觉得有很多抓手。

演绎:现实题材是最难演的

新京报:在警察专场观影之后,很多警察都表示片中的警察状态特别真实。你所饰演的崔铁军也很像他们身边的同事,在具体演绎过程中,你有为这个人物设计一些什么小动作或者细节吗?

黄志忠:崔铁军身上立体的展现,是周围一群人物帮着他建立的,我们专业里有一句话叫,戏从对手来。“大背头”崔铁军最重要的一个道具就是大茶缸子,这大茶缸子特别有年代感,从年轻时候到他老了、临退休一直在用。崔铁军出场的第一场戏,已经边缘化了,在公安局门口看大门,这大茶缸一出现,立马我就找着了这个人物的特征,从一掀茶缸盖、吹一下浮在表面的茶叶末儿,再喝一口,瞬间一抬眼,他所有的心思缜密借助这个手段都能够展现出来。他要手里空空无物,面对迎面一个问题,他没有掩饰的手段。

新京报:演绎警察,这种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人物,而且又这么大量的群体存在,是不是相比古装作品,要更难一些?

黄志忠:特别对,现实题材是最难演的,而且就是演我们身边的人。演过去的大古装,久远的年代,都相对容易,谁都没见过,别人也都是猜测和想象。但警察就在身边。比如你让我演高群书导演,那就费劲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你往那儿一站,像不像,一下就能被发现。而且他自己也会评判你,所以特别难。现实题材中的人物最后落地,还是需要和观众达成一种共谋,因为警察的职业符号很强烈,你歌颂的也是他赞美的,你痛恨的也是他要批判的,这些情感饱和度和浓度需要能够传递给观众。那天跟警察的互动,我的感受特别强烈,他们说看完电影觉得像是加了一个班,电影中的人物就像自己身边的人,听到这些评价对我而言是非常幸福特别开心的事。

拍摄:出海在船上的戏大家都吐了

新京报:片中有哪场戏让你印象比较深吗?

黄志忠:我觉得重点就是老哥仨在一起的三场戏:一个是开篇,我演的“大背头”崔铁军,接到这个任务之后,攒局把这老哥仨凑到一块儿,因为前史他们是有矛盾的,有分歧的,怎么能把这个距离拉近,把感情一下又给勾连上,这场戏非常重要,我们拍了三次;还有一场戏就是出海在船上,老哥仨表明态度要跟犯罪团伙殊死一搏,要亮剑了,这场戏也是热血沸腾。那天我们仨都是喝了点儿酒,找找那个劲儿,在陆地上还好,在船上真是晕啊,那天又是风高浪急,船晃得厉害,风浪巨大,吹得我们的头发也都迎风飘扬的。

新京报:那场戏是剧情需要喝酒吗?

黄志忠:剧情是需要喝酒,这种情况有时候可以喝,有时候也可以假装喝。我觉得还是因为我们特别爱这个戏,爱这一群人,所以就真来了点儿。那场戏好多人都吐了,不光是因为我们喝了酒,工作人员不喝酒也吐,摄像架着摄像机,一扭头就吐了,举着杆的灯光也是咣当就摔倒了,船上的人一路吐,不断往回运人;还有一场崔铁军被“大棍子”打,老哥仨在海边说,你是打着伸张正义的名义办这个案子,实际上是为了私情,你想给弟弟复仇。崔铁军有一段台词写得非常感人,他说他也承认,我是为私情,但是面对这么多受害者,非法集资割了这么多“韭菜”,300亿的非法集资款,我们难道为他们拼一下不行吗?不值吗?这三场戏我感受非常强烈。

搭档:我们是敢于把后背交给对方的老哥们儿

新京报:除了侦破案件之外,片中三人之间的友谊也让人印象深刻,他们之间也有误会和隔阂的时刻,但依旧在关键时刻毫无保留地信任对方。对于三人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打动你的地方吗?

黄志忠:我觉得不管有什么隔阂,一旦他们面对警察身份的时候,真是义无反顾往前冲,把自己的后背全交给兄弟。这种信任、担当、热血,真是挺让人动容。这个震撼还来自于吕铮跟我们分享了好多他身边战友的故事,我们每次聚会,听他讲故事,在饭桌上就热泪盈眶。拍摄的时候只要有时间,周六周日他就到现场,跟我们来分享故事,他不断分享,把气氛营造得特别好,这些鲜活的故事持续出现在我们身边,所以拍摄过程中大家也一直有热血和斗志在心里。

新京报:对于另外两名搭档姜武、郭涛,在你看来,他们身上有什么气质符合徐国柱、潘江海吗?

黄志忠:我们生活中也是老友,认识很多年了,就跟戏里的三个老警察一样,我们也是敢于把后背交给对方的老哥们儿。这个戏我们也是互相给肩膀,互相抬着、互相支撑。每一次台词的变化,停顿点不一样了,或者是调度的改变,这都是给你的一个刺激,动与不动,它都是有心理逻辑和心理行动的,得不断地适应这种变化。每每一场戏结束,我觉得还是挺有滋味的。

自己:我们这个年龄段,接到的角色肯定是少一条腿的

新京报:崔铁军心思缜密,决绝,内心活动很多,敏感,他算是“三叉戟”中跟你自己最贴合的一个人物吗?

黄志忠:从外形气质上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们仨在一块儿,从外形上大概就有一个区分。从性格上来说,我生活当中是属于如果熟了,我表现的就更像一个e人;不熟的话,在陌生场合可能i一点儿。

新京报:你自己有测过是哪种人格吗?

黄志忠:测过,没测完,题太多了。

新京报:片中还有一个点,它有一种新人老人两代人的交替,正邪两方都有暗中较劲的感觉,你怎么看待这种新老两代之间的较量?

黄志忠:从细节上来说,我觉得这些老人的经验和老到是年轻人学不去的,但是对新技术的掌握,这些老同志是有欠缺的,所以他们逐步被边缘化,因为跟不上技术的更新迭代。但是有重大犯罪事件出现的时候,还是得需要这些老同志们站出来。

新京报:你自己作为一个演员,会有这种年龄带来的职业危机感吗?

黄志忠:将来肯定是逐步被边缘化的,在每个年龄段,你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你看像我们这个年龄段,接到的角色肯定是少一条腿的,这条腿就是情感类爱情,这个年龄再像年轻小伙子谈恋爱,我自己就觉得特别尴尬,我也接到过这类剧本,我演不了,真演不了,我自己都不相信,我怎么能演跟人谈恋爱,我心虚。但是很多的影视作品中,爱情是很大的一个比例,也是一部作品的支撑,这很现实。只能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挑一些自己能胜任的工作。

新京报:会觉得是一种遗憾吗?

黄志忠:不会,年轻的时候也演过谈恋爱的戏,也是一路走过来的,都经历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