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轰-7被称为“飞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主力战斗轰炸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末首次服役以来,在中国军事航空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现代战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歼轰-7的性能与新一代战斗机,如歼-10、歼-11相比显得有些落伍。甚至有不少国人认为:歼轰7机动不比歼10,速度不如歼11,中国240多架歼轰7还有啥用呢?
歼轰-7的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中国航空工业正处于艰难的探索阶段。其主要设计目的是——填补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在战斗轰炸机领域的空白。1988年,歼轰-7正式首飞,并于1992年开始服役。其主要任务是对地攻击和对海打击,兼具一定的空战能力。
在技术特点上,歼轰-7采用双发设计,配备两台WP-13AII涡喷发动机,这使其具备良好的载弹能力和续航能力。
与此同时,该战斗机的最大航程可达3600公里,作战半径也可达到1650公里,因此具备较强的远程打击能力。除此之外,当中还配备了较多先进的武器系统,如:反舰导弹、空对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使其在执行打击任务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破坏力。
但是与新一代战斗机相比,歼轰-7在机动性和速度上,显得相对不足。
歼-10采用先进的气动设计和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具有卓越的机动性能,能够在空中进行高难度的机动动作。而歼-11作为一款重型战斗机,其配备强大的涡扇发动机,最大速度可达2.35马赫,远远超过歼轰-7的1.75马赫。
尽管,在技术性能上不如歼-10和歼-11,但歼轰-7在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中的战术角色,仍然不可忽视。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第一方面。作为一款战斗轰炸机,歼轰-7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执行复杂的对地和对海打击任务。其强大的载弹能力和多样化的武器系统,确实可以使其在执行战术打击任务时表现较为出色。
尤其是对地攻击任务时,可携带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并且对敌方的地面目标进行有效打击;对海打击任务时,同样可携带反舰导弹,对敌方的海上力量进行打击。
第二方面。歼轰-7配备了先进的电子战设备,可在执行任务时进行电子干扰和反干扰,提升其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
第三方面。该战斗机可凭借其较大的航程以及作战半径,可以在较远距离外对敌方的重要目标进行打击,增加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作战灵活性和战略纵深。
面对现代战斗机的挑战,歼轰-7也在不断进行升级和改进,以适应新的作战需求。未来,歼轰-7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进一步提升其作战能力和应用价值。
发动机性能的提升是增强歼轰-7综合作战能力的关键,通过更换,或升级现有的涡喷发动机,提升推力和燃油效率,可使歼轰-7在速度和航程上得到显著改善,从而提升其在空战和打击任务中的综合表现。
现代战争中,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升级歼轰-7的航电系统和武器装备,使其具备更强的态势感知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可显著提升其作战效能。
如配备先进的雷达和火控系统,提升目标探测和识别能力;引入新型精确制导武器,增强其对地和对海打击的精确度和破坏力。
虽然,歼轰-7并非隐身战机,但通过采用隐身涂料和改进气动外形,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雷达反射截面积,提升其在现代防空系统中的生存能力。
还有一方面就是加强与无人机的协同作战能力。要知道,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通过与无人机协同作战,歼轰-7可在执行任务时获得更多的战场信息和战术支援。
如利用无人机进行前线侦察和目标指示,使歼轰-7能够更加精确地打击敌方目标;利用无人机进行电子战支援,提升歼轰-7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作战效能。
尽管歼轰-7在机动性和速度上不如新一代战斗机,如:歼-10和歼-11。但其在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中的战术价值,依然不可忽视。
其凭借其多用途作战能力、强大的对地和对海打击能力,以及较强的远程打击和电子战能力,歼轰-7在现代战争中,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不断升级和改进,提升其发动机性能、航电系统和武器装备、隐身性能及与无人机的协同作战能力,将继续在中国的国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确保其在未来战场上的竞争力和实战效能。
讲到歼轰-7就念成歼轰副七。讲到歼-11时就念出歼十一。怎么你这个节目歧视歼轰-7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