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银行对协定存款下手!银行压降负债成本进入“深水区”

又一家银行对协定存款下手!银行压降负债成本进入“深水区”

00:00
06:32

又一家银行将压降高利息存款的矛头指向了单位协定存款产品。近期,民生银行在官网上发布公告,将自5月30日起按照政策要求,对已签约该行协定存款产品的客户进行利率调整,利率调整前后实行分段计息。

人民币单位协定存款是指单位客户按照与银行约定的存款额度开立结算账户,账户中超过存款额度的部分,银行将其转入人民币单位协定账户,并以优惠利率计息的一种单位存款。因流动性强、收益较高,这类存款产品此前也受到了不少银行对公客户的青睐。

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集体调整人民币单位协定存款的利率,是根据去年5月金融监管部门针对人民币单位协定存款降息有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银行进一步压降负债端成本,以缓解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压力。

多家银行已调整单位协定存款利率

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自5月15日至今,已有包括广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均调整了人民币单位协定存款的利率。

根据各家银行公告信息,本轮调整主要是下调了人民币单位协定存款利率上限。多家银行表示,人民币单位协定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为1.15%。

有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这实际上是降低了协定存款产品的利率。此前单位协定存款利率主要是银行与对公客户协定好的利率,因此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讲,普遍高于1.15%这一利率水平。

另据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测算,银行的对公定期存款成本率明显偏高,2023年末对公定期存款付息率为2.7%,虽较年中略有下降,但降幅明显低于挂牌利率调整。

去年5月,金融监管部门已对各大银行下发通知,要求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调整。其中,四大国有银行执行基准利率加10个基点,其他金融机构执行基准利率加20个基点。

此外,多家银行还在公告中明确了银行调整利率前后的计息标准。

兴业银行在5月15日发布的公告中指出,未设置协议有效期的协定存款的客户,将统一设置为期一年的协议有效期;若客户人民币协定存款利率高于1.15%,协定存款利率将统一调整为1.15%,同时统一设置为期一年的协议有效期。

对于已设置协议有效期的协定存款,兴业银行指出,若客户协定存款在2023年12月24日之前签约,且利率高于1.35%,协定存款利率将统一调整为1.35%;若客户协定存款在2023年12月24日之后签约,且利率高于1.15%,协定存款利率统一调整为1.15%。

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还在公告中明确,协定存款利率调整前后实行分段计息。

压降存款成本进入“深水区”

“现在银行的净息差仍然承压,在执行监管要求的同时,压降高成本的存款产品也是银行的必然选择。”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近年来,银行一直不断压降存款成本。但多次降息之下,银行存款成本仍在持续上升。根据安永统计数据,2023年,上市银行的存款定期化趋势愈发明显。截至2023年末,上市银行的定期存款比重为57.60%,较2022年末上升了4.08个百分点,存款定期化趋势持续上升,银行负债端成本却并未有所下降。

有银行高管表示,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后,主要影响的是新发生的存款,而此前存量的高息存款还需要时间进一步消化。

银行负债端成本压降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今年以来,各家银行调整协定存款利率,还下线了智能通知存款产品;多家银行停售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一些银行还下架了3年期、5年期普通定期存款产品。此外,在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的引导下,各家银行已停止通过“手工补息”的手段变相高息揽储的做法。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银行的存款定期化强度已经转弱。王一峰表示,存款结构呈现存款定期化转弱、存款“脱媒”加剧、核心负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银行体系负债成本呈现一定刚性特征,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有助于节约零售存款成本,但对于对公存款成本影响较为有限,较大规模的“手工补息”推升了付息率,规范后情形有望好转。

此外,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高增长市场主管合伙人许旭明则认为,对于资产负债端的调整,银行除了进一步下调利率以外,还要盘活存量资产,压降风险与回报不成比例的资产,同时要压降高成本负债,降低负债成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