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23)
㉓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提到伯夷、叔齐,我们先讲一下,发生在他们二人身上的几个故事。那么第一个故事,兄弟相让。伯夷和叔齐,本是诸侯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在商朝末期的时候,有一个小的诸侯国叫孤竹国。在孤竹国的国君去世之前,他是有意让自己的第三个儿子,也就是叔齐,来继承国君的位置。
但是叔齐,他想让位于伯夷,因为伯夷是长子,他认为是应该由长子继位,否则有悖礼数。那么这个时候伯夷是坚决不做的,说我不能去继承这个王位,因为这样是有违父命,他也是悖礼的行为。所以伯夷就离开了孤竹国,自己远走他乡。
那么这个时候剩下了叔齐,叔齐也坚决不继位,我继承了国君的位置,我的兄长却远走他乡,这个不是我心中的礼,亦不是我心中之仁。所以说,他也离开了孤竹国。这个时候没有办法,第二子继承了孤竹国国君的位置。那么这是第一个故事,兄弟相让。从这一个小故事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此二人心中的仁,此二人心中的礼。
那么这兄弟二人,在路上的时候,又相遇了,也就发生了第二个故事。他们相遇之时,听说西伯侯姬昌是一位仁德之人,照顾老人,并且人人都有地可以耕种,所以他们就决定,去西伯侯姬昌那里。
但是走在中途的时候,听闻了一件事情,西伯侯姬昌离世了,这个时候周武王姬发,领兵伐纣,去讨伐商朝的最后一个暴君商纣王。因为商纣王开始施暴政,民不聊生,所以开始武王伐纣。
那么这个时候,他们“叩马谏伐”,去和周武王谏言,说不能伐纣,原因有二,第一西伯侯刚刚去世,这个时候你们去伐纣,于孝不合;那么第二,商纣王虽然残暴,但是以臣伐君,于礼不合,所以你不能去伐纣,这件事情于孝于礼都不合的。
那么周武王并没有去听从,那么继续伐纣。在他谏言的时候,是有人建议周武王杀掉此二人的,但是周武王没有同意,说这二人心中是有仁义之人,是有孝、有礼之人,我可以不听他们的劝谏,但是我不会杀他们。所以武王继续伐纣,得了天下,改名周朝。
那么这个时候,又发生了第三个故事,耻食周粟。说我不能吃周朝的米。那么言下之意,也想表达的是,我不会为周朝做官,不会做事情,其实更多的是表达归隐之意。那么此二人归隐首阳山,采薇而食,就是吃一些野果,吃一些野草,来生存。
那么第四个故事,饿死首阳山。结束了两个人的一生。那么这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四个故事,我们讲完了这几个故事,有助于了解此二人,接下来我们才好理解,孔夫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发生的这些事情,很多人,包括子贡在内,认为此二人心中是有怨恨的。子贡曾经问过孔夫子:“伯夷、叔齐有怨乎?”孔夫子回答:“求仁而得仁,又有何怨?”他们在求心中的仁,又怎么会去怨恨呢?
接下来讲了:“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不念旧恶,念:就是时常想,一直想,经常想,我们称为念;恶就是不好的事情,坏的事情。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有恶呢?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别人是做的恶事呢?因为我们心中有得失。
比如说:孤竹国的国君,他有意让叔齐继承国君的位置。如果伯夷不是一个心中有仁之人,就会认为这是恶,因为伤害了我的利益,我是长子,他却让叔齐继承王位,那么这个时候,我会觉得这是恶,所以心中才会生怨。
那我们再看看生活当中的事情,是不是一样?举个例子,说别人拿了我的东西,我觉得我有所损失,所以我认为对方那是恶,我就会念旧恶,就会时常想起这件事情。那么在生活当中,别人言语对我是有冒犯的,我觉得伤害了我,我就觉得它是恶事,我就会时常想起,念旧恶。
那今天有一个人说话,我不顺耳,说的我很不高兴,因为他伤害了我的自尊,我觉得他是恶,我就会念旧恶。那么我觉得我在生活当中,帮助了一个朋友,他并没有给我回报,或者他并没有感恩戴德,我觉得那是恶,因为他没有对我更好,没有让我得到好处,哪怕是一句赞美的话,这时候我就念旧恶。
那当我们念旧恶,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生怨恨,我们就会用怨来做事情。当我们心中有怨的时候,我们从念头当中就会怨恨,言语当中就会产生怨恨,行为当中就会产生怨恨。
所以念旧恶的时候,我们就会用怨去做事情。那么这里正好相反,“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希:就是少的意思,很少。当我们不念旧恶的时候,就不会用怨去做事情,非常少的怨。所以我们念的旧恶越多,我们生的怨就越多,我们的行为,都是随着怨而去做事情的。
别人拿了我们一个东西,我们觉得那是恶,因为他拿了我的东西,伤害了我的利益。这个时候我念旧恶,产生的行为,就是用怨去做事情,我要想办法再把它拿回来,或者我要想一个其它的办法,再把它夺回,或者让他也会有损失。
他今天说了一句我不高兴的话,我念旧恶,念头起了,我就记着这件事情,我一定找一个机会,下次也让他难堪,让他也要去受辱。这个时候我们心中存着恶,就会不停地产生怨,而导致我们的行为,就是怨的,用怨去做事情。
孔夫子说:“不念旧恶 怨是用希。”那我们再看看伯夷和叔齐,是不是念旧恶?首先第一件事情,孤竹国的国君,有意让叔齐继承国君的位置。我们看看伯夷心中有怨吗?没有怨,他心中有仁,他觉得不应该违背父命,所以即使叔齐,让我来坐这个位置,我也不会去坐。
如果他心中有怨,他就坐这个位置了,如果他心中有怨,甚至还要争夺诸侯国国君的位置。但是他心中有仁,所以他很坦然,我就离开这个地方就好了。
我们再来看叔齐,他心中也没有怨,他觉得虽然,有意让我来坐国君的位置,可是,我应该让我的兄长伯夷来坐,如果我不去尊这个孝悌之道,我觉得我心中缺乏仁。所以怎么办?我也不去做这个诸侯国的国君,我去寻找我的兄长,所以他心中也没有怨。
我们再来看第二件事情,他们劝谏周武王伐纣。首先,商纣王是残暴无道的,民不聊生,他们对商纣王都没有怨,如果他们对纣王有怨,那就谏言武王伐纣,甚至帮助武王去伐纣。所以商纣王虽然残暴,他们对商朝也没有怨恨,所以才让武王停止伐纣,因为这个时候伐纣,不合乎于孝,不合乎于礼。
我们再来讲第三点,周武王得了天下建立周朝,他们对武王怨恨吗?没有怨恨,如果有怨恨,一定会采取行动。比如说,帮助复国,煽动叛乱。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甚至一句话都没有讲,因为念头里根本就没有怨。
所以他们要求的都是自己,说我“归隐首阳山,耻食周粟。”我不会去做事情,我只会要求自己,最后饿死在首阳山。所以所有发生的事情当中,他们心中是没有任何怨的,因为不念旧恶,连念头都没有,也不会认为那是恶。
所以这正是心中,有大仁大义的表现。当我们心中有仁的时候,就会减少很多得失之心,就看不到他人的恶,更谈不到念旧恶,所以这个时候,怨恨自然就是少的。
通过这句话,我们再往生活当中来延伸,我们要来思考我们的生活,我们去看看自己,看看身边的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怨恨呢?就是因为念旧恶,那恶从哪来?无非是他人伤害了我的利益,伤害了我的自尊心,让我很不开心。所以我们就会觉得那是恶,我们就会心心念念,时常想起,心中就会产生怨,行为就会产生怨。
我们讲里仁为美。当我们内在不停地建立仁、建立德、建立义,建立了内在的美好,我们看很多事情不再是恶。他今天拿了我一个东西,一个东西而已,谁用还不是用,我们不会想着这件事情。
今天谁说了我一句不顺耳的话,他的脾气性格即是如此,我君子坦荡,怎会和他计较。这都是心中有仁的表现,所以自然不去念恶,言语行为自然不会产生怨。
这段话我们再结合孔夫子的当下,前后贯穿来理解。在上一讲我们讲过,子在陈国,感叹:“回去吧!回去吧!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说我回到自己的鲁国去,因为那里还有很多学生和追随者们,他们志向远大,但是做事情还很轻率,文章虽然很好,但是做事情还没有那么适度,还不知剪裁,我回到那里去。
那么这个时候,孔夫子讲了伯夷和叔齐的事情,说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是在表达自己的立场。因为众所周知,孔夫子周游列国,是因为和鲁国的三桓政见不统一,产生了矛盾。那么这个时候孔夫子在表达,其实我内心是没有怨的,我自己是放下的,我对这件事情是很坦然的。故而我可以回到我的国家,我可以回到鲁国,去教导这些学生,我并没有对这件事情产生怨恨。
所以这就是圣人的思维和胸襟,我即使回到鲁国,我也不生怨,没有什么怨,我也没有觉得那是恶。他做的事情,有悖于仁德,有悖于礼数,我去制止和阻止这件事情,但是当我阻止不了的时候,我也没有怨。就好比是伯夷和叔齐,他们谏言周武王不要伐纣,但是他依然去伐纣,建立了周朝,我也没有怨恨。
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圣人的思想,和他的那种心胸,是可以让我们来借鉴和学习的。再去试想一下,我们生活当中的小事,无非是那一点一点斤斤计较,无非是那点家长里短,无非是自己当下那点利益得失,无非是他说的话中不中听,他有没有伤害到我的颜面,其实不就是这点事情。
所以当我们心中有仁、有德、有义,当我们心胸变得宽广博大的时候,何须念旧恶,行为又怎么会是怨恨的。我们讲过“观过,斯知仁矣。”我们看到他今天拿了我一件东西,他今天说的话,让我很不高兴,他对我的行为比较傲慢。那么上一句来了,“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那么他今天所犯的过错,是和他过去的环境有关,和他过去的思维方式有关,只不过是他的习气和他的习惯。这个时候我又何须念着旧恶,不要谈念了,连恶都没有,不会认为那是恶。
那么有机会的时候,我要帮助他成长,感化于他,让他内心也变得有仁德。而不是我对他产生了怨恨,我一定要伺机报复回去,我一定也让他难堪,我一定也让他受到伤害,非仁者所为。
所以我们要学习和应用这两句话,“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当我们不去念那些旧恶的时候,没有那么在意自己的得失荣辱之时,我们的怨恨就少,我们不会对他人产生怨恨,那么他人对我们所产生的怨恨,自然也就会变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