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快评:“公园20分钟效应”勾勒城市发展“幸福半径”

正观快评:“公园20分钟效应”勾勒城市发展“幸福半径”

00:00
03:56

据中新网5月23日报道,最近,上海徐汇区云锦路地铁站附近一块草坪走红社交平台,草坪上“长”满了来“散散班味儿”的年轻人。不少外地网友喊话“求复制推广”。“公园20分钟效应”日渐火爆,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把公园、草坪作为能量“快充站”。

“公园20分钟”理论乍一听有些玄乎,实则来自一篇发布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上的研究文章,其中指出,即便不做运动,只要到能感受到自然气息的户外逗留一小段时间,就能显著减轻压力,拥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公园20分钟效应”受到追捧,不仅因为它契合年轻人的情绪价值——免费的快乐具有性价比,更得益于城市绿色空间的不断拓展——“就近散心”为上班族省去了许多时间成本。公园内草坪、写字楼绿地、居民区绿道“触脚可及”,为逃离“方寸格子间”提供了可能性。

城市绿色空间是平衡都市生活与自然生活的过渡带。《202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中国新建和改造提升城市绿地3.4万公顷,开工建设“口袋公园”4128个,建设绿道5325公里。近年来,多地积极开展“留白增绿”行动、加速打造一刻钟公园圈,让逛公园成为一件更“随心所欲”的事。

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公园20分钟效应”的影响力更加深远。它能将社交、潮流、烟火气、艺术性等客流虹吸元素集中在一起,与现代商业有机结合,构建“公园商业”新形态,推动城市消费和经济发展。要有绿,更要添彩;要规模效应,更要精细化管理,如何实现生态价值与消费价值双赢考验着城市智慧,比如城市绿地的设计、商业经营的监管、城市服务的提升等,都需要视具体情况仔细考虑、创新策划,从而进一步激发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潜力,让松弛感在更多城市软着陆。

在繁华喧嚣的“水泥森林”中,更具亲近感和烟火气息的“打开方式”是什么?怎么把亲近自然的空间体验,转化为人们亲身体验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些现实问题不容忽视。大自然的疗愈作用自不待言,更要读懂“公园20分钟效应”引起共鸣的背后所蕴含的“民之所盼”。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平平无奇的草坪“长”满年轻人,勾勒城市发展的“幸福半径”,这何尝不是一种“双向奔赴”?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