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辈子,要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
《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美化得很厉害。
很多外国人跟我说,你们中国人很奇怪,塑造的人物要么非常聪明,要么非常愚蠢;要么非常漂亮,没有一点儿缺点,要么非常丑陋,一无是处,怎么那么极端化?
中国人不崇拜英雄,很少有人对别人特别服气,所以在中国要出名非常困难。
好不容易有一个典范,一定要加以美化、包装。两千多年来只出了一个孔子,难道孔子以后真的没有一个人比他厉害吗?也不一定,只是人们都不服气,不让其成为典范。
诸葛亮可能本身并没有那么厉害,是后人不断地把自己的智慧加在他身上,把他塑造得很有智慧。诸葛亮是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很巧合地跟汉献帝同年生、同年死。
汉献帝一生一筹莫展,一直都希望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来解救他。
诸葛亮一生又始终以匡复汉室为目标,最后却出师未捷身先死。从这个角度看,诸葛亮是失败的,但是在《三国演义》所有人物里,我们最敬佩的仍然是他。
诸葛亮终年54岁,其中以27岁为分水岭,生活被分为前后截然不同的两段。
27岁以前有两个特点:第一,生逢乱世。旱灾、水灾他都经历过。
我们奉劝现代人要把历练跟经历区别开来。历练和经历不一样,历练是要吃一些苦的。如果一个人“不知民间疾苦”,就很难体会成功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孟子也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干部和员工的历练,它们开设了“魔鬼训练营”以锻炼干部和员工。
“魔鬼训练营”最大的目的不是给你提供什么东西,而是让你知道活在世上有多少困难。所以,干部要多加历练才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应付各种各样的困难。
如果一个人没有历练,最好不要当领导,如果当了领导他会耽误很多人,因为他不知民间疾苦。即使他想做好事,也不知道从何下手以及如何下手。
但诸葛亮不一样,他吃尽了苦头。从小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娶了个继母,继母很坏,没多久,父亲也去世了,诸葛亮就成了一个四处逃难的孤儿。
因此,他从小就知道,“这是一个动乱的时代,我这辈子不是来享福的”,所以他一辈子都保持着一种很宁静的心态。
第二,他知道自己不是来当皇帝的。当时,大家争着做皇帝,你争我夺的结果就是烽烟四起,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三国时代的人口数量也因此减少了一大半。他知道,如果还有人想当皇帝的话,那遭殃的老百姓将会更多。
一个人能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干什么是很了不起的。
诸葛亮熟读历史,懂得有明君还不够,如果没有贤明的丞相辅助他,这个明君还是会糊涂的。
历朝历代很多君王,在没有登基以前,都是立志要做明君;登基之后的一段时间还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但是没多久就变成昏君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权力使人腐化,这是自古以来无法改变的规律。
比如曹操,大权在握之前可以称得上是英雄豪杰,最后却变得很可怕。因为想要当丞相,诸葛亮的学习目标就锁定了两个人:一个是管仲,一个是乐毅。
诸葛亮从小学问基础非常扎实,因为他很早熟。凡是在那个动乱时代受到历练的人,多半看问题会比较深入,思想会比较成熟。
曾老像孔子一样
曾仕强学堂 回复 @shdzhan: 世界这么大,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是多么来之不易的缘分,让我们追随曾老的脚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祝元亨利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