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刊词:如何做一个复杂世界的明白人? | 孟庆延教授精讲 | 韦伯 | 福柯

发刊词:如何做一个复杂世界的明白人? | 孟庆延教授精讲 | 韦伯 | 福柯

00:00
11:11

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孟庆延,欢迎来到我的社会学书单。


    何谓现代社会?何谓现代生活?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经常萦绕在每个现代个体的心头。快捷、便利、高效、先进、文明,我们或许会用这些语词来描绘现代化带给我们的福祉。在几个小时之内,我们就可以从工作的城市回到老家,支付软件“滴”的一声,我们就可以买到几乎所有的生活物品,用一个翻译软件差不多就可以和全世界的人无障碍沟通。


    的确,自工业化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迭代与飞速发展,前所未有地提升了人们的生产效率。于是乎,用于交易的物品变多了,交易的地理范围变大了,商业也才真正繁荣起来,货币这个一般等价物也才变得重要。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政治如何动荡,也无论经济如何起伏,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都比过去要好,生活便利程度也要比过去高出不止一个档次。人们的普遍知识水准和所谓的文明程度,也远远超过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然而,作为身处现代社会中的局中人,我们也会感受到各种困顿,我们会在疲于奔命的职场中,咒骂着生命时间的流逝,会在严苛的绩效考核中,质疑着“狗屁工作”的意义。


    这些不只是成年人的苦楚,现代人的孩童时代也毫不轻松。他们上着扼杀兴趣的兴趣班,在步入学校后,接连不断地为成绩和绩点展开着殊死搏杀,却很少追问内心的兴趣与学习的意义。当我们在生活世界中习惯于追问用处的时候,我们便已经将兴趣、意义、价值这些问题通通抛之脑后了。

    面对着庞大的系统,我们越来越感受无奈与焦虑。无奈的是,个体的力量总是如同螳臂挡车,无济于事。焦虑的是,个体的命运似乎总是被不确定性折磨与摆弄,却无法摆脱。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些困境是只有生活在 21 世纪的我们才会遇到的,因为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快速变化而且信息爆炸的世界中,几乎每个小时都有新鲜事、都有新现象不断发生着,但是也许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真的,有那么多新鲜事儿吗?


    在我看来,新现象每天都有,但是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而我们的焦虑、我们的困顿,也正是这些现代社会的基本运行逻辑所造就的。


    某种意义上,我们遭遇的种种问题是共通的。作为现代人,我们有着一个统一的普遍命运。而解决我们的焦虑,改变我们命运的方法,首先是去了解它,去了解现代社会给我们设定的普遍命运究竟是什么。


    这门课程的目的便是通过 7 本产生过重要而深远影响的社会学著作,来穿越时空之门,与大家一起还原现代世界的出场设置。如果说每个现代人都面对着共同的普遍命运的话,那么这 7 本书则是我们理解现代生活的社会命理学。


    或许你会有疑问,约翰·洛克、马克斯·韦伯、埃米尔·图尔干、米歇尔·福科,尽管这些名字在人类的知识图谱中曾经占据过重要的位置,但这些名字毫无疑问太古老了。他们在一两百年前写的书、提出过的问题,还适合我们今天飞速发展和进步的时代吗?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现代世界似乎就是一条没有尽头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人类拼命奔跑,也就是我们说的内卷。明天会更好,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潜意识,而快速变化,则是现代人的集体默认值。

    但是,相比于 100 年前、 200 年前,现代人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现代社会构成的结构性要素、现代文明运行的隐藏密码,真的有很大的变化吗?


    这 7 本书之所以重要,这 7 位学者之所以青史留名,正是因为他们在百年前,在现代来临之际,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命题,以及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我们扒开了现代文明的光鲜外衣,呈现了现代生活的最基础构成。


    首先是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韦伯的笔下,我们看到的乃是“理性”这个语词与现代社会、宗教改革之间的关系。更能够看到现代人是如何陷入“理性的牢笼”的,我们对无意义感的喟叹,对绩效的偏执般的无脑追求,乃至对被困在系统中的无奈,都可以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而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回答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被很多现代人嗤之以鼻的“狗屁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社会最大的特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分工系统,社会的流动性空前加强,使得现代人处于一个与陌生人共处的状况,而越发细密的分工系统则在陌生人之间建立起了彼此依存的纽带。

    你的工作可能让你顿感无聊,但它对于整个社会系统而言,却又是必不可少的,这才是打工人真正的宿命来源。


    那么,在这样一个理性的分工系统中,组织又是如何构造出来的?在洛克的视野下,现代社会是秉持着自由平等观念的个体所组成的。那么究竟什么是自由?什么又是平等?洛克在《政府论》中所讨论的,并非只是现代政府的理论模型,更是现代人在试图走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和丛林法则时,所构造的基础秩序。实际上,这也成为所有现代国家的基础原则。


    我们再来看看文明的面相,我会解读福科的《规训与惩罚》,以及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福科和埃利亚斯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俩敏锐而犀利,对现代文明发出了灵魂拷问。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我们现代人的举止行为,是如何越来越文明的?这种文明真的是文明吗?难道不是对自我本性的某种压抑吗?与之相应的,福科在《规训与惩罚》中以残忍的方式将一个真相放置在我们面前:现代社会中公开的、酷刑的消失以及监狱的诞生,或许只是用魔法攻击取代了过去的物理攻击。这种转换当然可以称之为进步,但同样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权力的无孔不入的规训。在他俩的笔下,现代人、现代社会,乃至现代文明,都已经去魅了。而在这样一个祛魅的现代世界中,如果说有什么统一的标准,毫无疑问应该就是钱,也就是货币。

    齐美尔是个思路清晰的人,他的《货币哲学》回答了现代人的一个基本困惑,即:我们究竟为什么为钱所困?究竟缘何掉尽钱眼?货币这种本来毫无价值的一般等价物,是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从绝对手段变成了绝对目的?它们为什么可以支配我们的生活?我们又缘何将自己活成了货币之桥上的迷失者?


    如果说马克斯·韦伯以“理性化极其危险”作为对现代世界的预言,那么卡尔·波兰尼作为这 7 人中年龄最轻者,则以《大转型》解释了现代文明从前工业时代到工业时代演化的宏观密码,他的洞察将会带我们领略对现代文明的分析,也会启发我们理解现代世界的诅咒乃是一系列非意图后果的历史耦合。


    现代社会最大的问题,其实并不是有用的东西太少了,而是有用的东西太多了。我并不知道读了这 7 本书,我们会产生哪些立竿见影的效用,但我知道的是,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些思想家对现代文明的敏锐洞察,我们便会理解自己所身处的世界的逻辑与构造,而这些也许并不是我们改变世界的前提,但它们一定是我们学会与世界相处的基础,也是我们安放自己不安灵魂的起点。

    知识本身不是力量,知识只有在与我们的生命发生关联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力量,否则它只能是莫名的累赘,或者只能是虚荣的装饰。社会学是关于群体的学问,是关于每个人的普遍命运的学问,它是兼具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的学问形态,它是温柔而具体的学问。理解这两个字构成了这门学问的基础,理解自己,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理解每一个如你我一样的人的喜怒哀乐,构成了这门学问的基本出发点,这也是社会学最为动人之处。期待与你一起开启对现代人普遍命运的探寻之旅。这些书籍背后的思想之光,可以让我们有足够的理智与清明,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同时也会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与决心去直面生活世界中的真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63853mixs

    。。hug er. Yc

  • 小宇在德国

    好演播!也欢迎来喜马拉雅“欧洲你我ta”专辑批评或捧场,虽然不完美,但都是在欧华人的真实经历和照片。

  • 青春自习课

    3得得得分得feeeeeee

  • 誕生

    米歇尔福哥80年代才死的

  • 今天不学习明天变辣集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