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六一”前夕,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与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发布《“女童保护”2023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分析报告》。该报告对2023年度媒体公开报道的202起案例进行分析指出,202起案例中表明人际关系的有169起,其中熟人作案141起,占比83.43%。
在熟人作案的案例中,教师、教职工作案58起,占比41.13%;网友作案27起,占比19.15%;亲人亲属作案18起,占比12.77%;邻居作案15起,占比10.64%;其他生活学习接触人员作案23起,占比16.31%。
与此前发布的报告相比,熟人作案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从前些年的超七成提高到超八成,这是一个有些令人沮丧的“走势”。本来,发布这类案例统计分析报告的目的,就是警示家长、学校,要重视对女童的保护,尤其是警惕熟人对女童实施性侵犯,然而,现实中仍有不少家长漠视对孩子的性教育,忽视了孩子身边的危险因素。
每一次针对女童的性侵案件曝光,都会引起舆论对作案者的口诛笔伐。对于熟人作案,网友更是斥责“人面兽心”“危险在身边”。但除了发泄情绪之外,还能改变些什么呢?
不少家长缺乏对身边朋友、熟人的警惕意识,把孩子交给朋友、熟人带出去游玩。这些沉重的案例数据提醒着人们,家长在把孩子交给熟人时,务必要多一些警惕。这不是对熟人、朋友不信任,而是社会复杂,人心难测。家长不但要意识到,有些熟人会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而且要教育、告诉孩子不要随意轻信任何熟人、朋友、长辈——这就涉及对孩子的性教育、安全教育:教育孩子怎么与熟人相处,不允许熟人对自己有哪些行为,在遇到熟人对自己有越界行为后,该怎么处理。
要破解难一边是警示一边是熟人作案率提升的矛盾,需要让科学的性教育真正起到保护伞作用。
性教育是科学的教育,是提高学生自我认知和性道德、性保护意识的教育。但事实上,性教育在各地的开展程度并不一致。由于“谈性色变”或者受保守观念影响,学校开展性教育也很容易遭遇来自一些家长的阻力。比如,对于性教育教材,有个别家长觉得尺度太大,若被曝光于网络,更容易引发不少质疑。因而如何推进性教育,也是当下需要认真对待的严肃课题。
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使用案例教学法,即用身边的案例,告诉学生及家长要注意什么,不失为一个尝试方向。而前提是,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性侵事件,不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校,都不能有所忌讳,甚至将其视为“家丑”,而是需要审慎地剖析案例价值,让沉重的教训代价,真正挽救到更多的无辜者。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消息,2023年1月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性侵未成年人案件1.7万人,占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63.5%。而2023年公开曝光的未成年性侵案,只有200多件。可见,进入公众视野的仅为同类案例的“冰山一角”。如果不能充分发挥这些案例的警示作用,也就难以开展具有深度的性教育。熟人作案意味着未成年人性侵案件有多预谋、少偶发的特点,有蛛丝马迹可循,那么针对这些案例所具有的共性,如何强化识别与防范机制,这些应该成为社会开展性教育的重点内容。
换句话说,真正的性教育不是靠一两次讲座,或者给学生灌输一些听不懂的概念,而是需要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以及具有针对性地提升防范意识。而在这方面,家长的教育、监护责任更大。不想事发后再痛心疾首,就需要在教育、预防上多花功夫,这也是家长应该履行的监护责任。同时,家长要积极支持学校开展性教育,与学校一起,共同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