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博物院:我住长江头│一级博物馆上新

宜宾市博物院:我住长江头│一级博物馆上新

00:00
04:33

西南半壁古戎州,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博物院所收藏和展示的过往,既有水路的流淌,也有古道的悠长。时光在眼前交汇,历史在心中闪回。

——宜宾市博物院院长黄乐生

出现在今年5月新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公示名单之中的宜宾市博物院,在四川省目前建成投入使用的地市级博物馆中,规模体量位居第一。

宜宾市博物院现有馆藏文物1.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71件,尤以新石器陶器、战国西汉青铜器、汉代陶器、历代陶瓷、明清书画最具特色,观众可在观展中充分感受到历史的变迁。

川滇古道,历史悠久

“东汉建初四年朱提造双鱼铜洗,是可以算作我们馆镇馆之宝的一件文物。”宜宾市博物院院长黄乐生说。铜洗就是用于洗手的铜盆,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汉代最为流行。这件铜洗口径38.3厘米、高16厘米,1988年6月出土于叙州区南广镇姚家嘴崖墓。内底部铸有“建初四年朱提造作”八字篆书,透露出丰富的历史信息。

铭文两侧饰对称双鱼图案,外腹部饰以五道凸弦纹,两侧铺首衔环。

“建初”是东汉第三个皇帝刘炟的年号;朱提则是今天的云南昭通,古代滇东北著名的产铜地。汉武帝建元六年,设置犍为郡辖领十二个县,其中就有朱提。古朱提的范围,大致包括今宜宾地区长江以南、昭通地区及贵州威宁县的地域。这件铜洗,从云南昭通经五尺道到达川南宜宾,见证了昭通铸铜业的高度发达、五尺道商贸往来的繁荣与辉煌,更凸显了作为中央王朝经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桥头堡、川渝滇黔结合部重要商贸物资集散地的宜宾,在当时的重要区位优势与交通枢纽地位。

因水而兴,江天万里

宜宾市博物院的基本陈列《我住长江头——宜宾历史文化陈列》以“江”为媒贯穿整个展览,分为“江畔先民”“交往两江”“崛起三江”“雄镇江首”“临江都会”“大江情怀”六个单元,以各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考古发现、出土文物等为线索,从城、史、人三个维度出发,串联展示宜宾从远古时期以来四万多年的人类活动史。

展览通过600余件珍贵文物及馆藏精品石器、青铜器、铁器、金银器、玉器、陶瓷器、石刻、书画等各类馆藏精品分布展厅各处,呈现出一页宜宾历史文化的完整篇章。既全面展示了宜宾因水而兴的四万年人类活动历史,也充分表达了宜宾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城市历史文化特色。

《酒都酒风——宜宾酒文化专题陈列》则以时间为线索,用文物将具有历史时代印记的宜宾酒史重点展示,展现出宜宾美酒飘香的城市特色。与国家博物馆合作举办的临展“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则入选了国家文物局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修订版《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更重视立足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来评价什么是好的博物馆。黄乐生表示,“宜宾市博物院也在不断拓宽展览外延,通过‘宜博课堂’‘流动展览’等公共教育活动,让展览‘走出去’,更好地服务大众。”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程启凌 编辑 曾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