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来自陕西的工美大师王倩将其与父亲两代人共同完成的中国古代乐舞陶俑文物复制品共计105套、353尊无偿捐献给北京舞蹈学院。5月14日上午,学院隆重举行“俑舞千年·迎校庆”中国古代乐舞陶俑文物复制品捐赠仪式。
学院图书馆馆长阮伟介绍了王倩及乐舞俑的基本情况。王倩捐赠的乐舞俑跨越战国至明代2000余年的历史,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陶俑演绎了一部中国古代舞蹈音乐发展的历史,生动地勾画了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发展的演进轨迹。值此5·18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这批乐舞俑更为北京舞蹈学院建设中国舞蹈博物馆增添了宝贵资源。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代表学院接受王倩捐赠,并为其颁发捐赠证书。王倩回顾了自己制作乐舞俑的初心与历程,并对舞蹈学院传承、研究、发掘乐舞俑中的文化资源表达了期待。王倩从事陶俑复原工作四十余年,这份珍贵的文化遗存所蕴含的美感与独特性让她深深感怀,父辈与自己工作中积累的大量珍贵资料也为她带来强大的使命感,共同成为制作这批乐舞俑作品的动力来源。她在致辞中表示,今天是乐舞俑真正归位、“宝贝回家”的日子,也是几代人劳动最后的期待。这些历朝历代、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陶俑是对中国文化陶俑音乐舞蹈史的一次演绎,也是对文化的一次重要的梳理。今天,她把陶俑交到北京舞蹈学院的手里,相信在舞蹈家热情活力的演绎之下,一定会让这些陶俑进一步地动起来、活起来,让它以最美好的姿态呈现在世界和中国的舞台上,展现古老东方无穷的魅力。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锐为王倩颁发了特聘教授证书。许锐表示,中国舞蹈的历史在这些乐舞俑中代代相传,成为一辈一辈的舞蹈人追寻、想象、重新再创造的灵感来源。学院此次聘请王倩作为特聘教授,相信在王倩的参与带领下,可以探索发掘出这批乐舞俑对舞蹈学院教学科研的更大价值。今年是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三百多尊乐舞俑的到来让70的数字无限放大,让我们有机会进一步追溯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乐舞文化。在未来,我们也将继续传承这样的文化,面向未来创造创新,让乐舞俑在北舞这个“家”面向世界、走向世界,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走得更远。
活动现场还表演了舞蹈《相合歌》,作品借鉴了古代舞蹈的图像遗存,以汉代的文化风貌为创作灵感,运用汉代女乐歌舞盘鼓舞的形式加以编创。党委书记巴图代表学院向王倩及其团队表示真诚感谢和崇高敬意。他表示,今天我们能够在北舞共飨全球博物馆中古代乐舞陶俑集成,得益于王倩卓越的艺术创造和高尚的人格境界。对于正在梳理总结70年办学历史的北京舞蹈学院来说,这批从战国到明代跨越千年时空的乐舞陶俑是非常珍贵的礼物。王倩及其父亲王子云用两代人的艺术劳动为我们铺设了一条直通世界各国博物馆珍藏舞蹈文物的简洁之路、高速之路,为学院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国际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要以敬畏之心对这些艺术遗存开展有组织的深入研究,从中追溯舞蹈文化从何而来,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脉络,找寻舞蹈初心和舞蹈基因,让舞蹈艺术千年发展规律连接世界、面向未来,助力学院“五个中心”建设。
据介绍,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传统陶俑复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倩,1979年,参与了原大秦俑的复制工作;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的中国古代体育展上,制作的“唐代打马球俑”八件珍品,引起了极大轰动;1987年和1988年,她制作的唐代粉彩女俑连续获得中国第20、21届旅游纪念品大会一等奖;1995年,在中国古代乐舞类陶俑部分展出时获得第44届尤尼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欧洲共同体最高荣誉奖和罗马尼亚最高学院奖。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