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 苏轼 · 记承天寺夜游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 林如

北宋 · 苏轼 · 记承天寺夜游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 林如

00:00
01:02

记承天寺夜游

宋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

①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南。

②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古帝“颛顼”的省简称

③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④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行:散步。

⑤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⑥遂:于是,就。至:到。寻:寻找。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⑦寝:睡,卧。

⑧相与:共同,一起。中庭:庭院里。

⑨空明:形容水的澄澈。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⑩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泛指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⑪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⑫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佳作,更是一部富含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作品。通过赏析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苏轼的文学才华和人生态度,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景色的美妙。他眼中的月色如水般澄澈透明,与竹柏的影子相映成趣。这种美妙的景色不仅引发了作者的游兴,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与好友张怀民的夜游经历,体现了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作者也借此表达了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这种感慨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孤独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中的知己难求。

作为一位有才有志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文中流露出壮志难酬的苦闷。然而,他并没有沉溺于这种苦闷之中,而是通过夜游和自我排遣来寻找心灵的慰藉。尽管面临困境和挫折,依然表现出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能够从寻常的景色中发现美、感受美,并借此来陶冶性情、慰藉心灵。这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于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写作特点

真情实感:整篇文章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无论是开头的月色入户引发的游兴,还是结尾对于知音甚少的感慨,都体现了作者的真情流露。

简洁明快的语言:苏轼在这篇文章中使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能将情感、景色以及哲理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简洁的语言风格,使得文章更加质朴自然。

分层写作:文章采取了分层写作的特点,将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叙事,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第二层写景,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映衬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庭中的夜景;第三层议论,由赏月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种分层写作的方法使得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精妙的比喻和映衬:在写景部分,苏轼运用了精妙的比喻和映衬手法。如将月光比喻为一泓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喻为水中的藻荇交横。这些比喻形象生动,使得原本寻常的景物变得富有诗意。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职位。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被指控以诗讪谤朝廷而被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后获释,然后被贬至黄州。在这篇文章中,苏轼描述了他在黄州承天寺与张怀民一起夜游的情景。此时他的心境虽然有些忧郁,但仍然保持着进取之心和乐观的态度。这篇文章不仅记录了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片段,也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世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蝶恋花_jwr

    何处无竹子松柏,二人深夜闲逛,何等的友情

    恩维空间 回复 @蝶恋花_jwr: 都在夜里闲逛。他们真的很闲而且不困吗?真的是因为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