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低碳农业|应重视食物消费端碳排放

专家详解低碳农业|应重视食物消费端碳排放

00:00
11:05

中国农科院日前发布的《2024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显示,1994年以来,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持续下降,当前,我国每年的农业碳排放量保持在6.05亿吨到9.3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时,万元农业生产总值对应的碳排放强度为1.17吨二氧化碳当量,远低于美国、德国等对比国家。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而生态、低碳、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如何理解低碳农业的发展趋势?如何推动农业碳排放进一步降低?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中国农科院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梅旭荣,详解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历程和路径。

认识低碳农业:基础性生存性特征不可忽视

农业是第一产业,也是人类食物最重要的来源,与此同时,农业碳排放也是人类生产中碳排放的主要部分,数据显示,人类的饮食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总量的18%。而降低农业碳排放,是农业绿色高质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部分。

“农业碳排放是基础性、生存性排放,是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梅旭荣介绍,“理解农业碳排放,就必须要理解这一点。和其他领域不同,农业生产不具备替代性,比如能源,可以通过开发清洁能源,实现较大幅度的减排。但农业替代品很少,降低农业碳排放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绿色农业技术,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尽可能进行绿色生产来减少排放。”

在减排同时,农业还有重要的固碳作用。事实上,土壤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具有广阔的固碳前景。梅旭荣介绍,“需要认识和理解的是,低碳农业不只有减排一个方面,还有固碳、控制面源污染、适应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报告》显示,1994年以来,我国先后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理事会提交了7次全国温室气体排放变化情况,数据清单遵循国际通行标准。在此基础上,2023年,我国发布了第一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

“2023年的报告采用了1994年至2016年的数据,这期间,我国粮食产量不断提升,蔬菜、水果、畜禽食品的总产量也在快速提升,但同时,我国的农业碳排放强度反而呈下降趋势。”梅旭荣介绍,“我国以全国1/16的碳排放创造了全国1/10的GDP。这意味着,我们以较低的碳排放强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碳排放的结构:农业生产中有哪些排放

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部分,农业活动同时也是碳排放的重要部分,那么,农业活动究竟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又是怎样排放的?

《报告》显示,1994年至2018年间,我国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6.05亿吨到9.3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之间。主要包括稻田甲烷排放、禽畜肠道发酵甲烷排放、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畜禽粪便管理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等。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总排放量出现明显下降,至2018年,从最高的9.38亿吨,降至7.93亿吨。同时,排放强度也逐年下降,万元农业生产总值对应的碳排放量,从最高的6.32吨二氧化碳当量,下降到1.17吨。

在产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碳排放为何降低?梅旭荣认为,这和政策推动、技术进步都有重要的关系。“比如农业治理中的一控两减三基本,就是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基本实现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膜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这是我国一直大力推行的治理政策,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再如技术层面,这些年来,我国在农业科技攻关中,开发和集成了许多绿色高质农业技术,使得农业排放总量和强度都有很大的改善。举例来说,在秸秆还田下的低碳稻作新模式,可以提高三分之一的氮肥利用率,具有节省成本、提高收益、减少排放三重功效。还有节水抗旱稻,最高可以降低95%的甲烷排放,目前推广面积超过300万亩。”

在碳足迹方面,我国农业活动的碳足迹和发达国家水平相当。梅旭荣介绍,“我们在绿色农业发展中,已经有较好的水平,可能在具体的种类上有高有低,但总体水平差不多。这其中既有农业新技术的作用,也吸收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这对降低碳排放也有很好的帮助。”

从传统到现代:改变的农业和不变的生态

我国有悠久的农业传统,从1万年前农耕文明的萌芽开始,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农耕经验。梅旭荣介绍,“传统农业,本身是一个生态循环的农业系统,其中有大量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经验技术,事实上,许多现代农业技术,都曾经在传统的农业智慧中汲取过营养。”

而在现代,土壤的碳汇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广多种土壤固碳增汇技术,农田土壤有机碳年净增加量为0.14亿吨到0.49亿吨。其中,农用地碳汇从2010年的0.6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提升到2018年的0.7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在众多增加碳汇的技术中,有机物料的添加技术,效果尤其突出。”梅旭荣介绍,“有机物料添加,就是人为在土壤中加入有机物质,帮助土壤固碳。举例来说,秸秆还田、畜禽粪肥还田、绿肥还田等,都是有机物添加。其中,秸秆还田可以增加10%到20%土壤有机碳含量。而南方冬闲田种植绿肥作物,还田后,可以在减少四成氮肥的情况下,保持水稻产量稳定。”

生态循环是中国传统农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传统的生态循环模式一度被打破。但近年来,许多传统经验正在被不断吸收,进入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耕地中,土壤肥力、有机碳含量等,总体还比较薄弱,还有许多较为贫瘠的土地,而这些土地,未来的固碳潜力非常大。”梅旭荣说,“往前看的话,我国土壤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随着众多耕地培肥、地力提升技术的实施,未来农业中,土壤固碳能力可能还有50%以上的提升空间。”

从地头到餐桌:绿色生活仍有难题待解

根据国际通行标准,农业碳排放主要计算农业生产环节的部分,也就是从种子的摇篮,到农场的大门,《报告》分析和核算了多种农作物“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

“总体来说,我国农产品碳足迹普遍呈下降趋势,但各个区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梅旭荣说。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相关的碳足迹,远不止“从摇篮到大门”,农业生产前期的农资生产,后期的储存、运输、消费等环节,同样存在巨大的排放量,而这些排放,和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息息相关。

“在农业生产的前段,我国化肥农药生产量巨大,这其中产生的碳排放值得注意。”梅旭荣说,“难处在于,我国生产的农资,不只是用在我国,也有出口的部分,怎么核算,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而在农机方面,我国农机作业效率相对较低,这意味着能耗、排放等都较高。所以,未来不断推进农机研发、效率提升,仍是重要任务。”

农产品生产后段,碳排放问题同样值得重视。梅旭荣介绍,“在加工、储运、消费等环节,碳排放大约占40%左右。按照国际标准,这些部分并没有算到农业碳排放中,但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恰恰相反,这是更需要重视的部分,举例来说,农产品的大规模调运,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这些年来,我国也一直在推动各区域粮食、蔬菜等食品自给率的提升。还有餐桌上的浪费,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有6%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食物浪费。未来,不断提高绿色节约生活的理念,仍然任重道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