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吴晓波,又到了与大家分享大师思想领教营的时刻。5月23日,阳明心学领教营即将上线,今天的内容,邀请课程导师费勇,来解读王阳明的《传习录》。
大家好,我是费勇。《传习录》这本书到底它讲了什么东西,或者说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我们要去读《传习录》的时候,应该去把握哪些最重要的一些脉络或者说最重要的概念。
我是觉得《传习录》整本书实际上它就讲了三个概念。第一个概念就是,心即理。这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时候悟到了一个他觉得非常了不起的道理,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圣人所谓的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身上都具有。
这个自足的性在哪个地方?我本来就有的个性,这种自性在哪?他说在心里面。回到心里,你就回到了天理,就是回到了最本源的东西。所以王阳明说,你要回到你的内心。
但是问题就来了。在《传习录》里面,他的一个学生就问他,人都是有这颗心的,心就是理,但为什么有人会行善,有人会作恶?王阳明是这样回答的,他说因为恶人的心失去了心的本性,所以他就会作恶。
由此王阳明又延伸出一个比喻,但这个比喻其实是他从禅宗里面借来的。假如大家读过《坛经》的话就知道,神秀有一首偈,叫“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心是像镜子一样。所以王阳明实际上是挪用了禅宗的一个比喻。他说心像一个镜子,圣人的心就很干净,干干净净的可以照亮一切。但是像我们这种普通人,心里面就有各种各样的灰尘。
所以当王阳明说心就是天理的时候,它有个前提,其实就是天理是在心里面的,但这个心本身分成两种状态,一种是被污染的,还有一个是很清净的。所以它的前提是首先要让你的心清静下来。所以你必须要做功夫,要修炼,要用功。
怎么用功呢?王阳明就说,我们用功的话,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这里跟我们现在说的做减法有点像,但是又不完全是,他更深刻。他做减法不是说把要做的事情减少,他要减少你的欲望。他认为只有当你把欲望减少之后,天理才会浮现出来。
这个说法实际上是借鉴了或者说它是朱熹的一个说法的延续。朱熹有一句话很有名,叫存天理灭人欲。我们一般经常会误解朱熹反人性,怎么叫做存天理灭人欲,好像人不要有欲望。但实际上是一个误解,朱熹实际上讲的什么意思呢?
他举了个例子,三妻四妾是欲望,一夫一妻是天理,仔细琢磨一下。饮食,他说是天理,但是美食就你很贪吃,就是欲望。朱熹讲的实际上跟我们现在批判他的人讲的不是一个意思。
王阳明在存天理灭人欲这个观念上跟朱熹几乎是一致的。虽然王阳明在《传习录》里面他跟朱熹在一些最根本的问题上不太一样,但是对欲望的看法是一样的,王阳明也觉得要存天理灭人欲。但是他所谓的灭人欲,王阳明比朱熹更近了一步。
王阳明仔细分析了人是有五种欲望,那五种欲望你必须要把它清除掉。
第一种欲望就是偏于恶的欲望,比较邪恶的,带有伤害性的。比方说想去偷东西,想去害人,虚伪、爱说闲话、嫉妒,当然都是恶。这种心灵上的或者心理上的情绪以及欲望等你要把它清除掉,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叫过度的欲望。这个欲望一般我们不太容易关注到,觉得好像是正常的。王阳明举了一个例子,比方说你对父母亲很孝顺,很有感情,然后父母去世了,结果你很伤心,伤心到影响了你的工作。王阳明就说这个就过度了。父母去世了,他说按照人之常情,悲伤下就可以了,但是你要伤害自己的身体,整个完全就迷失自己就过度了。
再举个例子,他说父亲爱小孩,但这种爱一旦到溺爱就是过度了。
所以就是说他的第二种,王阳明认为,我们内心要让天理浮现出来,要清除的第二种欲望,相当于情绪意识,是过度的欲望。
第三种是只为自己,无益于别人的欲望。他就举了道家的养生。养生在王阳明看来就是私欲。
他的一个观点,养生这种东西是完全只对自己有好处,对别人没有用。这种在王阳明看来,也是应该把它清除掉,或者应该要去平衡这种欲望。甚至王阳明认为,佛教里面像解脱、涅槃,都是只有利于自己,对别人没有益处的一种欲望。他都认为是私欲,应该摒弃它。
所以他的一个理由是,他说儒家修养心性,不会离开世间的事物,只是顺应天理,法则自然,这就是功夫。佛家却远离世间的事物,将心看成幻象,逐渐陷入虚妄寂静,似乎与世间毫无关系,所以不能用来治理天下。
这句话我觉得是王阳明翻来覆去在《传习录》讲的一个意思,也是显现了,一方面他的思维方式很禅宗,但另一方面,他在伦理上完全是反佛教的。他非常强调,你要有担当,要去治理这个社会,不是说厌世,不是说我要出离这个世间,而是要承担一份责任,去治理它。
在王阳明看来,凡是与世间无关不能有益于他人的欲望都是私欲。他甚至讲过一句话,他说像道家的长生,佛教的解脱,我们儒家都可以得到,但是反而是通过有所担当而得到,而不是像道家跟佛教那样纯粹为了自己长生不老,为了自己解脱。
显然,他受佛教和道家影响很深,但是在龙场悟道之后他完全皈依儒家。然后用了儒家的视角来看道家和佛家,觉得儒家高于这两者。这个是他讲的第三种。
第四种私欲叫生死之念,也就是看不破死亡这件事情。害怕死,对死有恐惧,也就是对生死还没有看透。这个念头在王阳明看来是最不容易去掉的私欲。王阳明在《传习录》里面讲过这么一句话,他说学问的功夫在一切声色名利嗜好上都可以摆脱殆尽,但是仍然有一种生死的念头牵挂在心里面,不能和整个本体融合一体。人的生死之念原本是从命根上带来的,不容易去除,但假如在这一点上撕得破,看得透,那么心的全体就会畅通无阻,才是尽性至命的学问。
所以王阳明在贵州龙场的时候,他为了要摆脱这种所谓的生死之念,他自己有一种修行的方法,就是晚上到荒凉的被废弃的墓地里面去打坐。一般人看到坟墓很害怕,但是王阳明恰恰坐在墓地上感受死亡,也看破生死法则,摆脱对死亡的恐惧。用他的说法就是摆脱生死之念。他认为这个是比较难去掉的一个私欲。
但是最难去掉的还是第五种私欲。他说任何滞留在心间的念头都是私欲。假如大家有禅宗的基础的话,一看这个你会觉得非常好玩。王阳明一方面会批评佛教,批评禅宗,但是他的思维方式或者说他整个修行的法门最终极的是禅宗的。
这个其实完全是禅宗的一种说法,就是叫无念。在我们的心里面,只要你有念头,停下来,住下来,停滞下来,那就是私欲。
所以《金刚经》里才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念念相续,你不能在某一个念头上很执着把它停下来。
王阳明这种说法其实完全来自于禅宗,来自于《金刚经》。所以王阳明对修行的人说,任何念头都不要滞留在心体上。这就好比一点点灰尘都不能吹进眼睛里。一点点能有多少呢?然而他说,再少的灰尘都能使人满眼天昏地暗。他又说,这个念头不仅仅是指私念,就算是美好的念头也不能有一点。这个完全是佛教,完全是《金刚经》里的观念,超越了善与恶,任何念头都不能够执着。对任何念头的执着对你心的本体都是一种伤害,都不能够让你显现天理。佛教的意思是都不能让你显现,真如本性。
所以王阳明就说,金子本身是很好的东西,但是他说,假如你有些金屑在眼睛里,也会让眼睛睁不开。
他打了两个比喻,很有意思。我们的内心之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尘埃,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心总是长满灰尘。
王阳明认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上面刚才他讲的五种私欲。这五种欲望我觉得可能用更确切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其实在我看来,是五种意识。包括情绪,包括思维方式,跟我们的心性状态有关的东西。
他认为这五种东西阻碍了一个人找到天理。这是王阳明在《传习录》里面讲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心即理。
但在讲心即理的时候,实际上他讲了一套修心的方法,就是他的心学。怎么修心?修心就是要去除这五种私欲,就是让你的心里面把这五种私欲洗涤干净,要洗心。
王阳明在《传习录》里面第二个重要的概念大家可能很熟悉,叫知行合一。我们很多人在讲到知行合一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知行合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假如我们把知行合一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话,那跟王阳明的本意我觉得相差十万八千里。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其实跟我们理解的理论联系实际是有点不太一样的。他讲知行合一,他强调的是,知和行是同一个东西。他强调的是“立志”。立志就是你作为一个士大夫,作为一个读书人,或者你作为官员,首先你要立志,你要有一个远大的志向。首先要立一个,我要做圣人,要成圣,就好像佛教里面要成佛。这是最高的一种追求。道家里面要成仙,儒家里面最高的一个目标或者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成圣,成为一个圣人。
成为一个圣人实际上在我看来,意味着一个人在德性上很完善,在人格上非常完善,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他认为知行合一,首先你要立志,就是要把做人这个东西贯穿在你的生活当中,而不是说在我们的工作当中。那种志向就是跟生活是脱节的。
王阳明还有第三个概念在《传习录》里面。第三个概念就是致良知,就是你要找到自己的良知。到后期王阳明只是用良知这个词来涵盖他心学的内涵。
有一次他对他学生说,良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具备良知,看见父母自然知道孝顺,看见兄长自然知道恭敬,看见小孩子落在井里面,自然有同情之心,这就是良知。
你没有必要向外求取,假如良知显露,又没有被私欲迷惑,就是孟子讲的充分地发生恻隐之心,而仁慈之心就没有用尽的时候。但是他说,对于平常人而言,不可能完全摒弃这种私欲,因此必须用致知格物或者叫致良知。
所以后来王阳明在晚年他认为自己所有的学问,所有的修行方法就三个字,叫致良知。充分地挖掘我们内心的良知。
他又多次解释,他说这个良知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念头或者教条占据在我们心里面。他说良知恰恰是一种不执着不僵化的状态,像一面明亮的镜子。
就是当心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心就会告诉你一切,告诉你一些真相。你该怎么做,答案在你心里面,没有标准答案。
所以说这个是王阳明整个从心即理、知行合一到致良知,在他整个《传习录》里三个概念贯穿始终。翻来覆去他跟他的学生其实讲的就这三个概念,所以《传习录》这本书里面我们把这三个概念弄清楚了,基本上王阳明心学的体系也弄清楚了,包括修心的方法都会很清晰,包括他的内在的逻辑。
王阳明的心学影响了中国近代以及日本近代的一些人物,比如说我们大家熟悉的曾国藩、西乡隆盛。甚至有人认为它影响了日本的明治维新。
王阳明对后世的一个影响,而且对后面的人是一种激励。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你都应该在发自内心的行动当中,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回到良知这个本源,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担负自己应该担负的使命和责任,这样的人生就是无所畏惧的,只是为人格的完成。
所以他就激励了明治维新那帮革命家,因为王阳明说了,只要我发自内心觉得我应该去做这个事,哪怕孔夫子或者其他的权威说不行,我也要去做,就是有一种非常无所畏惧的勇气。但这种勇气来自哪?王阳明说,来自我内心的良知。我每时每刻都在发自内心的行动之中。
当然还有一个,他的行动性,王阳明很少讲很复杂的思想,绕来绕去,他非常简单,很直接,就是行动,就是在做的过程当中来完成。
总的来说,要总结一下的话,就是王阳明致良知的目的不是回到经典,也不是回到教条,也不是回到权威,而是回到自己。把自己从一切的权威里面解放出来,这才是致良知最具革命性的意义。
假如你把它慢慢去领会,把它悟透的话,那基本上我觉得王阳明的心学就会对我们造成影响,而且会带来我们生命的改变。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