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话 186 三蹦子走进生活,诺贝尔设立大奖

欧洲史话 186 三蹦子走进生活,诺贝尔设立大奖

00:00
19:45

本周六晚上八点有我的直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下》,

扫下面海报二维码,或搜索关注视频号“枫落白衣讲历史”可预约,欢迎大家来我的直播间聊天。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我们说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台汽车是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在1885年制造成功的,而他之所以能制造出这台汽车,是因为他的德国老乡尼古拉斯·奥托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单缸卧式的内燃机,本茨做的工作是把一辆自行车改造了一下,后面的一个轮子变成两个轮子,然后在中间加上了奥托的发动机。

是的,世界上第一台现代汽车就是最近在网络上走红的“三蹦子”。

一、奔驰上线和汽车的普及

开始的时候,本茨的这个汽车并不被看好,因为不好操作,不是把隔壁王奶奶的墙撞塌了,就是把人家老太太养的鸡碾死了,邻居的嘲笑和憎恨就没断过,弄得他很是郁闷,甚至一度想放弃了。我们说往往到了这个时候,家人们,尤其是媳妇儿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本茨确实有个好媳妇儿,他老婆波塔·本茨不仅承担了所有家务和五个孩子的培养,安抚隔壁王老太太,还自己学会了开车,经常开着这辆东倒西歪的老爷车上街,有一次还近乎疯狂地开了12个小时,带着两个孩子回了一趟娘家,路上的人都像看怪物一样地看着她,因为这女人时不时就要下来修一下车。

所有这一切,都是有回报的,最后两口子是终于获得了一个稳定的三蹦子,拿到了专利权,开始制造和出售汽车。

1926年,本茨公司和戴姆勒合并,开始共同生产今天大名鼎鼎的奔驰汽车,也就是本茨的汉语音译。这个牌子的那个三角星标志代表的可不是三个轮子,而是戴姆勒和本茨的超级野心,公司的产品可以奔驰在“海、陆、空”三种环境,当然,这牛吹得就有点儿大,就算是今天,奔驰汽车掉海里一样完犊子。

虽然说本茨发明了第一台汽车,可是最后让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老百姓家庭一种日用品的,却不是他,而是美国的那个亨利·福特,是那个家伙把汽车生产弄成了流水线操作,从奢侈品变成了消费品。

我们说美国普及汽车这件事,也意味着美国全面超越欧洲的开始,这种超越不仅仅是表现在发明创造上,比如说飞机,那就是美国人在1903年发明的;它还表现在工业规模和产值上,1900年,美国工业已经占到了世界的24%,妥妥的世界第一,并超过第二名英国5个百分点,说一句一骑绝尘那也是不过分的,这些内容,大家可以参考《美国史话》。

二、石油工业的崛起和硅藻土炸药的问世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的发明,在19世纪末还导致了一件影响到现在的事情,这就是石油工业的崛起。

早些年的时候,石油这玩意除了点火,好像就没啥用途了,虽然说古代中国和波斯有从石油里面提炼药物的记载,拜占庭还发明出了著名的海战利器“希腊火”,但因为这些技术当时都是严格保密,后来全都失传,全世界也没几个知道的,所以在欧洲,一直到19世纪末,石油的唯一主要用途就是用来生产油灯的燃料。1870年的时候,世界每年也就生产80万吨石油,那时候如果说谁能靠这玩意发家致富,就是一个笑话,比本茨的三蹦子还要可笑。

可内燃机一出来,一下子,石油和天然气就成了香饽饽,因为大家发现,它是内燃机最好的燃料。到1900年的时候,世界石油每年产量猛增到2000万吨,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结果是全世界的男人都离开了香喷喷的被窝,跑到荒郊野外去找石油,因为只要找到了,他就可以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拥有新的香喷喷的被窝,而发现石油的地方立马就会冒出一座新的城市,当时的石油就是这么豪横,我们熟知的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就是靠这玩意起家的。

这样的人物,欧洲自然也有,我们这里要介绍一对兄弟,来自瑞典,他们和罗斯柴尔德家族联手,在俄罗斯高加索的荒凉地区找到了油田,大挖特挖,大发横财,一不留神,资产甚至超过了挪威、瑞典和丹麦三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那就不是富可敌国,是敌三国了。这对兄弟的名字叫做罗伯特·诺贝尔和路德维希·诺贝尔,虽然有钱,却很低调,从名气上说,那是远远比不上他俩的小弟,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今天大名鼎鼎的诺贝尔奖的设立者。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生于1833年的瑞典斯德哥尔摩,很小的时候,就跟着老爹搬到了俄罗斯的圣彼得堡。那个时候,这家人就已经是富豪了,一点儿都不差钱,贵族教育自然是不成问题的,诺贝尔很小的时候,就掌握了英法德俄四国语言,全都是流利对话的程度,可以说相当有语言天赋,但这哥们的真正兴趣却是化学,具体地说,是炸药。

我们说在19世纪之前,即便是科学极度发达的欧洲,使用的还是古老中国发明的黑火药,这种火药威力很小,战场上的杀伤力也很有限,和今天咱们的炮仗二踢脚差不多。

最重大的转折来自一位意大利的化学家,他的名字叫阿斯卡尼奥·索布雷洛(意大利语:Ascanio Sobrero),此人在1847年,也就是诺贝尔14岁的时候,在都灵大学的实验室,合成了一种新的炸药,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我们熟知的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这玩意就不是二踢脚了,它可以炸断你的脚。

可是新炸药硝酸甘油的本事大,脾气也很大,只要稍微刺激一下,它就爆炸了,比如说实验室的桌子上你放了一瓶这玩意,桌子一晃,它掉地上了,你也别想着再捡起来了,整个实验室都要重建,而重建的实验室里还有没有你,那就要看爆炸发生时你的运气了。

诺贝尔长大之后所作的,就是降伏了这个硝酸甘油,让它乖乖地听话,该爆炸的时候,咱要可劲地得瑟,不该爆炸的时候,那就要老老实实呆着。为了这个结果,诺贝尔的老爹被炸成了重伤,一个弟弟也搭上了性命,值得欣慰的是,这个付出最后也是有回报的,他在1866年发明了一种安全的硝酸甘油炸药,称为硅藻土炸药。

实际上,就在诺贝尔发明这种炸药的同一时间,另外两种安全而又强烈的炸药,苦味酸和TNT也都相继问世,它们比起硅藻土炸药,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说苦味酸炸药,后来日本的一位军事工程师下濑雅允在1893年改造了一下,弄出了下濑炸药(Shimose powder),现代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日本在1895年打败清朝,1904年打败俄罗斯的重要秘密武器,可谓是科技改变国运。

那既然诺贝尔的科研成果不是最先进,还不是唯一,为啥他今天名气这么大呢?首先第一点就是这位小弟不仅是个科学家,还是一个天生的商人,他在其他两种炸药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大众认识到之前,以极高超的商业手法,把自己的硅藻土炸药迅速地推向了全世界,不仅拿下了德、美、俄、英、法、瑞典、芬兰等国的市场,还在当地开设了90多家工厂,雇工多达万余人,而且这哥们赚了钱之后,又投在了自己两个哥哥的石油公司里,属于两边通吃型选手,所以他很快就成了一个有钱人,还不是一般的有钱。

第二个原因当然就是名气极大的诺贝尔奖(Nobel Prize)。一辈子也没结婚的诺贝尔在临死之前,感觉到了深深的不安,自己不仅制造出了威力奇大的炸药,还把它卖到了全世界,咕咚咕咚地炸死了很多无辜的人,这死了之后,还咋上天堂呢?作为一名虔诚的信徒,他决定想办法洗刷自己的罪恶感。

1895年,诺贝尔立下了一份遗嘱,说把我的财产变成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对于如何定义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诺贝尔是有自己的标准的,在他心里,工作在下面五个领域的人是有资格领取奖金的,那就是物理、化学、医学、文学,最后一个是和平奖,所以,基金的利息分为五份,奖励给在这些方面有突出成就的,这就是诺贝尔奖的来历。

关于诺贝尔奖为啥没有数学奖,历来有一种说法,说诺贝尔的老婆和一位数学家有外遇了,结果老先生一生气,整得今天所有数学家都没地方领奖了,很郁闷。这当然是扯淡,因为诺贝尔这辈子啥都有,就是没老婆,连老婆都没有,就算隔壁老王是数学家,数学天才,拉普拉斯妖那样的存在,每一步都算明白了,他也不能和空气搞外遇。

我们说诺贝尔不设数学奖的唯一原因就是当时数学还不是显学,大家只是把它当工具,谁也没有觉得数学可以改变生活。当然,今天已经不一样了,数学,以及依赖数学而存在的计算机学,那是妥妥的对人类生活有着第一大影响力的显学了,所以,数学界的阿贝尔奖,计算机界的图灵奖,就等同于这两个领域的诺贝尔奖。

有些听友可能知道,今天还有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实际上,这是一个流行的谬误,它根本就不是诺贝尔奖。本来呢,它是1969年由瑞典出资设立的瑞典银行经济学奖(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后来也不知道谁那么无聊,可能觉得诺贝尔做生意也是高手,就在获奖证书上加了一句:“为了纪念诺贝尔。”从此之后,这个奖就有了一个外号,叫“诺贝尔经济学奖”。说实话,我觉得老先生要是还活着,也许会反对这个奖,因为他就是搞经济搞得太厉害,硅藻土炸药一车皮一车皮地卖了出去,轰死了很多无辜的人,这才设立的诺贝尔奖,试图减轻自己罪恶,你现在表扬他生意做得好,就是强调他炸死的人多,这真是会让正在和上帝解释的诺贝尔欲哭无泪,你们哪,不带这么坑人的。

三、居里夫人的成就和贡献

在诺贝尔奖颁发的这100多年里,诞生过一个神奇的家庭,这个家庭的老公获过奖,老婆获过奖,大女儿获过奖,而大女婿和小女婿居然也都获得过这个诺贝尔奖,这个家庭就是居里一家子,其中最出名的,当然就是居里夫人(Marie Curie)。

居里夫人是波兰人,她的老爹老妈一辈子不喜欢科学,而是喜欢造反,也就是试图把波兰从俄罗斯手里解放出来,家里的财产几乎全花在了这上面,导致居里夫人在结婚之前,一直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

据说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时,冬天都要穿上她所有的衣服用来保暖,毕业之后经济情况也没有好转。就在这样的情况下,1895年,她嫁给了苦苦追求她的皮埃尔·居里,成为了居里夫人,虽然说婚后吃饱穿暖没问题了,但也相当拮据,经常没钱,一直到1903年,这俩口子发现了钋元素,以及对元素放射性“突破性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之后,36岁的居里夫人才最终不为钱发愁了。

到了1911年,她又因为成功地提取出了镭元素,再次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样一来,她就成了极罕见的,在两个科学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同时还是女性的获奖者,所有这些概率算起来,那比四川的大熊猫还要珍贵上百倍。

而且居里夫人也不是书呆子,后来一战的时候,她不仅捐献了所有诺贝尔奖金给法国,还组织了20辆载有她发明的X光机器亲赴战场,给成千上万名法国士兵用X光诊断,精准地进行外科手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也正是她对法国的付出,让这些高卢雄鸡对她这个女人充满了爱戴和感激,在她死后,法国把她葬入了巴黎的先贤祠(Panthéon),并且在进入欧盟之前,法国货币最大面额,500法郎上,就是她和她老公皮埃里的画像。以一个波兰裔女性身份,能获得这些荣誉,那绝不是仅仅呆在实验室就能得到的,在这一点上,我非常欣赏那句话:“有些人获得诺贝尔奖,是个人的极大荣誉,有些人获得诺贝尔奖,是诺贝尔奖的极大荣誉”。在我心里,居里夫人就是后者。

顺便说一句,刚刚提到的居里夫人发现的那两个元素,钋和镭,它们的名字其实都大有深意,其中钋元素的英文名字Polonium,来自拉丁语,是“波兰”的意思,也是居里夫人念念不忘的祖国,幸运的是,波兰于1918年重新独立的时候,她依旧在世,那对她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另一个元素镭的名字当时没啥含义,但今天就了不得了,Radium的英文意思就是放射性,现在已经发展为人类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最先引领人类进入这个领域的,为它命名的,当然就是居里夫人。

四、卢瑟福和普郎克

在放射性这个领域,除了像X射线等这些实用性极强,造福了无数人类的医学成就之外,它还对微观粒子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这里只简单地介绍两个人,第一个是欧内斯特·卢瑟福。

卢瑟福是新西兰人,比居里夫人小了四岁,虽然离着英国十万八千里,但架不住小伙子勤奋好学,后来考进了英国剑桥的三一学院当博士生。1898年的时候,他跑到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一边教学,一边做学术研究,而研究的方向恰恰是居里夫人发现的物质放射性。

简单来说,卢瑟福发现了放射性的一个基本原理,一个元素放出某种射线,实质上就是向另一种元素衰变的过程,卢瑟福把他发现的两种射线分别命名为阿尔法和贝塔射线,同时,他还发现元素每次衰变到初始值一半的时间是等同的。举个例子,一种元素开始时候浓度是16,它衰变到浓度为8用了10年,然后它继续衰变到4,也是用10年,而不是5年,这个10年的时间,就是现在著名的“半衰期”(Half-life),这个名词也是卢瑟福定义的,他在这些方面的发现,让他获得了1908年的诺贝尔奖。

但是,卢瑟福最大的,对人类命运影响最深远的发现,还不是这个,就在他获得诺贝尔奖的这一年,他带领团队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散射实验(Rutherford scattering)。在这个实验里,他用已经可以掌控的阿尔法射线去轰击只有几个原子那么薄的白金箔纸,结果令人是大吃一惊,大约每8000个带正电的阿尔法粒子,就有一个,被大角度地弹开,甚至反射回来,而其他的阿尔法粒子却几乎不受影响地穿过了金箔。

由此,卢瑟福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那就是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在一个很小很小的区域,如果说原子是一个电影院那么大,这块区域最多就是一个鸡蛋的大小,那个被大角度弹开甚至反射回来的,只占8000分之一的阿尔法射线就是一个倒霉蛋,因为它一头撞在了这个鸡蛋上,其他射线都是从剧场的空白地方穿了过去。

卢瑟福把这个“鸡蛋”称为原子核(atomic nucleus),它带正电,而原子核周围绕着它转圈的,就是电子(Electron),带负电,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卢瑟福模型(Rutherford model),也是我们人类到今天为止,对原子内部结构的认识,它和我们的太阳系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就这样,继居里夫人带我们走进辐射领域,卢瑟福又带领我们走进了原子核的时代,不过迄今为止,大家的所有研究还没有脱离传统的物理学范畴,都是在经典物理学的大厦里面忙活,但下面要介绍的这个人,却把大家的目光引到了大厦的外面,那个人的名字叫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

今天我们都说普朗克是德国人,但严格地说,这哥们出生于1858年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前面说过,那里当时属于丹麦,六年之后,才在俾斯麦的策划下,被普鲁士和奥地利拿下,但你说他是普鲁士人,也不对,因为几年之后,那里又变成了德意志帝国,所以,历史学家一边抱怨欧洲就是一锅杂粮粥,一边只能含含糊糊地说普朗克是德国人,原因就两个字,省事,这一点对其他科学家也一样。

普朗克到慕尼黑上大学的时候,他的物理学导师劝他学点儿别的,那个叫做菲利普的老师是这样说的:“物理学中的一切都已经被研究了,只有一些不重要的空白需要被填补。”言下之意是孩子,你生得太晚了,物理学现在已经极其完美了,不需要再研究了。

这实际上不仅仅是菲利浦一个人的看法,当时几乎所有物理学家都是这个态度,大家认为一切力学现象都可以用牛顿力学进行分析和解决,一切电磁和光学现象,都离不开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而一切热现象、热力学和统计力学也都可以解释。换句话说,有了经典力学、经典电磁场理论和经典统计力学三大支柱的经典物理大厦已经建成,那是相当滴牢固,宏伟和壮观!

年轻的普朗克被老师的一盆冷水泼了一个透心凉,可是除了物理学,他对任何其他学科也都不感兴趣,于是倔强地回答了老师,他说:“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希望理解已经存在的物理学基础,或许能将其加深。”

问题是,这哥们最后“加”得不是一般的深,深到差一点儿把经典物理学大厦的地基给刨出来,这是咋回事呢?我们下集再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三丫家的丫

    “有些人获得诺贝尔奖是个人的极大荣誉,有些人获得诺贝尔奖是诺贝尔的极大荣誉”居里夫人肯定是不二人选

    汤圆缘 回复 @三丫家的丫:

  • 听友208949774

    好听

    枫落白衣 回复 @听友208949774:

  • yuannannan_7l

    如果能完整说明居里夫人本名就好了

  • 13509025pek

    数学届的诺贝尔奖应该是菲尔兹奖吧

  • 1369945qxot

    讲得好。老师有欧洲简史类的书籍推荐吗?

  • 晨钟暮鼓SH

    奔驰车标有海陆空三用的野心,喔哦,挺超前

  • 1x903360m7784

    听到科学家的声音我就充满敬佩之情,而政治家就更复杂,不知道他们做的事情到底给人民带来了什么🤔️ 白衣老师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已经不少了,但以我的愚钝,仍希望听到老师更多的评价和分析!

  • 花弄影4

    投票了

  • 三丫家的丫

    大沙发耶

  • yuannannan_7l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