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职场、片场和市场的三重考验,演员张栋梁的《无限超越班2》之旅在今晚正式落下帷幕。最后一次演出中,他大胆突破舒适区,在郝蕾监制的影视化片段《星光之梦》中首度挑战音乐剧表演,以出众的演绎能力拿到了两份剧本邀约,并获得“无限超越艺员”奖。
同样的高光时刻出现在半年前,《披荆斩棘》的舞台上,以歌手的身份。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张栋梁打破了过往二十年“站桩歌手”的标签,刻苦练习唱跳、展露身材、挑战短视频趣味表演,还收获“佛山鬼脚梁”等网络昵称。
是歌手,也是演员。在“四十不惑”的阶段,张栋梁不断重新打开自我,让外界看到了一个出道二十二年的艺人,还能有怎样无限的可能性。“无论是歌手,还是演员,我不敢说一辈子了,一辈子太遥远了,但我都想长久地做下去。所以,我必须要持续保持活力,持续去接受挑战,持续去享受这件事情。”
演员和歌手不能并存?人生不是只有单一选择
在接到《无限超越班2》邀约时,张栋梁先是惊喜,而后陷入长时间的思考。一方面,这些年他确实一直在等一个适合当下张栋梁的剧本和角色;另一方面,游离演员身份太久,五六年没有拍戏了,他对自我能力难免产生些许偏差。
出道二十二年,张栋梁最为大众津津乐道的作品仍是他的第一部戏《微笑PASTA》。这部戏距今已有十八个年头,一些人也将其影响力大多归功于当年中国台湾演艺圈“唱而优则演”的浪潮。一直以来,外界对张栋梁的认知仍聚焦于歌手。
“想趁这个机会让自己热身也好,找回拍戏的感觉也好。因为在这个节目你能演什么角色,不是你自己能把控的。我可以去尝试能不能驾驭一些超过我既定认知的角色。”最终,张栋梁接受了邀约,决定以演员身份真诚地面对镜头与观众的审视。
就目前来看,《无限超越班2》的确给张栋梁带来很多收获。比如第一次初面试,导师临场提出让他打破暖男的固有形象,演一个对爱人充满恨意的男人。这是张栋梁第一次即兴表演,也是第一次挑战略带暴戾的人物——过往,找来的角色大多是看中了他身上温暖、阳光的气质;甚至有时演到情绪爆发的戏,他的“愤怒”也总会被导演认为还不够。而在《无限超越班2》中,在对手演员韩雪的激发下,张栋梁几秒钟内就从温润内敛变得怒目圆睁,面色被浓烈的恨憋得通红,眼睛不自觉地充满泪水。
“张栋梁让我惊喜”,弹幕如是说。后来,他向我们复盘那个时刻:一来,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个和他本人反差很大的角色可以呈现到什么程度。“但有没有觉得我演不了?没有。只是抛开一切杂念,让自己完全沉浸在角色里,就豁出去了。”
二来,他也不认为这一刻,如果是在二十年前发生,年轻时的自己能完成到当下这个程度。“因为很多事只有你慢慢长大,你才会懂得,人不会有绝对的好与坏。”他坦言。像小的时候,他就不会想到演一个变态还要理解他的内心?但如今,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换位思考:当下一定是有很多理由促使他去这么做;能想象到一个男人如何爱一个女人,能爱到不顾一切地做任何事,爱到在她背叛后会如此愤怒,就像有一点失心疯了……
对张栋梁而言,演戏就像骑单车,已经成为融化在身体血液中的本能。而过往二十年累积的人生阅历、感悟、挫折、反思,也都逐一化为细胞里、记忆中的滋养,反哺给当下演员张栋梁更敏锐的共情能力。
然而,来到《无限超越班2》,张栋梁被反复质问最多的话题是:“你到底是歌手还是演员?”甚至在制片人评级中,张栋梁直接因此被分到第三梯队。“多栖发展很难把每一个事情都做得很好”“你演戏演得像刘德华,你再去唱歌,也会有人接纳”……制片人的判断,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多年来市场与大众对“唱而优则演”的质疑。
“其实演员带给我的另外一种快乐和成就感,是当歌手没有办法获得的。到今天我还是觉得,为什么演员和歌手不能并存呢?产量会少,但其实我最经典的那一部戏,跟我脍炙人口留下来的一些歌,都是同一部作品。因为这部剧,我塑造了一个大家记得的角色,留下了一些大家认识的歌,这不就是并存了吗?”张栋梁从不认同,人生只能有一种选择,但相较立马推翻和证明什么,他更习惯于共情不同视角下对同一件事不置可否的判断,同时相信,事在人为。“只能说,我的演员身份还不够强大,所以我当下的想法是,好!那我就努力,直到有一天他们也认同,张栋梁的确可以做到‘并存’这件事。”
事实上,张栋梁的确在不断用行动证明着他做到了。从《无限超越班2》初面试现场即兴的暴戾男人,到悬疑主题考核中“寻爱复合戏”的斯文败类,他被尔冬升称赞为“天生的变态”;而后《漫长的季节》中狡诈贪婪的港商,到与郑合惠子挑战演绎爱情主题,每一个类型各异且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至90分的角色,让大众和市场快速感知到“演员张栋梁”的潜质与魅力。
“在这个节目里,我去诠释任何角色,连我自己都觉得,原来我还可以做到这样!就是每一场戏都演得不过瘾的感觉。”
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要快乐、要享受
张栋梁是半推半就走上演员道路的。
2006年,张栋梁已经推出两张个人专辑,其中《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痛彻心扉》等歌曲让他以百万下载量长居当年手机铃声榜榜首,是炙手可热的乐坛新人。而彼时,“唱而优则演”是当时流行的市场趋势,F4、S.H.E、潘玮柏、杨丞琳等艺人都走出了多栖发展的成功之路。意料之中的是,作为正当红的新人歌手,张栋梁也被公司通知去演第一部戏《微笑PASTA》。张栋梁曾试图拒绝。他对拍戏一无所知,更何况第一次就要挑大梁演男主。压力如重石压下,但老板坚称这是很好的机会,硬着头皮也要去演。
那时,张栋梁从马来西亚只身来到中国台湾发展还不足4年。千禧年间,初入演艺圈的艺人几乎都经历过类似的境遇:没有自主权,很少主动说自己想要什么。以张栋梁的话来形容,是被训斥长大的,恨不得每上完一个通告都要被斥责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什么应该做得更好。
“现在的小朋友一出道就说要做自己。他们可能会很成功,因为时代和环境不一样了。我们那个年代,如果我一开始就马上说我要做自己!那我应该已经‘死’掉了。”实际上,彼时25岁的张栋梁也不懂什么是“自我”,连自己想要做什么都还不明确,只是听取唱片公司和经纪人的建议,“他们说,你做这个很好,就像说我笑起来很有魅力,很有亲和力,大家很喜欢你这样,你就尽量往那里靠。但其实那时候我不懂,干嘛我要一直笑?”
被动进入《微笑PASTA》剧组,张栋梁也只能“如履薄冰”般演好每一场戏。好在,剧中张栋梁饰演的何群是一名歌手,他入戏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做自己——当然,这在如今的张栋梁看来,只是一种很快进入角色的捷径,但在当时已经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观众以为的何群就是张栋梁的样子,导演和编剧也会安慰他不要有太大压力,做自己就好。张栋梁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那时他并不懂何为“演好”,只是拍完一场戏,导演说“好!很自然,很棒。”他就会接受,“好的定义就是这样吗?”
“都谈不上好演不好演。当时就觉得,好吧,我不做什么复杂的预设,或者加一些什么特征,就先做自己,让大家觉得舒服,那就可以了。”
没日没夜地拍了五六个月,边拍边播的制作模式也让演员状态时刻被收视率所裹挟。但直到如今,张栋梁在无数场合回忆起《微笑PASTA》,仍会用“感恩”来形容那段经历。他庆幸碰到了很好的演员、导演、制作组,大家都愿意教新人,愿意包容,愿意给予他挑战和尝试的机会。高强度的紧绷神经,总是会被表演带来的快乐与体验感所冲刷。
对张栋梁而言,人生可以有无数选择,孰先孰后并不重要,或许有的人是先当了演员,有些人先做了歌手,但命运齿轮的转动一定是顺着“快乐”而走。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要快乐,要享受。拍《微笑PASTA》让张栋梁笃定,拍戏和唱歌这两件事情,都是他所喜欢的。
“我觉得人一定要经历某些过程,从不懂,然后大家给你一些附加的东西,你接受后再去思考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我很庆幸自己经历过一段,让我现在有底气、有能力去享受‘做自己’这件事情。”
享受忙碌也接受闲适,允许一切发生
2023年是张栋梁出道的第二十一年。这一年的注脚是“新的开始”。
他发行了最新EP《白夜克拉克》——距离上一张专辑已经过去五年之久;他先后参加了音乐综艺《时光音乐会2》《17号音乐仓库》甚至真人秀《披荆斩棘》——他从未如此高强度地出现在综艺节目当中;还举办了名为“第21个故事”的巡回演唱会——这是张栋梁第一次正式在大陆举办巡演。
回到幕前,这些毫无保留、打开自我般的“开启”,在外界看来似乎是张栋梁将“二十一”视为了一个成长故事的分号。无数媒体也曾好奇“二十一”这一年,究竟有怎样特殊的寓意?
张栋梁曾如此解释:“就像年轻人到了21岁就要开始往外闯荡。现在的我,真的可以更无所畏惧地去闯荡,做自己想做的样子。”
但在一定程度上,这更多像是一种官方解答。实际上,张栋梁并不喜欢总结,也不喜欢解释,甚至不着急回答。这也是为何,无论是《披荆斩棘》还是《无限超越班2》,最容易出话题的真人秀部分张栋梁总显镜头很少。“我是一个不会急着说话的人。很多人可能会喜欢不断发表意见,不断提出问题,但这种当下我基本上是不会说话的。因为我真的很少急着说或者解释什么。我是一个需要时间思考的人,甚至需要写在歌里。但节目录制速度是很快的,你没有问题,那这一部分就过了。”
张栋梁更在意每一个当下。正如他在歌曲《诚如此刻》唱道,“每一段旅程,都在最刚好的时刻发生。”比如巡演,刚好这个想法出现在他出道的第二十一年,他只是单纯地想要记录、诉说在幕前走过二十一年的张栋梁,到底发生过哪些故事?对生命又有了怎么不一样的感悟?“如果我下一次办巡演,可能就会长成不同的模样。”
做专辑亦然。从《怎样的张栋梁》、《最好的快要发生》到《白夜克拉克》,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是在讲述那两三年间张栋梁想要分享的故事。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述《白夜克拉克》背后每一首歌的创作契机,比如以内敛沉稳的痛替代撕心裂肺呼喊的《不召之臣》,慵懒的口气呓语般唱着:“也许我错也许你对,如果所有演变装作我无所谓,也许会轻微些。”
随着年纪增长,张栋梁也变得很少大喜大悲、呼天抢地,即使是不开心的情绪,也都会内敛着慢慢自我消化。于是在歌曲呈现上他也跟着当下的状态走。“收歌时那些激昂的起承转合,我都没有什么感觉;反而《不召之臣》《无症状》这种歌会抓到我,歌词的字眼很有画面感,也比较接近自己的状态。把这些歌连在一起,专辑要说的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我当下的心境。”
对当下状态的珍视,也是促使张栋梁曾经暂离幕前的根本理由。2010年左右,张栋梁签约新公司、推出新专辑、出演首部微电影、继续主演偶像剧……30岁的他理应进入新的事业上升期。在没多久,他却选择放下工作,给自己一段留白去旅行充电。在他对人生的理解中,精神输入及对生活的体验必不可少。无论是唱歌还是表演,沉淀与阅历都是情感输出的基石。
张栋梁也曾向媒体如此回忆那段时间的充实:所有行程都不再提前计划,可以漫无目的地探索城市,也可以临时决定去美国纽约上课,马上就上网报名、订机票。有一年在东京旅行,他都已经登上了去迪士尼的巴士,但突然犹豫:“为什么我要一个人去迪士尼?”于是他又径直下车,继续在街头漫步。“我一定不会去景点打卡,可能会喝一杯咖啡、到处逛街……我不会给自己预设太多。”
为何再回到接踵而至的工作状态?答案也并不复杂。张栋梁说,年轻时一旦工作排得很密,就总会抱怨好累,什么时候可以休息。然而好不容易休息之后,又会开始焦虑被遗忘、被淘汰。“人永远是活在矛盾中的,那为什么不去享受当下这个过程?忙碌就享受忙碌,除非你真的很不喜欢你的工作,不忙也没什么好慌,那就享受你的生活吧,去旅行也好,陪伴家人也好。” 允许一切发生,这是张栋梁认为最棒的状态。
今年在录制《无限超越班2》的同时,张栋梁还在筹备新专辑、计划新一轮巡演。《无限超越班2》“毕业”后,不少观众认可了他的演员身份,期待他将工作重心调整至表演。但张栋梁笑着否认,“我参加这档节目也没有预期我马上就要接到什么样的剧本,这不是我来这个节目的出发点。坦白说,歌手还是我现在可以主动去想说,好,我今年要干嘛就干嘛,但演员还是比较被动的。所以我觉得不急,就让该发生的事情发生,总会来的。”
——对话张栋梁——
市场不受任何人控制,那就把分内事做好
新京报:之前有一段时间没有拍戏了,再面对市场,想要争取一个角色,是否会遇到很多人问你为何长时间没有拍戏?
张栋梁:其实我觉得不管做演员还是歌手,我们一直都在面对这个市场。我已经面对这个市场20年了,见证了这个市场的转变。包括我刚出道时候的传统媒体,到现在新媒体、自媒体,我都经历过。我很认同市场是完全不受我们控制的。比如制片人,他们有更专业的评估去做一些决策,但坦白讲,市场也不完全受他们控制。那既然是控制不了的东西,这么多年下来,我真的就不会去想太多了,把自己的分内事情做好。像我这次来《无限超越班2》,我就是想来找回自己演戏的状态,尽可能吸收,有可以发挥的时候就让大家看到我的演技。这就是我可以把握的地方。市场需要我吗?想要我吗?我其实不太会去想结果。等待的过程中我就认真做好自己可以掌握的事情,来到我面前的机会我都把握好,这样就够了。
新京报:你觉得表演这件事有挖掘到你内心或者自我中的另一面吗?
张栋梁:我觉得不一定是自己的另一面,但是在自己的系统里。就像我人生中也没有见过家暴的情形,但可能会看过电影,或者听过朋友的故事。比如我真的依稀记得有人跟我分享他朋友被家暴的经历,你可以从这些故事中去想象,家暴的人当下是什么心理、状态?为什么被家暴那一方没有果断分开?如果你用正常逻辑,遭遇家暴当然就走了。这就是你要思考的,为什么不走呢?人生其实有时候就是没有那么简单,但这些我其实小时候是不懂的,有比较强的共情和思考能力。小时候很单纯,觉得他就是好人,或者他就是坏人,我就是开心或者不开心,非常果断。但现在我可能没有这么非黑即白。人生有很多时候其实是处于一个灰色的地带。
新京报:很多有过脍炙人口歌曲的歌手经常会被问一个问题:总唱同一首歌曲,会不会很烦?但是否不同年龄有过不同阅历后,再去诠释同一首歌曲,那个感觉是不一样的?
张栋梁:当然,腻不腻是一回事,但我还是很喜欢那些歌,我还是觉得每一次唱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可能以前我对孤单的认知就是过去唱出来的那样,但现在我对孤单的认知就完全不同了,唱出来的感觉也会有差别。这些思考就是来源于生活。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