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子张问孔夫子这样一件事情,“令尹子文”,令尹是楚国官职的一个名称,相当于楚国的宰相,首辅大臣。令尹通常都由楚国的贵族来担任,从其中选良臣作为令尹。
“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讲到子文,楚国的这位令尹。三仕,三是一个量词,形容的是多次,不只是三仕,他多次为令尹,无喜色。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件事情,多次就是有上有下,但是无喜色。
“三已之,无愠色。”已:谢免或者被罢免。不做了这个令尹,但是没有愠色。这个就体现了子文的修为了,上无喜色,下无愠色,数次上任令尹没有什么喜色,数次自己让位于他人,也没有愠色,没有什么烦恼。
但是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之中,发生顺境的时候,被提升的时候,会很高兴,很喜悦;但是发生逆境的时候,或者被辞退的时候,或者重新选择的时候,可能我们会忧虑,可能我们会烦恼。
所以这其中体现的是子文内在的修为,也是我们每个人该去学习的典范。遇到顺境的时候,不需要过喜,得意容易忘形;遇到逆境的时候,我们不需要生烦恼,不需要去悲伤。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工作交接,过去所做的事情,一定原原本本地告诉给下一位令尹,善始善终。这个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当我们从一个岗位离开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善始善终,能尽心、尽力、尽责地,把我当下所做的事情,交接给下一个人,交代清楚哪一件事情做到了什么环节,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当务之急,这个也是我们平时很难做到的。所以他都体现了一个人内在的修为。
“何如?”这个时候子张问了,我们看看令尹子文,三上三下,无喜色,无愠色,并且做事情善始善终,这个人怎么样?“何如?”子曰:“忠矣。”孔子说:“可谓忠。”何谓忠?做事情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心一意谓之忠,对自己忠,对他人忠,对事情都很忠。这是一个字来概述了子文的这件事情,子张接下来问:“仁矣乎?”可不可以称得上仁呢?
曰:“未知。”首先说,不知道。为什么呢?通过这一件事情的话算不上仁,能称为一个忠字。我们先来讲这个忠,子文一心为公,一心为国家,一心为百姓做事情,他做楚国的令尹之时,还有一位叫做子玉,伐陈国为楚国立了功,这个时候子玉的呼声很高,那么子文就把自己的令尹之位让给了子玉,他考虑的是免除内乱,说大家不要争这个位置,而让楚国产生内乱,所以他是一心为公,一心为这个朝堂的,他就把令尹的位置让给了子玉。但是子玉其人有一些急功近利,当他做上了令尹以后,开始发生了“城濮大战”,楚国和晋国两个国家一次著名的战役。
那么曾经晋国的晋文公,在流亡到楚国的时候,楚国给他过礼遇的接待,并且重耳说:“想让楚国辅助他回到君主的位置,做晋国的诸侯。”那么当时楚国的国君就问重耳:“如果我帮助你得到君主之位,你如何来酬谢我?”
当时重耳说:“楚国有很多的财富和宝贝,那么这些对于楚国是没有价值的,如果有一天,我可以去领导晋国,如果晋国和楚国发生战争的时候,我会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三舍就是九十里,所以这就是“退避三舍”这个故事的由来。
那么子玉领导楚国大军,去和晋国发生战争,那么晋文公重耳,一方是为了表示自己的礼,表示自己曾经的诺言,所以“退避三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避其锋芒,避楚军的锋芒,所以连续撤军,但是撤军是井然有序的,是为了寻找更佳的地理环境,用来迷惑楚军。
而子玉急功近利,认为晋军是害怕和楚军作战,所以他就不停地去追击。结果晋军在退了三次以后开始反攻,结果楚国大败,子玉也在这场大战之中自杀身亡。
那我们再用这段故事,来延伸这个忠字,说他可为忠,因为一心为公,怕引起朝堂的内乱,但是他想退位让给子玉之时,是有很多人非议的,是有很多人不赞同的,说子玉其人急功近利,于国何在?说子文,如果你这样去做,对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好处呢?所以我们可以说他忠,但是不够仁。
为何不够仁呢?我们引用《中庸》的一句话来理解,“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什么叫仁?什么叫诚呢?不是你成己就可以了,你还要成人成物。何为成人呢?举例,如果我想把这个位置让给子玉,我还要帮助他,让他站得住,让他把这件事情做得好,我们可以成人之美,这个才能称为仁。
比如说我们在讲文化的意义,儒家文化不停地让我们去向内修,让我们求诸己,让我们懂得安身立命之根本,是在让一个人有所成就,让一个人变得更好,而不只是他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什么。
我们举个例子,在生活当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当孩子要的更多,我们只是在不停地给,那么同事朋友要的更多,我们只是不停地给,这个只能称为爱,不能称为仁。
仁是我们要辅助他成才的,我们要成人之美,我们要帮助他建立内在的美好,帮助他去安身立命,帮助他在这个位置上坐得更稳,做得更好,所以这个才能称为仁。
那么孔夫子提倡“以道事君”,说我要想事奉好君主,我要以道去辅佐他,让他变得有仁德,而不是只是为了帮他做事情,这个称不得仁。所以子文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忠,但是不能称为仁,因为他的退让,让子玉去做了这个位置,但是却给楚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所以儒家讲“当仁不让”,说我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考虑的并不是自己的名利、自己的得失和自己的名节,而是考虑这件事情是不是可以对更多的人有利。
这里我们再举一个相反的例子,《论语》当中后面我们会讲到,孔子说到管仲之事,因为子路有问,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那么管仲没有随公子纠去赴死,是不是不仁的表现?”孔子说:“不是的,因为他在意的不是自己的名节,而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正是管仲的大仁大义。”他在考虑后面的事情,而不只是自己的名节和自己的清白。
那我们回头再来看我们当下的生活现状,儒家讲担当,讲当仁不让,当我们在一个团队当中,当我们在一个社会当中,当我们在一个国家当中,我们看到很多不好的事情,不是保持自己的清白就够了,那个称不得仁,只能算是忠。
我们要自己去承担,我们要懂得忍辱负重,我们要懂得任重而道远,我们更多的去承担这件事情,去成人之美,去成全万物,让这件事情整体变得更好,可以去利益更多的人,这个才能称为仁。
“崔子弑齐君”,崔子:齐国的大夫。弑齐君,他杀害了自己的君主。臣杀害君称为弑,子杀害父母称为弑,以下犯上。
“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齐国发生了弑君的事情,崔子这位大夫杀害了自己的君主,同样为大夫的陈文子,有马十乘,四马为一乘,家里有十乘是很富足的,同时也是大夫的俸禄。“弃而违之”,违就是离开的意思,说我把官位,把我的家财都弃掉了,离开了齐国,因为看不惯这样的事情,他弑君,于礼何在?
“至于他邦”,这个时候又去到了其他的国家。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和我们国家的情形差不多,“违之”,离开了。“之一邦”, 又去到了一个国家。则又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这个国家和我们齐国的情况,和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何如?”子张又问:“老师,这个人怎么样?”
那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现状,陈文子去了多个国家,发现和齐国的情况都差不多,都是以下犯上,所以才说春秋那个时期,是礼崩乐坏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大家都是悖礼的,并且为了争夺名利,争夺君主之位,争夺封地,互相残杀,所以才称为礼崩乐坏,是一个乱世,走到了哪里都是一样,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背景。
子曰:“清矣。”这个时候孔夫子用一个字来形容陈文子,可以说他清,他不与浊的事情,不与悖礼的事情同处,所以这个人是很清的,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比较清高,他不和这些人去同流合污。
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很多清之人,别人做的事情是悖礼的,别人做的事情是没有道德的,别人做的事情是不合礼法的,别人做的事情是没有正义的,但是我不与他同流合污,我洁身自好,这个称为清。
曰:“仁矣乎?”子张又开始问:“可不可以称得上仁呢?”这个时候孔夫子说到,“未知,焉得仁?”说如果通过这件事情,算不上仁。那我们再来思考这句话,什么样的人能称为仁呢?
不能弃自己的家国、百姓、礼法于不顾,我们要去拨乱反正的,要去拯救这个国家,这个时候才能称为仁。而不是看到了乱象,只想让自己洁身自好,这个称不得仁,只能说清,他不去同流合污,可以保持自己的清洁。
那我们再去看一看,在这个社会上,包括在一个企业当中,在一个家族当中,是不是也是如此?有的人看不惯他人的行为,觉得他人做的不够,可是自己又不去管,自己又不去承担,自己又不去担当,自己又不去挽救,所以只能说这样的人算是清的,清者自清,他可以洁身自好,但是绝对称不上仁,因为还不够。
当仁不让的,就是我碰到了不好的事情,我不光是保持自己的清白,我还要和而不同,我是为了这件事情让他变得更和谐,所以我努力地去担当,努力地去做事,而绝非自己一走了之,这个可以说一个人是有品行的,但是如果用德的标准来看,那么还远远不够。
有忠有清,其实已经很好了,但是仁这个字,实在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儒家文化核心之所在。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有很多忠臣,也有很多清洁之士,也有很多清高之士,但是称不上是仁。
那么古之圣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是只有忠就够了,我们还要守大仁大义,拯救天下苍生,拯救家国,而牺牲自己的名节,甚至被人误解,甚至背负骂名,也要去力挽狂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个才能称为仁。
那么仁者必有忠,必有清,忠者、清者未必一定有仁。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面前的水,我们可以说,水它是无色无味的,但是无色无味不只有水,它也不能代表水。
所以忠是我们尽心尽责、尽职尽力,清是我们懂得洁身自好,不与浊同处,但是仁的概念却更宽泛,他要有忠,要有清,还要有义,还要有道,还要有德,还要上升到更高的境界,不光要成己,还要成人,还要成就万事万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