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个令人不胜唏嘘的国家。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表面上和我们一样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而且近代以来都曾遭受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是第三世界范围内的难兄难弟。
而时至今日,两国人口都超过10亿规模,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理论上说,相似点如此之多的两个大国,理论上应该志同道合才是,但今天的印度却始终活跃在反华的最前沿。
究其原因,在于1962年中印战争的惨败。
中印战争在新中国5次对外战争中,虽然规模不是最大,持续时间也不是最长,但却有着相当巨大的意义。尤其是对印度而言,造成的影响可谓刻骨铭心,以至于时至今日印度依然时刻将“印度早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挂在嘴边,其“爸爸再打我一次”的的愿望相当迫切。
而印度之所以50年过去依然恍若昨日,对中印战争念念不忘甚至咬牙切齿,根本原因在于印度败得实在太惨烈。
包括中印双方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十多年来咄咄逼人甚至不可一世的印度军队,会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被以少胜多,其一败涂地的尴尬更成为印军身上永远抹不去的印记。
而且更尴尬的是,在印度军队不堪一击的糟糕表现下,尼赫鲁不仅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打成了岌岌可危的首都保卫战,更让世界人民有幸在南亚次大陆上见识到了比非洲角马迁徙更壮观的景象,这场战争也被西方媒体称之为“热刀切黄油的战争”,印度军队稀松的战斗力更成为此后几十年国际社会津津乐道的话题,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卢比换枪炮的军购热潮。
印度军队之所以“放最狠的话,挨最毒的打”,根源在于印度畸形的发展轨迹。
理论上说,想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必须经历惨烈的革命或战争洗礼,才能彻底破除旧秩序,尤其是种姓制度,全面释放印度的人口红利;只有对社会秩序全面破旧立新,才能消灭英国殖民的残余,并彻底改写印度千百年来山头林立和一盘散沙的分裂状态;而只有通过革命或战争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推行覆盖全国的土地改革,为自力更生的工业化铺平道路。
然而,英国为印度设计了最温柔的立国形式。一纸印巴分治协议,一个英国律师在地图上的“指点江山”,就让偌大的英属印度瞬间崩解为印度斯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没有经历革命或战争的磨砺,使得印度保留了大量英国时期的殖民遗产,印度的起点也远比北方邻国更高。但革命和战争的缺失,却让印度如同直接从幼儿园升到高中,缺失的功课补不上,印度的成绩就永远只能垫底。
而看着其它国家早已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印度想从头再来,无论是一去不回的时间还是残酷的社会都根本不会给它这样的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印度开国总理的尼赫鲁只能“将错就错”,作为印巴分治的既得利益者,尼赫鲁虽然不同于当年英国殖民者疯狂拉拢的土邦领主,但对英国殖民者的感恩戴德是异曲同工的。而且在对200多年被殖民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同时,尼赫鲁还通过继承所谓英属印度的衣钵,达到增强印度向心力的目标。
尼赫鲁成功了,在其著作《印度的发现》中,尼赫鲁认为“印度是不能在国际社会成为二流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所以,独立后的印度不仅与英属印度继承者自居,疯狂欺凌昔日同被英国殖民者奴役的周边邻国,让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深受其害,更梦想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建立一个囊括缅甸、斯里兰卡、青藏高原在内的“大印度联邦”而奋斗不息。
而所谓“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为了拉拢印度作为对抗宿敌的棋子,更为了兜售更多的武器装备,美苏两大超级大国争相支持印度,可谓要钱给钱,要枪给枪,这让奉行“不结盟”政策的印度如虎添翼、膨胀不已。
所以,就在北方邻国全力以赴抗美援朝的时刻,印度也开始了趁机疯狂蚕食土地的过程。
印度的疯狂蚕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中原王朝与南亚次大陆并无明显的分界线,所谓传统分界线更像是一个过渡带,是中原王朝在青藏高原所能扩张的最边缘。直到英国殖民者不断侵略并划定了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两国边界才不断明晰起来。
而即便如此,我们本着睦邻友好的原则,也一再主张以传统习惯线为界,但尼赫鲁无视历史,悍然入侵北方邻国,不断挑衅北方邻国的底线。
早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前夕,尼赫鲁政府就上蹿下跳,企图将西藏作为中印两国的缓冲,并阻挠西藏地方代表来内地谈判。西藏和平解放并让印度的阴谋彻底破产后,印度又继续在青藏高原兴风作浪,为将青藏高原作为中印缓冲国而不断折腾。
1959年印度彻底在青藏高原失去了从中作梗的棋子后,其狼子野心终于昭然若揭,不仅对我们提出了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要求,更加紧了对我方领土的蚕食,终于让我军忍无可忍。
1959年8月,“郎久事件”爆发;10月,“空喀山口事件”爆发,不断爆发的流血冲突,让中印边境对抗迅速升级。
彼时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相为印度站台,这让尼赫鲁一再拒绝我方的谈判意愿,对我方的诚意视而不见,其野心更加膨胀。
1961年,印度先后在我方境内建立了43个军事据点,很多据点甚至建在我军哨所之后,气焰嚣张可见一斑。而印度国内对尼赫鲁取得的“拿破仑式的大胆规划所取得的独一无二的胜利”也是大加吹捧,印度国内好战气氛迅速升温,求战之心日甚一日。
而在大举北上之前,印度选择先找葡萄牙练手。1961年12月18日,印度3万大军云集,仅用48个小时便打败了葡萄牙驻果阿的5000多名殖民者,强行终止了葡萄牙殖民者对果阿400多年的殖民统治。
夺取果阿的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尼赫鲁的野心,随后尼赫鲁加紧实施“前进政策”,并叫嚣要将我军从非法蚕食的土地上清除出去。
对于越来越魔怔的尼赫鲁,毛主席想了10天10夜也没有想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但来而无往非礼也,面对印度的咄咄逼人,我方若再无表示实在说不过去。于是1962年10月17日,忍无可忍的毛主席终于下达了反击命令,对印反击全面打响。
而一旦真刀真枪地干起来,印度军队的缺陷就瞬间暴露无遗,其外强中干、一溃千里的形象也深深定格在世界人民的脑海。
当然,能让印度屁滚尿流、一溃千里的,绝不仅仅是印度军队的稀松。毕竟“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如果没有我军的出手,印度军队还是能在南亚小国面前耀武扬威的。
而领导我军凌厉反击,让尼赫鲁郁郁而终,并让印度军队从此患上被害妄想症的人,是张国华将军。
1950年,为粉碎西藏地方当局的分裂图谋,隶属于第2野战军的第18军奉命入藏,促成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而张国华就是第18军军长。
西藏解放后,张国华出任西藏军区司令员,为西藏的和平恢复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过面对印度军队的咄咄逼人,即便是深谋远虑的毛主席也心里没底,毕竟上一次中印战争还是唐朝不知名将领王玄策的灭印之战,相隔1400多年,现代印军到底几斤几两,我们还真的不得而知。
所以,毛主席在决策前,想听听张国华的意见。
毛主席问:“听说印度的军队有些战斗力,我们打不打得赢啊?”
张国华答:“打得赢,印度精锐部队大概相当于国民党的中等部队,请主席放心。”
一想到委员长部队“强大”的战斗力,毛主席的心就安了一半,不过还是提醒大家,毕竟我们没有同现代印度作战的经验,万万不可轻敌,更不能浮躁,一定要认真对待。
不过,张国华似乎更懂得主席“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宗旨,所以他很快制定了一个相当“轻敌”和“浮躁”的作战方案,目标直指窃据在克节朗地区的印度王牌军队第4军第7旅。
作为英国殖民时期的所谓英雄部队,第7旅作为仆从军,响应英国号召,奔跑在抗击法西斯的道路上,并立下了赫赫战功。印度建国后作为第4军的主力,第7旅长期奔跑在蚕食我国领土的第一线,最终在克节朗地区被我军一并送走,走得非常安详。
张国华认为,消灭敌人小股部队虽然万无一失,但根本起不到让其肉疼到刻骨铭心的地步,只有消灭其精锐部队,将这支曾追随英国人参加过侵华战争甚至火烧圆明园的罪恶之众彻底送入地狱,才能威震敌胆,大长我军士气和威风。
所以,针对克节朗敌军配置前重后轻、翼侧暴露的特点,张国华制定了两翼开刀、侧后迂回、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战法。
得到毛主席“扫了它”的命令后,负责这次战斗的419部队在张国华的指挥下,趁着夜色进入战场。
我军在印军眼皮子底下的大规模调动,并未引起印军警觉。毕竟印军可是当年追随着英国主子侵略过清朝的,那种散发着咖喱味的自信怎么挡也挡不住,所以时隔100年他们依然相信印军面对我军可以以一敌五,甚至以一敌十。
而我军此前在面对印军咄咄逼人的扩张时表现出来的克制,似乎也印证了印度的判断,所以他们更加不可一世,根本就不相信我军敢对印军精锐部队开刀。
张国华:“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在那个印军打死也不相信的夜,我军充分发挥夜战和迂回穿插的优势,将印军分割成几个互不联系的部分,为各个击破提供了可能。
10月20日5点14分,一发迫击炮弹划破了夜空,我军在克节朗西南方向向睡梦中的印军发动了猛烈进攻。
印军确实做梦也没有想到我军会在此刻发动进攻,而且还在印军的后方,更距离印军如此之近。所以当炮火准备结束,紧接着尖锐的冲锋号声响起后,印军阵地在我军的猛烈冲杀下立时方寸大乱,所有部队失去联络,印军的自发反击也迅速被压制,克节朗战役也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战斗不到5个小时,印军第7旅便彻底崩溃,建制完全被打乱,第7旅共有1897人被歼灭,随后的清剿战斗更是俘虏了第7旅旅长达维尔准将,震惊印度。
达维尔在被俘后感叹道:“你们在24小时之内消灭了一个旅,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很明显,达维尔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事实证明印军的战斗力相比于国民党的二流部队都不如,张国华的大胆计划最终还是显得太保守了。
所以,全歼第7旅后,张国华风趣地说:“我从军33年,从未打过如此轻松的仗。”
这是一句令印度感到奇耻大辱的一句话,比庞国兴那句“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有过之而不及。
全歼第7旅后,尼赫鲁再度拒绝我方的谈判主张,执意扭转败局挽回颜面,可惜,有了克节朗战役的鼓舞,我军如猛虎下山,将十多年积累的怒火全部倾泻到侵略者的头上,令印度再度遭受了空前的惨败。
可以说,印度战前多嚣张,战争期间就有多狼狈。而张国华的那句经典总结,也注定会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