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藏经0001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2)
(二五)佛说长阿含第三分裸形梵志经第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委若国金槃鹿野林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时,有裸形梵志姓迦叶,诣世尊所,问讯已,一面坐。裸形迦叶白佛言:“我闻沙门瞿昙呵责一切诸祭祀法,骂诸苦行人以为弊秽。瞿昙!若有言:‘沙门瞿昙呵责一切诸祭祀法,骂苦行人以为弊秽。’作此言者,是为法语,法法成就,不诽谤沙门瞿昙耶?” 佛言:“迦叶!彼若言:‘沙门瞿昙呵责一切诸祭祀法,骂苦行人以为弊秽。’者,彼非法言,非法法成就,为诽谤我,非诚实言。所以者何?迦叶!我见彼等苦行人,有身坏命终,堕地狱中者;又见苦行人身坏命终,生天善处者;或见苦行人乐为苦行,身坏命终,生地狱中者;或见苦行人乐为苦行,身坏命终,生天善处者。迦叶!我于此二趣所受报处,尽知尽见,我宁可呵责诸苦行者以为弊秽耶?我正说是,彼则言非,我正说非,彼则言是。迦叶!有法沙门、婆罗门同,有法沙门、婆罗门不同。迦叶!彼不同者,我则舍置,以此法不与沙门、婆罗门同故。证量:简言之,苦行与是否生天或者堕地狱没有必然关系,所以佛对于这些与佛法不同的苦行等法,不会否定,也不会肯定。只是舍置就好。 “迦叶!彼有智者作如是观,沙门瞿昙于不善法、重浊、黑冥、非贤圣法,彼异众师于不善法、重浊、黑冥、非贤圣法,谁能堪任灭此法者?迦叶!彼有智者作是观时,如是知见,唯沙门瞿昙能灭是法。迦叶!彼有智者作如是观,如是推求,如是论时,我于此中则有名称。 “复次,迦叶!彼有智者作如是观,沙门瞿昙弟子于不善法、重浊、黑冥、非贤圣法,彼异众师弟子于不善法、重浊、黑冥、非贤圣法,谁能堪任灭此法者?迦叶!彼有智者作如是观,如是知见,唯沙门瞿昙弟子能灭是法。迦叶!彼有智者作如是观,如是推求,如是论时,我弟子则得名称。 “复次,迦叶!彼有智者作如是观,沙门瞿昙于诸善法、清白、微妙及贤圣法,彼异众师于诸善法、清白、微妙及贤圣法,谁能堪任增广修行者?迦叶!彼有智者作如是观,如是知见,唯有沙门瞿昙堪任增长修行是法。迦叶!彼有智者作如是观,如是推求,如是论时,我于此中则有名称。 “迦叶!彼有智者作如是观,沙门瞿昙弟子于诸善法、清白、微妙及贤圣法,彼异众师弟子于诸善法、清白、微妙及贤圣法,谁能堪任增长修行者?迦叶!彼有智者作如是观,如是知见,唯有沙门瞿昙弟子能堪任增长修行是法。迦叶!彼有智者作如是观,如是推求,如是论时,于我弟子则有名称。证量:简言之, 唯有佛弟子,能堪任灭不善法,能堪任增长修行善法,这是有智慧的人实事求是地观察思考而得出的结论。迦叶!有道有迹,比丘于中修行,则自知自见,沙门瞿昙时说、实说、义说、法说、律说。证量:有修行的理论,也有修行可供凭依的踪迹、证据、或经验可供使用。行者在这些道、迹中修行,就会自己知、自己见到,佛说的确实是时说、实说、义说、法说,律说。 “迦叶!何等是道?何等是迹?比丘于中修行,自知自见,沙门瞿昙时说、实说、义说、法说、律说。迦叶!于是比丘修念觉意,依止息,依无欲,依出要;修法、精进、喜、猗、定、舍觉意,依止息,依无欲,依出要。迦叶!是为道,是为迹,比丘于中修行,自知自见,沙门瞿昙时说、实说、义说、法说、律说。” 迦叶言:“瞿昙!唯有是道、是迹,比丘于中修行,自知自见。沙门瞿昙时说、实说、义说、法说、律说。但苦行秽污,有得婆罗门名,有得沙门名。何等是苦行秽污,有得婆罗门名,有得沙门名?瞿昙!离服裸形,以手自障蔽,不受夜食,不受朽食,不受两壁中间食,不受二人中间食,不受两刀中间食,不受两杇中间食,不受共食家食,不受怀妊家食,狗在门前不食其食,不受有蝇家食,不受请食。他言先识则不受其餐,不食鱼,不食肉,不饮酒,不两器食,一餐一咽,至七餐止,受人益食,不过七益,或一日一食,或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食。或复食果,或复食莠,或食饭汁,或食麻米,或食稻,或食牛粪,或食鹿粪,或食树根枝叶花实,或食自落果;或披衣,或披莎衣,或衣树皮,或草襜身,或衣鹿皮,或留发,或被毛编,或着冢间衣;或有常举手者,或不坐床席,或有常蹲者,或有剃发留髭须者,或有卧荆棘上者,或有卧果蓏上者,或有裸形卧牛粪上者;或一日三浴,或一夜三浴,以无数苦,苦役此身。瞿昙!是为苦行秽污,或得沙门名,或得婆罗门名。”证量:外道因为种种苦行,结果在世间得到了沙门名或者婆罗门名。 佛言:“迦叶!离服裸形者,以无数方便苦役此身,彼戒不具足,见不具足,不能勤修,亦不广普。”证量:虽然苦行者苦行,但是因为戒不具足,正见不具足,所以不能够勤修,亦不推广普及。 迦叶白佛言:“云何为戒具足?云何为见具足?过诸苦行,微妙第一。”证量:哪到底超过这些苦行、微妙第一的戒具足、见具足,到底是怎样的呢? 佛告迦叶:“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迦叶言:“唯然。瞿昙!愿乐欲闻。” 佛告迦叶:“若如来、至真出现于世,乃至四禅,于现法中而得快乐。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专念一心,乐于闲静,不放逸故。迦叶!是为戒具足,见具足,胜诸苦行,微妙第一。” 迦叶言:“瞿昙!虽曰戒具足,见具足,过诸苦行,微妙第一,但沙门法难,婆罗门法难。”证量:迦叶说,虽然这叫做戒具足,叫做见具足,乃胜过于诸苦行,为微妙第一,但是得沙门法为难,得婆罗门法也为难啊!」 佛言:“迦叶!此是世间不共法。所谓沙门法、婆罗门法难,迦叶!乃至优婆夷亦能知此法。离服裸形,乃至无数方便苦役此身,但不知其心:为有恚心、为无恚心,有恨心、无恨心,有害心、无害心?若知此心者,不名沙门、婆罗门,为已不知故,沙门、婆罗门为难。”证量:佛说,「迦叶!这是世间不共之法(佛陀的功德乃不同于凡俗),所谓得沙门法难,得婆罗门法为难。迦叶!乃至优婆夷(在家学佛的女众弟子),也能知道此法。离服裸形,乃至以无数的方便去苦役此身,但是不知其心为有恚心?为无恚心?或者有恨心?无恨心?有害心?无害心?如能知道此心的话,就不名沙门、婆罗门为难,由于不知之故,就说沙门、婆罗门为难。 尔时,迦叶白佛言:“何等是沙门、何等是婆罗门,戒具足、见具足,为上为胜,微妙第一?” 佛告迦叶:“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迦叶言:“唯然。瞿昙!愿乐欲闻。” 佛言:“迦叶!彼比丘以三昧心,乃至得三明,灭诸痴冥,生智慧明,所谓漏尽智生。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专念不忘,乐独闲静,不放逸故。迦叶!此名沙门、婆罗门,戒具足、见具足,最胜最上,微妙第一。”悟慈法师释:佛陀说:「迦叶!那些比丘,由于三昧心(禅定心),乃至得三明(宿住、死生、漏尽等智证明),而灭诸痴冥,生智慧光明,所谓漏尽智的生起:为甚么呢?因为这乃由于精勤,专念而不忘,乐于独自在于闲静处,而不放逸之故。迦叶!这名叫做沙门、婆罗门之戒具足、见具足,为最胜最上,微妙第一。」迦叶说:「瞿昙!虽然说这是沙门、婆罗门之见具足,戒具足,为上为胜,为微妙第一,但是沙门、婆罗门之法,还是甚难!甚难的!沙门也是难知,婆罗门也是难知的。」 迦叶言:“瞿昙!虽言是沙门、婆罗门,见具足、戒具足,为上为胜,微妙第一。但沙门、婆罗门法,甚难!甚难!沙门亦难知,婆罗门亦难知。” 佛告迦叶:“优婆塞亦能修行此法。”白言:“我从今日能离服裸形,乃至以无数方便苦役此身,不可以此行名为沙门、婆罗门,若当以此行名为沙门、婆罗门者,不得言沙门甚难!婆罗门甚难!不以此行为沙门、婆罗门故,言沙门甚难!婆罗门甚难!” 佛告迦叶:“我昔一时在罗阅祇,于高山七叶窟中,曾为尼俱陀梵志说清净苦行。时梵志生欢喜心,得清净信,供养我、称赞我,第一供养称赞于我。” 迦叶言:“瞿昙!谁于瞿昙不生第一欢喜、净信、供养、称赞者?我今于瞿昙亦生第一欢喜,得清净信,供养、称赞,归依瞿昙。” 佛告迦叶:“诸世间诸所有戒,无有与此增上戒等者,况欲出其上?诸有三昧、智慧、解脱、见解脱慧,无有与此增上三昧、智慧、解脱、见解脱慧等者,况欲出其上?证量:这睦世间所有的戒,连与此增上戒相等的都没有。更何况超过它呢。迦叶!所谓师子者,是如来、至真、等正觉,如来于大众中广说法时,自在无畏,故号师子。云何?迦叶!汝谓如来师子吼时不勇捍耶?勿造斯观,如来师子吼勇捍无畏。迦叶!汝谓如来勇捍师子吼时不在大众中耶?勿造斯观,如来在大众中勇捍师子吼。迦叶!汝谓如来在大众中作师子吼不能说法耶?勿造斯观。所以者何?如来在大众中勇捍无畏,作师子吼,善能说法。 “云何?迦叶!汝谓如来于大众中勇捍无畏,为师子吼,善能说法,众会听者不一心耶?勿造斯观。所以者何?如来在大众中勇捍无畏,为师子吼,善能说法,诸来会者皆一心听。云何?迦叶!汝谓如来在大众中勇捍无畏,为师子吼,善能说法,诸来会者皆一心听,而不欢喜信受行耶?勿造斯观。所以者何?如来在大众中勇捍多力,能师子吼,善能说法,诸来会者皆一心听,欢喜信受。迦叶!汝谓如来在大众中勇捍无畏,为师子吼,善能说法,诸来会者欢喜信受,而不供养耶?勿造斯观,如来在大众中勇捍无畏,为师子吼,善能说法,诸来会者皆一心听,欢喜信受,而设供养。 “迦叶!汝谓如来在大众中勇捍无畏,为师子吼,乃至信敬供养,而不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耶?勿造斯观。所以者何?如来在大众中勇捍无畏,乃至信敬供养,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迦叶!汝谓如来在大众中勇捍无畏,乃至出家修道,而不究竟梵行,至安隐处,无余泥洹耶?勿造斯观。所以者何?如来于大众中勇捍无畏,乃至出家修道,究竟梵行,至安隐处,无余泥洹。”证量:一句话,分开成数句来重复说,以显强调。 时,迦叶白佛言:“云何?瞿昙!我得于此法中出家受具戒不?” 佛告迦叶:“若异学欲来入我法中出家修道者,当留四月观察,称可众意,然后当得出家受戒。迦叶!虽有是法,亦观其人耳。” 迦叶言:“若有异学欲来入佛法中修梵行者,当留四月观察,称可众意,然后当得出家受戒。我今能于佛法中四岁观察,称可众意,然后乃出家受戒。” 佛告迦叶:“我已有言,但观其人耳。” 尔时,迦叶即于佛法中出家受具足戒。时,迦叶受戒未久,以净信心修无上梵行,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即成阿罗汉。 尔时,迦叶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