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人艺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剧院新发展阶段对人才的更高需求,在人才储备和平台搭建方面持续发力。继前不久2022级表演学员培训班刚刚结业之后,再度举办面向编剧、导演人才的培训班。5月8日,北京人艺2024年话剧编剧、导演人才培训班开班仪式在菊隐剧场举办,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为编导班开讲“开班第一课”,此次编、导班也是北京人艺首度进行编剧人才与导演人才的联合培养。
据介绍,从年初启动报名以来,经过前期的考试和选拔,最终14名编剧、导演人才入选培训班,从5月到8月,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培养。此次选拔重点面向专业领域的青年编、导人才,希望通过集中教学、采风、研讨交流和编创展示,发掘一批适合人艺创作风格的编、导人才。在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看来,二三十岁虽然看起来略显稚嫩还不成熟,但纵观北京人艺的历史,第一任老院长曹禺先生23岁写出了《雷雨》,何冀平30多岁写出了《天下第一楼》,郑天玮30多岁写出了《古玩》。因此从这些事实便足以说明,在任何年龄段只要能拿出可以展现出自己才华的作品你都可以绽放。“举办培训班不是招聘,与之前的表演学员培训班模式完全不同,这一次我们不仅是为给人艺发掘编、导人才,也希望与更多年轻人拉近距离。”冯远征说,之前剧院曾做过调查,尤其在与一些年轻人交流时,发现每当说起与人艺合作时,大家都敬而远之,甚至想都不敢想,剧院也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告诉这些年轻人,只要你有才华、肯努力,北京人艺的大门是敞开的。
谈到此次培训班的内容与授课方式时,冯远征院长介绍,第一个月将采取集中授课制,将聘请30余位院内外专家,上、下午同时开讲,内容不仅覆盖编剧、导演两个专业领域,也包括戏剧评论、戏曲、曲艺、舞美、表演等多维度培养。延续北京人艺深入生活的创作传统,培训班还设置了丰富的实践课程,不仅会安排学员开展戏剧观摩,还将组织一系列聚焦原创、当代、北京主题的采风活动,让学员们深入到一线,进行艺术创作前的积累,创作出符合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视角和生活的作品。学员们将用两个月时间酝酿创作,培训的成果最终将以舞台演出的形式进行呈现。冯远征希望培训班的学员能够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实现朝夕相处,这对于信任和信念感的建立无疑是最好的途径。
据了解,编导培训班招生条件,首先要求学员在此之前必须拥有自己编剧或导演的作品,剧院在对报名简历进行筛选后,还进行了一轮笔试和一轮面试。此次编剧导演人才培训班学员刘翀佐透露,笔试是让报名者观看北京人艺经典话剧《屠夫》,之后分别交一份编剧或者导演构思阐述,后再进行了一轮面试。刘翀佐说,“面试老师们的亲切感让我印象深刻,让我们从自身独立编剧或导演的作品角度,讲述个人的创作经历,以便考察我们的专业素养。自此之后又询问了报名的原因以及对北京人艺的了解程度,考察我们和北京人艺需求的契合度。”
正如院长冯远征为本次编导培训班学员进行“开班第一课”:第一课主要是介绍北京人艺,在此之后他还会以演员和导演的身份给学员讲课,从专业角度告诉他们做演员时如何跟导演和编剧沟通,做导演时,又是如何跟编剧和演员去沟通等内容。
经过两个月的实践,最终进入创作阶段后,编剧与导演将自由组合进行分组,而后选择一部经典进行重新解读,或完成一部当代、北京题材的原创作品。创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将严格把关和打磨学生们的创作文本和导演构思。最终,作品将在小剧场的舞台上由北京人艺青年演员出演,进行汇报演出。
北京人艺创作室负责人、培训班教学组成员唐烨介绍道,“剧院希望学员们一方面要熟悉北京人艺的创作方式和艺术特点,另一方面也要打开思路、开拓视野,将自己创作中的新想法融入进来,一起进行交流、研讨。”唐烨透露,除在开班第一课上,冯远征院长讲解自己作为演员如何配合导演、作为导演怎样协调演员的双重经验外,接下来濮存昕、杨立新、龚丽君、闫锐等授课老师都将把多年积累的心得带到课堂中,创作室、舞美处的艺术家们也将分享行之有效的舞台实践。“我们的学员大多都是90后,因此从年龄的角度,我们可能会更加关注这一年龄段的创作主题。学员们虽然年轻,很多人都参加过一些戏剧节或邀请展演,或多或少有过从业经验,但我觉得通过剧院请来的这些老师与专家的讲解,开阔眼界是一方面,对编导而言,更主要的是要学会与人交流。”
接下来,除了14名学员正式开启培训班的学习,基于北京人艺与天津人艺开展的战略合作,天津人艺也选派了两名学员参与到培训中。北京人艺未来还计划以项目合作的形式,进行舞台创作,以此丰富北京人艺现有的艺术创作机制,在完成人才储备的同时,也为未来的艺术发展进行剧目积累。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