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人大数据:你的饮食偏好,正在改变大脑结构

18万人大数据:你的饮食偏好,正在改变大脑结构

00:00
04:58

饮食偏好与多种健康问题存在关联,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近日,国际期刊《自然》杂志子刊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探讨了饮食偏好与大脑健康之间的关系。

《生命时报》结合新研究和多位专家观点,分析各年龄段人群的饮食偏好,并给出健康膳食的指标。

饮食偏好如何影响大脑?

这项发表在《自然-精神卫生》的论文,分析了18万余人的饮食偏好与大脑健康之间的关系。

研究数据来自英国生物库的181990名参与者,平均年龄为70±7.7岁,57.08%为女性。研究者将所有参与者汇总为4种饮食偏好亚型:

亚型1.无淀粉或低淀粉饮食:很喜欢水果、蔬菜和蛋白质,但不怎么喜欢淀粉类食物;

亚型2.素食饮食:更喜欢蔬菜水果,但不爱蛋白质;

亚型3.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超爱零食和蛋白质,但不爱吃蔬果;

亚型4.均衡饮食:啥都吃,不挑食。

与其他三种亚型相比,饮食均衡的个体表现出更好的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与亚型4相比,亚型3在大脑中央后回等区域显示出较低的灰质体积,而亚型2在丘脑和楔前叶区域显示出较高的灰质体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确定了亚型3和亚型4之间的16个不同基因。

研究者分析几种心理健康指标和认知功能评分发现,亚型4在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上得分最低,幸福感最高,心理健康状况最好。亚型2和亚型3在部分心理健康问题上得分较高,幸福感则比较低。

不同饮食偏好也影响了精神障碍疾病的风险。以亚型4为对照,亚型2和3抑郁风险分别升高18%和22%;亚型1和亚型3的卒中风险分别升高13%和21%;亚型1/2/3焦虑风险分别升高9%、26%、23%;进食障碍风险升高尤其显著,亚型1/2/3分别为86%、168%、96%。

不同人群各有饮食短板

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指出,全球近20%的死亡与食物不健康相关,不合理膳食是中国人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因素。造成死亡的不合理饮食中,排前几位的有高钠饮食、多红肉饮食、低全谷物和豆类饮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唐墨莲表示,各个年龄段饮食偏好各有缺点:

老年人

味觉敏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此口味会变重,摄入过多盐的几率也随之升高。此外,老年人咀嚼能力下降,增加了对蔬菜水果等高膳食纤维食物摄入的难度。

25岁~44岁中青年

一方面,一味注重味觉享受而忽视膳食平衡;另一方面,因工作繁忙等外食增多,甚至要靠外卖解决一日三餐,长期摄入高油高盐饮食,饭局、夜宵更是加重了肠胃负担,从而导致该年龄段人群因饮食风险死亡的人数显著上升。

儿童和青少年

挑食现象比较普遍,孩子们大多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常吃含糖零食和超加工食品,不仅影响营养摄入,还会导致脾胃失和、内分泌紊乱等问题。

健康饮食结构有5个指标

广西营养学会理事方志峰补充介绍,健康的饮食结构大多包含以下几个特点:

食物种类多样化

没有哪一种食物是最好的,只有保证多样性,才能使身体摄入的营养素相互补充,达到最佳效果。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但精制谷物的升糖指数较高,不利于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因此,几乎所有推荐饮食中都强调要注重全谷物摄入,即各种没有被精加工过的粗粮和杂粮等。

蔬果占比高

2021年3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炳长教授发表了一项对近200万成年人长达30年的研究发现,水果和蔬菜的高摄入量与较低的死亡风险相关。每天食用2份水果和3份蔬菜,可能是延长寿命的最佳用量和组合。

白肉为主、红肉适量

肉类富含的优质蛋白,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之一。鱼类因含有较高水平的不饱和脂肪酸,身体获益更为突出。即便是被明确限制食用的红肉,因富含多种B族维生素和铁等重要矿物质,也不鼓励全部拒绝。

蛋、奶、豆、坚果不能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