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心下33堯舜性者也

盡心下33堯舜性者也

00:00
09:49

33(告上06盡上0130

孟子曰:「堯、舜,性者也。湯、武,反之也。」

【語譯】孟子說:「堯、舜的行為,是天生自然的本性。商湯、武王的行為,則是因為深切反省之後的成果。」

【註釋】性者也,天生自然的表現,與生俱來的本性如此。反之也,反省自己之後,才能尋找到自己的本性。

所謂堯舜的行為,是指堯舜擔任天子治理天下的行為,也包括舜帝在擔任天子之前,在遭遇環境磨難時的處世態度。而堯舜不論在任何環境中,所表現的行為,都符合仁義禮智信的要求,而孟子認為,堯舜能精確地展現德行,這是本性流露,並不是刻意學習仁義禮智信,也許堯舜都不清楚自己的行為符合仁義禮智信。堯舜面對的災難,主要是天災,而湯武生在亂世,面對的災難是人禍,為了想要消滅邪惡混亂,想要安定天下拯救苦難人民,想要承擔起天下最嚴重的責任,於是反省自身能力極限,湯武才找出自己仁義的天性。

由這節書可以知道,並非任何人都能明白人性,可能堯舜也不知道自己與生俱來的本性是符合仁義。而商湯與武王則是在面對人間苦難之後,經過反省思考,才發現人的本性。發現本性之後,就要將本性表現在行為上。而下一節書孟子則介紹堯舜湯武的行為有何特色。

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為生者也。經德不回,非以干祿也。言語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語譯】(孟子說)一切的言語行為動作儀容交際往來應對進退,都能符合禮的要求,就是最隆盛的道德表現。為了悼念死者而哀痛哭泣,並不是想要作給活人看(不是想討好死者家屬)。始終遵循道德規範不敢違背,並不是為了要求取國家俸祿。對於言語承諾必定慎重實踐,並不是要向人展示自己擁有端正德行(不是炫耀自己的學問)。君子領導人執行天道常法的目的,就是為了要等待隨時都能執行上天下達的命令而已。

【註釋】動,行為。容,態度。周,交際。旋,進退。中(音仲),符合。經,守常。回,反也,違背。干,求也。法,作名辭是則也,範式,制度,天下之準則。法字作動辭是效法、效仿。君子行法,除了是君子執行天道法則之外,又可體會成君子仿效堯舜禹湯文武等聖人的道德行為,是效法仁義禮智信。俟,等待。命,上天命令,使命。

動容周旋中禮,禮也。哭死而哀,仁也。經德不回,智也。言語必信,信也。君子行法,義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