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92天。上
周很忙,忙得连觉都没得睡,所以一直没有录早自习,很久没见,甚是想念。那么我们现在来继续每天学一点摄影的知识,或者说是分享一点我关于摄影的感想。
© 叶梓
在和朋友们一起聊天的时候,我们发现我和我的妻子有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经常会赞叹某些东西的美,即便那些东西很小,比如说墙根的一小束野花,即便那个野花的周围都是泥土,或者就是一个墙面本身的颜色好看,或者是一块天空好看,我们都会由衷的感叹它好好看啊。然后我们的朋友就发出抗议,说哪儿好好看了?你们讲话也太夸张了,是不是?这种事情发生太多次了,以至于我们有的时候也在自己去思考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差别。我们的朋友把它归结为南北方差异,他说北方人讲话通常没有那么夸张,你们南方就喜欢好好看、好好吃,喜欢用这种特别夸张的词汇。
© 叶梓
但是后来有一次我就开车出门跟着我媳妇一起走在路上,我们就一直在感叹这个好看那个好看,不是夸张啊,是真的觉得很开心能够看到那些美。于是我们就发现了一种区别,就是我和我媳妇我们俩都属于学过美术的人,而学画画这个事情是非常讲究观察能力的,它会训练你对所有的细节的观察,当然也包括对整体的观察,所以我们好像有一种对美的敏感,而我们的朋友有一种对美的顿感。这样一来我们见到一些小的局部的美的时候,我们会特别开心,但是他只能在遇到那种大的风光、大的美那种大场景的时候,他才会觉得这个好像有点好看。
© 叶梓
这个还不只是我们自己观察出来的,其实回想一下,在去年还是前年来着,苹果公司他们在跟我讨论授课的内容的时候,曾经就对我的拍摄风格做了一个总结,他说:叶老师,我发现你拍的建筑很喜欢拍局部。我后来一细想还真是这样子的,因为建筑的外观我觉得怎么拍都是那个样子的,所以可能我更会去观察那些局部,把那个局部拍成我想要的样子,还用局部再反过来描述整体。
© 叶梓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我和我媳妇在购买一些比如说家具或者是装饰品的时候都会非常非常的挑剔,我们会反复的斟酌,大量的商品其实是入不了我们的法眼的。这一点我想是所有学美术的同学的痛,选购的时候比其他人要难得多。
© 叶梓
当然,我不是说对审美敏感就一定是好,敏感有敏感的好,顿感有顿感的好。举个简单例子,就我们这种对审美敏感的人,虽然很容易自我陶醉,看到很多喜欢的细节都很开心,但是我们拍出的这种照片,它很难符合大众对美的期待和需要。大众还是喜欢那种更显而易见的大的风光,视觉更刺激更强烈的,他很难去品鉴那些很细致的东西。
© 叶梓
而对审美有钝感的人,因为他对这些细节他根本就不感兴趣,看不出什么来,所以他就反而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去追求大风光上面。比如说那种新疆的宏大的自然风光,或者国外的非常有异国风情的那种人文建筑等等。而这种所谓的大片,它其实是非常容易去夺取眼球,适应大众对审美的预期,并且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
© 叶梓
这样听起来好像学美术对摄影反而没有什么帮助是吗?那我觉得倒不是。因为你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不意味着你就不能去欣赏大的美了,你真要拍,奔着那个目的走,你还是能拍到大风光的。比如说我现在做摄影教学的时候,我是可以去拍摄那种大家所期待的所谓的大片的,只不过在生活中的时候我不会教学,我自己拍着玩儿的时候,可能我就喜欢去记录生活中的小细节。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方式其实是可上可下,可大可小,可敏感可钝感,可以根据你的拍摄需要来进行自我的调节。
好,那我想问一问,你如果要站个队的话,自我总结一下的话,你属于哪一类人群呢?你属于对审美很敏感的人,还是对审美有钝感的人呢?你可以打在下方留言区,并且说说你的看法。
那么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92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老觉得小地方的美,也能让心情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