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人在事前做了一些相当艰难的舆论准备,让布林肯可以摆出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抵达中国,不过最终,美国人的那一套却并没有奏效。布林肯不得不坐下来,与中方好好谈了一谈(虽然小动作仍然不断);中方也反过来给美国人出了一道选择题,就看拜登要怎么回答了。
外交部网站消息,4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先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了会谈,后被中方最高层接见。在时隔10个月后,布林肯再次受到中方最高规格的接见,应该也为他这趟访华之旅画下了一个还算完美的句号。
此次布林肯访华,美方从他动身前开始就做起舆论准备。中俄关系、产能过剩、南海台海……美国人凭空制造了大量“谈判筹码”,想帮助布林肯在面对中国时更多掌握主动。但从这3天的整体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大胆地说,在布林肯走下飞机的那刻开始,中方就已经牢牢握住了本次中美互动的主动权,也向美方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人不吃美国的这一套。虽然布林肯访华是中方邀请的,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与美方“交涉”;之后是否要“交往”,还要看美方的态度来决定。
顺便说一句,不少人总觉得中方的信号有些“含蓄”,美国人可能看不懂,这其实也是一种误读。不仅在布林肯这个级别的美国外交官员眼里,这些信号的意味都能被清晰接收,甚至一些美国网友都在说:“大熊猫回到中国的欢迎仪式比布林肯的隆重多了”。由此可见,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情绪是共通的,美国政客的那些所谓“不懂”,只是不愿意回应,或者干脆在装傻而已。
说回布林肯26日在北京的两场会见。
美国人在这一天里完美表演了什么叫“脸上笑嘻嘻,脚在桌下踢”。在与王毅的会晤中,布林肯不仅没像外界预期的那样咄咄逼人,反而重申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及多个正面表态,再次表达了美方愿意与中方一道努力的意愿。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布林肯气势汹汹而来,却没能吓唬住中国。所以他也就再次露出了帝国主义的“纸老虎”一面,换了副脸孔与中国好商好量地沟通,以至于对话氛围并不剑拔弩张,还最终与中方达成了五点共识。
但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网站却用一连串的“听不清”模糊带过了王毅的讲话,试图用这种不太能上得台面的小动作,消解中方在核心问题上的表态。
不过这不会打乱我们的节奏。在给了布林肯足够礼遇的基础上,我们主动出击,为美国人出了一道选择题。那就是——中美究竟要做伙伴,还是要做对手?中美关系是要保持稳定,还是要陷入“螺旋式下降”?我们之间的“第一颗纽扣”,究竟要如何扣?
尤其是关于“第一颗纽扣”的问题。在与布林肯的两场会见中,我们都提及了这点。显然,在我们看来,这是为中美关系夯实地基的问题,决定着未来双边关系的走向。就像衣服上的第一个纽扣如果扣错,那么后续的所有纽扣都将错位。在中美之间存在着诸多分歧和挑战的现在,只有找到并牢牢抓住这“第一颗纽扣”,中美关系恐怕才能确保沿着建设性和稳定的轨道发展。
这道题,自然需要拜登总统来回答。我们也给出了暗示,希望布林肯可以做好中美元首间的“传话人”,从而不辜负两国元首通话时定下的这趟布林肯的访华行程。
当然,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布林肯的这个“传话人”注定不会做好了。
就在26日晚些时候在北京召开的记者会上,布林肯的发言再次变得强硬了起来。对中国所谓“产能过剩”问题,他说拜登不会坐视不管,会采取必要措施;对经济问题,他称希望看到中方经济增长,但关切中方实现增长的方式。最“越界”的是,他竟然表示,如果中国不解决“既援助俄罗斯,又与欧洲保持良好关系”的问题,那美国就会“动手解决”。
可见,中方的话布林肯没有完全听进去,或者完全没有听进去。他们装也只能装一时半会,最后还是要搞对抗的那一套。是太平洋不够宽广吗?不是;是地球不够大吗?当然也不是。
这样看来,布林肯不仅没有抓住中美关系的“第一颗纽扣”,反而似乎是脱掉了上衣,打算赤膊上阵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