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与土耳其》 - 9 千年帝国的覆灭 - 1453 君士坦丁堡之战

《奥斯曼帝国与土耳其》 - 9 千年帝国的覆灭 - 1453 君士坦丁堡之战

00:00
50:33

奥斯曼人攻克军事坦丁堡之战


穆罕默德二世 苏丹



有着三层防御的  狄奥多西  城墙




金角湾地图




乌尔班巨炮



残破的城墙见证了当年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正文:


这一节来讲一讲君士坦丁堡之战,在开始这节内容之前,先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为什么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战在人类文明史上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历史学家为何要把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看作是一个历史的拐点?他对西方和东方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说人类的历史是由上帝书写的剧本,那么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之战,当之无愧是全剧的一个高潮。




自从公元395年,东西罗马分裂之后,东罗马帝国后来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一直肩负着保卫基督教文明的使命,就像是一座东方的堡垒,无论是中亚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还是来自草原的蒙古人和突厥人,无一不想染指欧洲的,但是拜占庭像一道屏障,阻挡了他,在东西方之间矗立了一千年。




然而任何国家和王朝都无法逃出兴衰成败的循环,在经历君士坦丁,查士丁尼,希拉克略的辉煌时代之后,拜占庭受到宫廷内斗,民族矛盾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逐渐衰败,到了15世纪领土就只剩下君士坦丁堡和周边一点少的可怜的土地,被比喻成是一个只有头颅没有四肢和躯干的怪物。为了存活下去拜占庭的国王甚至给奥斯曼帝国称臣纳贡。




但是想要吞并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可不是一般的难,在过去的几百年时间里,从650年到1453年间,君士坦丁堡被围攻了23次,只有一次被攻破,就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主要还是因为内外勾结,除此之外,还没有一支力量能够攻下君士坦丁堡。他不像当年日耳曼攻占罗马城,几乎没有废吹灰之力,而君士坦丁堡天生就是一座防守的要塞,无数次的战争淬炼中,已经变成了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为什么19岁的穆罕默德二世一登基就要啃这么一块硬骨头呢?


细分析,这里有两个原因,首先就是拿下这座城市的政治意义太重要了,不仅因为它扼守着黑海到地中海的咽喉,军事地位和商业地位都及其重要,还因为这里是基督教世界的东大门,拿下君士坦丁堡,等于是拔掉了基督教世界的旗帜,奥斯曼自然会成为伊斯兰世界的领头羊。


其次,就是穆罕默德二世本人的需要,正因为他太年轻,1453年的时候刚刚21岁,帝国内部危机四伏,他急需要一场伟大的胜利来立威。


但是这无疑一场豪赌,一旦赌输了,可能全盘皆输。


不仅会让基督教世界联合起来对付奥斯曼,而且会让其他藩属国迅速脱离,甚至穆罕默德自己也可能会被内部的反对势力所吞噬。


但是穆罕默德认为不这么做的风险更大,等于坐以待毙,所以他谋划了很久,最终下定决心,拿下君士坦丁堡。


我们先来看看君士坦丁堡的地图。我把它放在了文稿中。


这座整个城市沿着一个深入海峡的三角地带而建,北面是著名的金角湾,南面是马尔马拉海,两道城墙都沿海而建,唯一可以排兵布阵展开进攻的就是西面的陆墙,但这也是最难打的一段,它的名字叫狄奥多西城墙,全长大概有六公里。                                                                                                                                                                                                                                                                


狄奥多西城墙,由三道防线组成,从外到内,由低到高,分别是宽大的护城河,第一道城墙和第二道城墙。护城河大约有10米深,20米宽,第一道城墙13米高,再后面最后一道城墙有20多米高,而且城墙上几乎每间隔50米就有一座防守的城楼,据一位十字军战士会议说,一个七岁的小孩可以把苹果从一个城楼扔到另一个城楼。对于攻城的人而言,即使你侥幸跨过了护城河,越过的第一道城墙,最后一道城墙也是难以逾越的,你会彻底暴露在塔楼守军的火力之下,迎接劈头盖脸的石块,火油和箭矢。


而且,由于两面临海,君士坦丁堡每次被围困都能从海上获得补给,穆罕默德二世的曾祖父闪电 - 巴耶济德当年就是吃了亏,围城7年,都没有攻克。


面对这些失败,穆罕默德二世做了充足的准备,可以说事无巨细,处心积虑。穆罕默德做事情喜欢憋大招,秘而不宣,保密性做的非常好。


在开战之前他先做了几件事。


首先稳定周边局势,他趁着匈牙利人刚打了败仗,通过外交手段与匈牙利签订了和平协议。还有周边的威尼斯,确保他们不会增援君士坦丁堡。


另外就是截断君士坦丁堡的援助后路,1451年一登基,穆罕默德二世就在博斯暜鲁斯海峡的欧洲一侧,修建了一座博阿兹克森堡,与巴耶济德在安纳托利亚一侧建造的另一座城堡遥相呼应,这里是博斯暜鲁斯海峡最窄的地方,宽度只有700多米,普通人都可以游过去,只要架上几门大炮,任何船都过不去。因此这座堡垒也被称为割喉堡。这一下掐断从北面黑海可能的援助。


其次,为了吸取海军力量不足的教训,穆罕默德还组建了一支海军。因为北面的黑海堵住了,还有南面的地中海,奥斯曼当年多次围城失败,都是败在海上,别看奥斯曼人在陆地上是小霸王,可是到了海上遇到热那亚和威尼斯舰船,就像李逵遇到了阮小七 - 叫你喝个够。


针对这个弱点,穆罕默德二世,花重金请欧洲人帮他打造了一支庞大的海军,有125艘桨帆船,上面还有火炮,数量是拜占庭舰队的六倍多,有钱啊,能力不够数量来凑。1453年的春天,这支舰队从加里波利出发,穆罕默德还请了外援,在一位保加利亚裔海军司令的率领下驶入了马尔马拉海,防止南面来的援军。


一切准备就绪,但穆罕默德总觉得还差点啥,就在这时候,真主又给他送来了一份大礼, 一个叫乌尔班的牛人出现在他的军营,这是当时著名的铸炮师,他造的巨炮可以说成为改变战争结局的关键。


此时的欧洲火炮和火枪已经登上战争舞台,但炮弹还是实心的铁弹或大一点的石弹。


乌尔班其实是一名匈牙利的基督徒,本来是去投靠了拜占庭的,拜占庭皇帝也很重视他,把他留下来造炮,但是渐渐乌尔班发现,这皇帝也太穷了,别说给自己造大炮的材料供应不上,就是他们父子两人的薪水都付不全,吃饭都是问题了,这哪儿行了。


本来想借助这场战争名留青史的乌尔班动摇了,这样下去岂不是枉费我一身本领,他知道,对他这样的铸炮师而言,再也不会有第二次这样的机会了,于是他就带着儿子连夜出逃,投奔了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听说来了这么一位大神,高兴的像当年曹操见许攸一样,一路小跑到出账外迎接。哎呀,老乌啊,可把你盼来了,你说,要什么,只要你开口,要什么我给你什么。


就这样1452年冬,一门长度超过十米,炮口直径达到0.89米的巨炮,出现在穆罕默德面前,光里面的石弹就重270公斤。炮管能同时塞下两个大人,比人间大炮还粗。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叫人测试了一下,嚯,一堵五六米厚的城墙一炮就给击碎了。太棒了,真是天助我也。


有了这些准备,1453年春天,穆罕默德二世觉得时机成熟,于是集合了全国20万大军倾巢chao出动,决定毕其功于一役,直奔君士坦丁堡。


这是一个气势磅礴的画面,让我们回到1453年春天,以上帝视角俯瞰这片土地,在君士坦丁堡西侧的色雷斯平原上,奥斯曼大军正在集结。大片的白帽和红头巾,像成群的蚂蚁一样移动,前面的队伍扬起滚滚烟尘,那是奥斯曼的骑兵在前进。往后看,步兵队伍排列整齐,铠甲,盾牌,标枪,弓箭等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远看像是涌动着涟漪一般的水面。


再后面有长长的辎重队伍,矿工,厨师,毛拉,木匠,大群的公牛和劳工正在费力地移动着一门门巨炮。


而在海上,遮天蔽日的桨帆船逆风驶来,他们带来了大量的木材,石炮,工匠,还有一些民间的商船也跟着进来了上面载满了冒险家,商贩和妓女。所有这些人的目标都集中在一点 - 君士坦丁堡。这颗奥斯曼人眼中的“红苹果”。


而君士坦丁堡这边的情况如何呢?此时的拜占庭皇帝,也是一位性格坚毅的人,巧合的是他的名字也叫君士坦丁,历史有时候很有趣。西罗马帝国创立的时候,奠基者叫罗慕路斯,西罗马灭亡的时候,末代皇帝也叫罗慕路斯。


东罗马帝国 - 拜占庭帝国的开创者叫君士坦丁,拜占庭灭亡的时候,皇帝也叫君士坦丁。


而君士坦丁城里有多少人呢,只有2万多人口,能够送到城楼上战斗人员,不过7000来人,七千人对二十万人,谁都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奇迹,惟一的希望只有等待援军。


看着天空战云密布,君士坦丁十一世派出了十几名特使火速去去欧洲求援,但是收回来的却是一封封的婉拒信。欧洲正打的不亦乐乎,此时英法百年战争还在继续,西班牙人还在努力从穆斯林那里收复失地,匈牙利人刚刚打了败仗还未恢复元气,而且也刚刚和奥斯曼人签订了和约。


只有教皇尼古拉五世一直呼吁-救救君士坦丁堡吧,皇帝已经同意将东正教与天主教合并,然而欧洲已经无法派出一支像样的援军了。


眼看黑云压城城欲摧,君士坦丁十一世只好做最后的政治努力,先给穆罕默德二世去信写道:我们已经卑微的称臣纳贡,为何还要执意比我与绝境?


而穆罕默德的理由是,谁让你曾经拿奥尔汗来威胁我们呢,我们必须讨伐你(这里补充一下,穆罕默德的父亲还活着的时候,他的叔叔奥尔汗王子跑到了君士坦丁堡寻求庇护,而拜占庭皇帝曾经以此威胁过奥斯曼人,你小心点,否则我就把奥尔汗王子放回去,让你们家里鸡犬不宁。没想到反倒是给了穆罕默德攻击君士坦丁堡的理由)穆罕默德说:按照古兰经的说法,如果你开门献城,安拉将会赦免你们的罪过,给你们一条生路。


44岁的拜占庭皇帝当然不可能相信这样的鬼话,最后说:显然,你想要的是战争,而不是和平。既然无论是我诚恳的声明还是效忠的意愿都已经无法使你满意,那么就随你所愿吧。我现在只听从上帝的意愿。我将紧闭城门保卫我的人民,直到鲜血流尽。




君士坦丁确实说到做到,在整场战斗中恪尽职守,以身殉国。但他唯一做错的事可能就是放走了那个会造巨炮的乌尔班。乌尔班本来是去投奔他的。


可惜他不是曹操,像乌尔班这样的人,在战场上,只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为我所用,一种就是谁都别用。怎么能让跑了呢?


然而,君士坦丁手里也不完全是一手烂牌,上帝为他送来了伟大的乔万尼·朱斯蒂尼亚尼。


乔万尼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守城高手,他一生参加过无数次热那亚的城邦战争,在他眼里守城是一门手艺活,而他就是一名专业的高手。


乔万尼是虔诚的热那亚基督徒,看到欧洲人谁都不救君士坦丁堡,他自己出钱募集了一支700人的志愿军,前来支援,虽然人数只是杯水车薪,但是乔万尼本人的号召力和军事才能,至少能顶5000人,我们来看他后面是如何一次次化解乌尔班的巨炮的。


现在,穆罕默德有了最锋利的矛,而君士坦丁十一世,有着最坚固的盾。一场精彩的攻守战即将展开。




1453年4月6日,随着一声巨响,战斗开始了。一开始穆罕默德选并不急于派人正面冲击陆墙,因为他知道现在的狄奥多西城墙,就是士兵的坟场,在没有形成突破口的情况下,去多少人就会死多少人。


所以第一阶段,穆罕默德更依赖乌尔班巨炮的威力,他一共运来十六们巨炮,要求他们对准相对比较薄弱的两处城门一起开火,不许间断。


城内的守军一开始看到这个巨炮,非常恐惧,每一发石炮打过来,城墙都会被炸开一大块,而且石弹炸裂的碎片,杀伤力非常大,很快城墙被炸出一个大的缺口,乔万尼立刻组织人力迅速填补城墙。可是用什么来填呢?乔万尼说:就是用木桩,碎石,泥土,地毯,羊毛卷,凡是能用上的都往里面填,城里的老百姓也跟着帮忙,一会儿一道厚厚的临时壁垒被搭建起来,乔万尼很聪明,来了一招以柔克刚,这些泥土,毛皮,木桩混合的临时城墙,反而不怕巨炮,后面的巨炮发出的石弹打到上面,就像是石头扔到了泥巴上一样,反而失去了威力。


奥斯曼士兵,一看到城墙被打开缺口后,会迅速冲上来,这些士兵很不容易,他们首先要把前面最外面的护城河的一段填平,其次他们需要越过第一道城墙,迎接劈头盖脸的攻击到达最后一道城墙的豁口处,可是乔万尼已经准备好了东西迎接他们,他把君士坦丁的小火炮搬到了城墙上,让士兵把砸碎的铁球铁屑装填进去,这种散弹炮,打出去后杀伤力极大,攻城的奥斯曼士兵成片地倒下。


可以说一开始拜占庭人打的很好,而且也更加自信,乔万尼甚至偶尔还会带兵从小门出城,杀个出其不意,有一次甚至端掉了敌人的一个炮兵阵地。


呦呵,穆罕默德没想到,君士坦丁堡就这么几个人,竟然打的如此顽强。


此时远处传来了坏消息,据说欧洲人已经募集好了一支强大的援军,准备前来支援君士坦丁堡。这下穆罕默德二世着急了。


别说4月19号,还真有一只海上的援军来了,上面携带了大量食物,兵器,军火等物资,但是可惜,只有四艘热那亚的商船。


怎么才来了四艘船啊,您不知道,这四艘船已经来之不易了,这还是教皇自掏腰包支援的,可是前面说了,在马尔马拉海上有120多艘奥斯曼的桨帆船在把守。这四艘船虽然个头高大,但是都是大帆船,个头比奥斯曼船只大很多,在顺风的情况下,比奥斯曼的桨帆船跑的快,一开始他们借着南风朝金角湾驶去,但是眼看就快到铁索那儿了,风向变了,他们被吹到了奥斯曼人那边,被奥斯曼的桨帆船为了个水榭不通。


城楼上的守军一看,这下完了,被人包饺子了。


然而,奇迹出现了,热那亚人船高甲厚,加上他们的盔甲比较好,这些奥斯曼海军半天竟然没有拿下四艘商船,当时的场景就像一群蚂蚁围住了几只甲虫。


热那亚人毕竟在海上称霸这么多年,经验丰富,虽然被奥斯曼的小船围个水泄不通,但是他们马上把四艘船全部用铁索连起来,形成了一个海上堡垒。


穆罕默德在岸边看的心急如焚,他下马走到海边,站到海水里大声喊叫。奥斯曼士兵有的人顺着铁钩绳索往船上爬,但是一上去被砍断了手指,有的放火烧船,也很快被扑灭,有的甚至拿斧子劈船,那得劈到什么时候啊,那么大的船,但是热那亚人也害怕,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就在这个时候,海上又刮起了南风,四艘船迅速鼓气风帆,撞开奥斯曼人的小船,驶入了金角湾。




金角湾的入口处有一道巨大的铁索拦截,一旦拉起来,任何船只都无法通过,这是当年阿拉伯人进攻这里的时候,拜占庭人的发明。一百多艘船围不住四艘,守城的官兵士气大振,这些人不仅带来了急需的粮食、武器和兵员,也给守军带来了宝贵的希望。


穆罕默德颜面扫地,差一点就杀了当时的海军统帅,幸亏众人求情,才饶了一命,重新换了一名统帅。


很多人说穆罕默德还是年轻,做事过于急躁。然而,此时他们还不了解这个年轻的苏丹,他虽然年轻气盛,但却有着天马行空的想法,他其实是一个很有手段的人。


曾经的一位近卫军战士哈伊尔讲述了一个关于穆罕默德二世征服手段的故事,有一天穆罕默德召集了一帮王公贵族,命令“抬来一张巨大的地毯,铺在大家面前,然后在它的中心位置放了一个苹果,给大家说了一个问题:‘你们当中谁能够不踩到地毯就拿到苹果?’大家就商议起来,想这怎么能办得到呢,没有一个人能想出办法来。穆罕默德二世站起来,没想到你们这一群人里面没有一个聪明的,于是自己走到地毯前,双手抓住地毯的边,把它卷了起来,一边卷一边往前走;然后他拿到了苹果,又把地毯原样展开”。




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穆罕默德二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人说你永远从他的眼睛里看不出他在想什么。接下来他的这步棋,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穆罕默德说,如果海军不进入金角湾,就不能对海墙形成威胁,如果不能对海墙造成威胁,陆墙的进攻就会很难,而时间才是决定这场胜利的关键。


金角湾虽然被铁索拦住,但是北面的加拉太地区,还是可以通行的,(请大家看地图,加拉太是一片山区)穆罕默德竟然决定把船从陆地上运过去,绕到铁索的后面进入金角湾。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立刻遭到一群老臣的反对,主公您在开玩笑吧,一艘船几百吨重,加拉太地区又都是山丘,我们不可能飞过去把?但是穆罕默德说,要不说你们笨呢?不做怎么知道。


历史学家说,其实这并非是穆罕默德临时的想法,他在两年前就已经在加拉太地区开始铺路了,现在大家才知道,他是要做这件事,可见穆罕默德的性格,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这个秘密谋划了两年,却没有一个人知道。


当天晚上,他让士兵把船靠近博斯暜鲁斯海峡海峡一侧,用涂满油的圆木支架,用十几头公牛和几十名努力,利用绞盘把船拖到滚道上,一开始移动非常缓慢,然而突然间起风了,穆罕默德说:命令船员登船,把帆升起来,浆手们把船桨支到地面上往前滑,大家都看呆了,还可以这样?没想到,在风力和人力的作用下,船在光滑的圆木上快速地走起来了,这就是著名的陆地行舟。也是古代战争史上的一次奇迹。


4月22日,守城的拜占庭军队惊讶的发现,金角湾内00多艘战船突然出现了100多艘敌人的舰船,他们怎么进来的?君士坦丁皇帝赶紧召开军事会议商量对策。


最后大家商量,决定还是用火攻,因为金角湾地形狭窄,敌人船只又多,火攻最好的办法,于是他们用四艘热那亚船只护送一艘栽满燃料的船,准备冲入敌阵付之一炬。


可是谁知道,计划是很好,不承想消息被泄露,这艘船还没来得及靠近奥斯曼的船队,就被穆罕默德布置在岸上的火炮集中火力给击沉,40多名士兵被俘。


穆罕默德苏丹很生气,为了威慑对面的拜占庭守军,他决定对这些欧洲士兵施以最残酷的刑法,以震慑对方,这是一种比钉十字架还要残忍十倍的刑罚,据说是来自游牧民族的一种酷刑。


一位热那亚商人,在他的日记中记录了这可怕的场景:苏丹命令将他想要惩罚的人按倒在地;一根削尖的长木桩被插入此人的肛门;刽子手用大木槌将木桩钉入人体。这个可怜人要么当场死亡,要么还要忍受一段时间。然后刽子手将木桩抬起竖在地面上。这些木桩就这样被安插拜占庭守军的对面,受刑者在城墙卫兵众目睽睽之下悲惨地死去。


然而,拜占庭人立刻就还以颜色,他们把本来计划用来交换的120名奥斯曼俘虏拉出来,全部吊死在城墙上。


一个恐怖又诡异的场景出现了,金角湾的两岸,交战双方的尸体互相对望着。这场战争已经变得越来越野蛮和血腥。


金角湾的战争以奥斯曼人的获胜结束,拜占庭守军不得不向海墙这边派驻更多的防守力量。这给本来就人手不足的陆墙守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穆罕默德二世要求他的炮兵采取24小时饱和式攻击,白天黑夜两班倒,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了。巨炮开始出现了像头发丝一般的裂缝,乌尔班命令每次打完炮,马上用热油涂抹大炮,以免冷空气进入造成更大的裂缝,但是由于炮膛每次的爆炸太剧烈,还是有几门炮出现了裂缝,乌尔班告诉穆罕默德不能打了,必须回去整修,但是穆罕默德不允许停,命令继续开炮,结果一下炮弹炸膛了,死了很多炮手。


乌尔班没办法,命令用铁箍箍住大炮,但是还是出现了炸膛。他自己也被炸伤,由于火炮实在太大了,每开一炮,地动山摇,后面的台基根本挡不住,强大的后坐力都会让大炮脱轨王后窜出十几米远,加上适逢初春,阵地上阴雨绵绵,士兵们经常要在泥地里工作,所以一天下来,一门巨炮,最多只能发射7发石弹。


穆罕默德已经顾不得这些,他下了死命令,就是炸膛死人也得继续打,就是不能给守军喘息的机会。同时命令后面加紧铸炮,继续运新的炮过来,


城上的守军已经精疲力竭,但是只要乔万尼在,士兵就像有了保护神,加上君士坦丁皇帝经常不顾危险地出现在城楼上,极大的鼓舞了士气。每次敌人蜂拥如潮的进攻,他总能一一化解。


怎么办,打了这么久还是没有决定性进展。随着欧洲援军的谣言不断传来。


奥斯曼军营中主和派的声音开始占据上风,代表就是那位宰相 哈利勒(穆罕默德父亲曾经给他的那位托孤大臣)。他提出应该借此机会见好就收,和拜占庭皇帝和谈,让他们后面提高贡金的额度。穆罕默德说你放屁,你个老家伙,从小你就跟我唱反调,等我打赢了,第一个就收拾你。


但是他也意识到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前方的伤亡越来越多,打仗就是一口气,曹刿都说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旦士气受挫,很可能出现哗变,后果不堪设想。


在7周的激战之后,双方都已经疲惫不堪。人们的神经已经达到崩溃的临界点。在此背景下,争夺君士坦丁堡的斗争已经演化为穆罕默德二世和君士坦丁十一世维持部下士气的对决。


穆罕默德又出一招,地道战。在奥斯曼的附庸国中有一支神秘部队,他们来自新布尔多城的士兵,可能是萨克森的移民,这里盛产银矿,他们都是熟练的老矿工,穆罕默德召集他们来,就是想通过地道打通侧面的城墙。但是君士坦丁堡周边的地下有大量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大家知道,马尔马拉海的名字就是大理石,在这里挖地道,难度可想而知,他的父亲和曾祖父都试过,皆以失败告终。然而穆罕默德找到了这帮掘地鼠,可见他对这场战争的准备多么充分。有记载说:“对这帮萨克森人而言,大理石就像蜂蜡一般柔软,黑压压的群山不过是一堆尘土”,人家家里世世代代都是挖矿的,对付石头是他们的专业。


5月中旬,在战事进入焦灼状态下的第二个月,坑道工兵展开了挖掘行动,目标是250码外的城墙,大约230米的距离。这件工作非常辛苦。在冒烟的火把照明下,矿工们挖掘了狭窄的地下坑道,前进的过程中不断用木料支撑地道,只用了一天半,他们就挖过了城墙。


5月16日深夜,拜占庭一名睡觉的守军仿佛听到了地下有叮叮当当的声音,这个小孩警觉性很高,马上想到是奥斯曼人在挖地道,不好,要出大事,赶紧跑到指挥室将消息报告了守将,君士坦丁慌忙连夜召开军事会议,他们原以为凭借城墙下面的这些坚硬的岩石,敌人是绝对不可能从地道过来的,但是一旦过来,说明肯定不只一条地道,而我们却不知道他们会从哪里钻出来,什么时候出来。这怎么办。


这时候轮到另一位奇人出现了,他就是约翰·格兰特,是一名德意志人,是乔万尼的手下,对地道战术很有研究,别看乔万尼只带来了700人,但是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高手。


格兰特非常熟悉坑道作业。格兰特开创了当时防御地道的一套标准战术。他在城墙附近地面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放置一碗水,看水上的涟漪,就能判断敌人的位置。


那接下来怎么办呢?他说:我们也挖地道,别人问,为啥呀?什么意思?这是挖地道比赛吗?原来等到挖了十几米,才知道了,他们的地道拦腰截断了奥斯曼人的地道,拜占庭人在黑暗中冲进敌人的地道,烧毁了一大段支撑地道的木料,导致地道崩塌,这一群奥斯曼工兵被困在黑暗中,最后窒息,憋死了。


这只是一种情况,接下来双方在地下展开了一场惨烈的猫鼠之战。有的地道里的奥斯曼人被希腊火烧死,有的被谁淹死,在一次坑道战中,拜占庭人还抓获了两名奥斯曼的工兵头目,严刑拷打下终于知道了他们的计划,原来奥斯曼人真的同时有十几条坑道在开挖。
                                 
就在拜占庭人刚刚为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庆幸的时候,5月19日天刚亮,城楼上的哨兵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在他们前方十步远的地方,也就是壕沟边上,屹立起一座巨大的攻城塔。这个庞然大物比他们见过的任何一座攻城塔都要大。


仔细看这座巨大的攻城塔非常不一样,它的骨架由坚固的木梁组成,覆盖着骆驼皮,这个咱们以前讲过,防止敌人的火箭,后面木栅栏保护内部的人员。塔楼的下半部分装满泥土,外面一圈筑有土墙,“所以大炮或者火枪的弹丸奈何它不得”


这就是穆哈默德的性格,闷声憋大招,出其不意,挖地道只是牵涉敌人的注意力而已。


那么奥斯曼人设计这座攻城塔是攻城的么?又猜错了,第一目的是为了填满城墙前的壕沟的。这个塔设计的很精致,塔的上面吸引守军的攻击,在塔内,士兵们拼命挖土填坑,并通过防护层的小口子将泥土抛入前方的壕沟。同时,攻城塔高层的弓箭手向城内射箭,为下面的人提供掩护。眼看着壕沟就要被填满,君士坦丁心急如焚,怎么办呢,大炮奈何不了,放火箭又烧不起来。还是乔万尼,他想了想说:皇帝,不用担心。


天黑之后,乔万尼带领一队敢死队,在城墙后准备了一桶一桶的火药,点燃引信,算好了位置,用投石机,从对面抛向了攻城塔。接着就听到一连串大爆炸,攻城塔被炸塌了:“人和木料的碎片从高处飞落下来。”趁着对方大乱,乔万尼带领士兵冲出城,将奥斯曼人的攻城锤、带轮子的云梯、附有防御塔的大车”一把火全部烧毁。穆罕默德二世从远处目睹了这次失败。他怒火中烧地命令士兵们后撤。


但此时城内也出现了危机,由于金角湾被占领,君士坦丁堡内唯一的供给来源被封死,三天后,城内的百姓已经开始躁动不安,守城的官兵,有的擅自离岗去给妻儿寻找食物去了,我老婆孩子都快饿死了,还打什么仗?城防越来越虚弱。君士坦丁到处奔走,但是面对饥饿和死亡的恐惧,大家已经快顶不住了。


晚上,市民们自发举着蜡烛组成游行队伍绕着教堂祈祷,但是牧首手中的圣母像,数次掉落到地上,人群中开始盛传一个不祥的预言,这是早期阿拉伯人攻城时留下的文字:“七山之城(君士坦丁堡正好有七座小山丘),当第二十封信在你的城墙上宣示时,灾难将降临在你头上。建立和丧失这座城市人将会是同一个名字”。现在人们越来越相信这个预言,市民的斗志在瓦解。


月光下,城楼上的士兵,已经连续战斗了四十7天,望着远处波光粼粼的大海和地上堆积成山的尸体,每个人的脑中似乎都在期盼早日结束这场炼狱。


5月27日,穆罕默德集齐了更多的巨炮和弹药,现在总攻的事件到了,晚上,他骑马巡视了军营,发表了战前演说。
我,穆罕默德,奥斯曼的苏丹,以真主之名,以穆圣和四千先知的名义发誓,以我父亲的亡灵以及手中的佩剑担保,所有士兵在攻占城池后,可以劫掠三天,所有城内的一切,金银珠宝,女人、孩子,一切都是你们的奖赏。


你们中很多人会成为奥斯曼的帕夏,最好的职位将被赏赐给最早冲过城墙的人,我将给他世代引以为傲的荣耀。但如果让我看见有人怯战当逃兵,身后的督战队,一定会让他生不如死。


5月28日凌晨一点,总攻开始,号角声随着巨大的帅旗迎风飘展,士兵们发出山呼海啸的喊声,声音传到了守城士兵和百姓的耳朵里,君士坦丁城内,所有的教堂想起刺耳的钟声,人们知道最后一刻终于来了,所有男人去参加战斗,女人和孩子在家中祈祷。


随着密集的的炮轰过后,城墙已经破败不堪,第一批奥斯曼敢死队冲了上来,他们手持刀剑,迅速的穿过壕沟和外城墙,在巨炮的掩护下,冲上破碎的墙垛与守军厮打在一起,乔万尼和将士们人拼死抵抗,打退了第一波进攻。


然而这些人只是苏丹用来消耗敌人的肉盾,真正厉害的第二梯队,安纳托利亚军团紧随其后,他们身着铠甲,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然而就在此时,乔万尼出事了,一发炮弹碎片击穿了他的胸甲,顿时血流如注,他再也站不起来了。告诉手下的副将继续指挥战斗,被抬下去之前他说了一句话:绝不可以让罗马毁在我们的手上。


两个小时后,安纳托利亚军团还是败下阵来。但是乔万尼的病情恶化,他的手下准备送出城外救治,然而士兵们看到主帅走了,更加没有了信心。


此时的穆罕默德二世,真急了,气得的直挠胡子,他决定压上了自己的最后一张王牌,5000近卫军全部上去,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他同时命令海军用尽一切力量对金角湾的城墙展开攻击,吸引敌人的注意。


这帮近卫军(耶尼切里军团),确实不是浪得虚名,一个个装备精良,如狼似虎,踩着前面士兵的尸体,冒着箭雨冲了上来,与守军厮打在一起。


就在紧急关头,城下的一小队奥斯曼士兵意外发现了内城墙下面的一个小门居然是打开的,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是陷阱,但是进入后发现完全没有人把守。原来是上一波偷袭的守城士兵返回城内时候,忘了关门,怎么会发生这么低级的错误呢,但是很多本书里都记录了这个细节,也许就是天意。这座门的名字叫凯尔卡门。


这几个奥斯曼士兵无疑是这场战役中最幸运的人,他们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一路行进,来到一座最高的城楼上撤下圣马可旗帜,插上了奥斯曼的星月旗。大声呼喊,“奥斯曼胜利了,城被攻克了“


这几句话,比一百门大炮的威力还要强大,瞬间瓦解了守军的意志。


一眨眼的工夫,全城就乱成了一锅粥。很多人都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往哪里跑,陆墙上开始有士兵逃走,奔向金角湾,希望能登上那里的船只逃走。


奥斯曼士兵刚刚进入城内的时候还很小心,准备迎接残酷的巷战,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原来刚刚城垛上遭遇的2000守军就是全部的抵抗力量了。接下来奥斯曼士兵便开始了肆无忌惮的的劫掠。


当时的基督徒描写,在这一天上午,君士坦丁堡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教堂里的圣物被洗劫一空,妇女们被“暴虐地从拖出去强暴,婴儿被摔死在广场上,老人和残疾人被无情地杀死,大街上血流满地,走路都会滑倒。


看到眼前的一切,君士坦丁皇帝仰天长啸,他知道自己的时刻到了,卫兵要带他逃走,但他说:君士坦丁堡已经陷落,但君士坦丁还活着,说完跨上那匹白色的母马,举起宝剑,大喊道:勇士们,随我一起杀掉这些野蛮人。然后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战场,消失在了烟尘之中。


四个小时后,战斗结束了,穆罕默德来到城门口,他跪在地上,捧起一把泥土撒在头上,谦卑地说,胜利属于安拉。


但是穆罕默德进入城内后,看到城里已经到处火光四起,破败不堪,他立刻改变了主意,劫掠由三日改为一日,今天下午全部停止杀戮。同时他强调,所有的建筑和教堂属于苏丹,包括圣索菲亚教堂,皇宫等,任何人不得破坏。同时派近卫军守着这些重要的建筑。


穆罕默德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当然知道屠城和抢劫是对士兵最好的奖赏,但是他更希望保护好君士坦丁堡,因为他要把这里变成自己的都城,他要建立一个新的罗马帝国。


到了晚上苏丹最期待的战利品被送上来了,两颗血淋淋的人头。一颗是他叔叔奥尔汗王子的,另一颗是君士坦丁十一世的,苏丹让一个贵族俘虏确认是不是君士坦丁皇帝,对方说是的。


苏丹命人厚葬他的遗体,但让人把他的头皮剥下来塞满干草,送到各地去展览。这只是一种说法,当然皇帝的墓到现在也没有找到。


受伤的乔万尼在士兵的保护下逃到了希俄斯岛,但因伤势过重,几个月后就去世了。他的墓碑上写道:乔万尼·朱斯蒂尼亚尼安息于此,他是一位伟人,热那亚与希俄斯岛的贵族。在君士坦丁堡被攻破时,他与拜占庭末代皇帝和东方基督徒的领袖并肩作战,身负重伤,于1453年8月8日逝世。


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死在民间催生了很多的坂本,随着光阴流逝,人们围绕他的名字编织了大量传说。他成了亚瑟王一般的英雄人物,据说他成为往昔和未来之王,长眠在黄金门旁的坟冢内,有一天将会归来,穿过那城门,将奥斯曼人向东驱逐,收复君士坦丁堡。奇怪的是穆罕默德二世似乎是害怕这个预言,派人用砖石将黄金门彻底封闭。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对西方来说是个巨大的伤痛。它不仅挫伤了基督教世界的自信,还被认为是古典世界的悲剧性终结。从此欧洲失去了东方的屏障,奥斯曼人当然不会停止征服的步伐,没有了拜占庭,匈牙利,奥地利人不得不直接面对奥斯曼的威胁,直到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


而就在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的当天夜里,皇帝家族唯一的血脉,他十岁的小侄女,被人救走逃到了罗马,16年后教皇保罗二世做媒将其嫁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从此俄罗斯将东正教作为国教,伊凡三世自称接过了东罗马的衣钵,拥有了罗马皇帝的血脉,他们沿用拜占庭的宫廷礼仪,采用双头鹰的的徽章,自称为第三罗马。


而此时一场新的思潮正在悄然兴起,从拜占庭逃亡到欧洲的学者们,带来了古典文明的火种,最先在那些生活富裕,喜欢古典文明的意大利人中蔓延,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开始在意大利得到复兴和繁荣。拜占庭帝国虽然灭亡了,但他却点燃了一场伟大的文艺复兴。


君士坦丁堡已经成为历史中的一行文字,他从此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伊斯坦布尔。今天,从伊斯坦布尔的机场出来还能够看到千疮百孔的狄奥多西城墙的断壁。偶尔也能在博物馆看到当年立下赫赫战功的乌尔班大炮,旁边还摆放着巨大的花岗岩或大理石炮弹。金角湾的铁索已经变成了一座雄伟的大桥。




回顾五百多年前的这场战争,它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意志的力量,人性的伟大与卑微,信仰与背叛。正如哲人所言:文明前进的大道由鲜血铺就。1453 年,让我们铭记这场影响人类文明走向的战争。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美术体

    跟着主播从耶路撒冷三千年一路听到这。享受了一场历史知识的盛宴。流连忘返,意犹未尽。感谢主播,期待新作品!

  • _CooKie_

    终于等到 1453!时长感人……

  • Ninaliu755

    如果听完此集再去伊斯坦布尔就好了

  • 可说不可念

    正好刚刚听完于谦北京保卫战,这时间也差不多!拜占庭是没保住自己的都城!

  • 听友384371895

    终于对非加餐节目动手了!不过单集购买方式还是有点不能接受,弄个包月会员啥的还行

  • 幸福雨晴

    实在太赞了👍听了好几遍。这是我第一次付费听一期节目,感觉太值了……

  • flyeverest

    感谢博主这么精彩的历史讲解!!!

  • 美术体

    从土耳其回来,又重听了一遍。找机会早去一次

  • 原来你也在这哩

    口误1541年,应为1451年

  • 金钥匙_d1

    这是对十字军东征的报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