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简单讲一讲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划。历史时期的中国除了中原王朝以外,往往同时还存在着几个边疆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各有各的行政区划制度。今天限于时间,我们只讲中原王朝的,不包括这些边疆政权。
中国的中央集权国家萌芽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成封建统一国家时候才完成。有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才可能有地方行政区划。所以地方行政区划制度也是萌芽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后,才全面推行于全国范围之内。
从秦朝一直到解放前这2100多年中,中国历代中原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大约800年,可以叫做州、郡时期。第二个阶段是隋、唐、五代、宋、辽、金的时期,大约700年,可以叫做道、路时代。第三个阶段是元、明、清、民国时期,不到700年,可以称为行省时代。下面我们分别按照这三个阶段来讲。
第一个阶段,从公元前221年到隋朝的初年公元583年,其中又可以分成前后两期。前期就是秦、汉,大约400年,基本上是郡、县两级制。后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大约也是400年,是州、郡、县三级制度。
先讲前期。秦朝的行政区划分成郡、县两级,就是拿郡来管县。秦始皇在建成一统王朝的那一年(公元前221年),分全国为36郡,到了秦朝末年增加到40多个郡。这些郡管全国大约1000个县的,一个郡一般管10~30个县。到了汉朝,把这些郡分封给诸侯王,就叫做王国。诸侯王的封爵是王,由于汉朝的王名位和先秦的诸侯差不多,所以被称为诸侯王。诸侯王是王,不是侯。到了汉朝,把有些郡分封给诸侯王,诸侯王的疆域就成为王国。初年,诸侯王是掌握着王国的统治权的,一国可以领有几个郡,一个国家可以有几个郡。到景帝、武帝以后,才规定一国只管一个郡,并且撤销诸侯王的统治权,王国的官吏也由朝廷直接派遣。从此以后,郡和国在行政区划制度的实质上已经是没有区别了。不同的除了名称之外,就是王国的赋税收入不归朝廷,而归诸侯王享受。西汉后期,全国一共有103个郡、国。到了东汉中叶,又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几个叫做属国。属国也管着几个县,是郡一级的政区。郡一级的政区到这儿多出一种了,本来只有郡、县两种,到这时候又多了一种郡——属国。东汉中期,全国一共有105个郡、国、属国。
西汉的郡、国比秦朝的郡增加了一倍多,这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内地的郡划分得比秦朝要小一些,另一方面由是由于汉武帝以后扩大了版图,在边地设置了不少新的郡。汉朝汉武帝以后,有一百零几个郡。在黄河流域,今天一省大致可以相当于汉朝10~13个郡,所以那个时候的郡很接近于现在的地区,或者是管县的市。但是在当时经济开发程度还相当落后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那就不同了,由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那个时候还地广人稀,郡的辖境很大。譬如说今天的江西全省,在西汉时候只相当于一个豫章郡。而西汉的会稽郡就更大了,包括今天的江苏的太湖流域,上海市、浙江的大部分和福建的全部。
历代行政区划往往可以反映各地的开发程度,今天还是如此。譬如说省、自治区一级,只是讲今天(的例子),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开发程度高,所以都只有10万平方公里;但是在西北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边疆,新疆就160万平方公里,16倍于江苏、浙江。县也是如此。秦朝时候有1000多个县,西汉增加到1500多,东汉又减到1100多,现在全国有2000多个县,县一级的有2000多个单位。是不是东汉的一个县就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县呢?并不是如此。因为县的辖境是内地小,边疆大,而且当时中原王朝的疆域跟今天的国境也有所不同。那时中原的县一般都比现在的县小,而江南、岭南的县往往相当于今天的好几个县,中原的比今天的小,江南、岭南的比今天的大。这讲的是第一阶段的前期。
东汉王朝历史地图
第一阶段的后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可以称为州、郡、县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在郡、县之上又出现了一级行政区划叫做州。
州的名称出现很早,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篇、《周礼》里的《职方》篇,和《吕氏春秋》,以及西汉初年的《尔雅》,这四部书里都记载着九州,而记载的九州的具体州名各有不同。因为九州本来是按照先秦时期的一些地理学家的理想搞的地理区划,不是实际存在过的行政区划,更不是大禹时代的制度。过去讲九州的时候,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这是完全靠不住的。实际上,九州的说法是战国时候开始的。因为根本没有的这套制度,所以各家的书就各说各的,你说是这样的九州,我说是那样的九州。先秦时代的州就是这么一种东西,是地理学家搞的一种地理区划。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把全国100多个郡、国就分成14个区域,首都附近7个郡叫司隶校尉部,除了司隶校尉部以外,分全国的郡、国为13个刺史部。司隶校尉部、刺史部都不是行政区划,而是一种监察区化、监察区域。每一个司隶校尉部管七八个或者十几个郡,但是刺史部的刺史只负责纠察地方官,是不管地方行政的。这13个刺史部叫什么名字呢?汉武帝就用《禹贡》、《职方》里的11个州名稍加改动,作为13个刺史部中间的11部的名称。譬如说冀、兖、豫、青、徐、荆、扬这7州刺史部的名字就是从《禹贡》里来的,《禹贡》里的州名。幽跟并这两个州名就是《职方》里的州名。又把《禹贡》里的梁州改称叫益州刺史部,把《禹贡》里的雍州改称叫凉州刺史部。这13个刺史部里只有河套地区和岭南地区,因为不在《禹贡》、《职方》九州范围之内,不能成为某州,因此河套地区叫它朔方刺史部,岭南地区叫它交趾刺史部。因为13部里有11部都叫某州刺史部,所以当时人就习惯于称一部为一州。
到这个时候,先秦学者理想中间的州就成为实有其事了,到汉武帝的时候就实有其事了,就有州了。但是西汉的行政区划还只有郡、县两级。郡的首长是太守,王国的首长是相,郡太守和王国直接跟中央政府发生关系,用不着经过州这一级。实际上那时候还有两级制度,州是一种监察区域,不是行政区划。东汉基本上也是如此,只是到了东汉的末年,黄巾起义以后,州才逐步地由监察区域变为行政区域,成为郡以下的一级政区。这种转变到了三国时候就定下来了,所以魏、晋、南北朝400年的时候,都是州、郡、县三级制度,一级行政区划就是州。
在三国的时候,魏有12州,魏的地方最大,有12州;吴有4州;蜀只有1州,地方最小。西晋统一的初年,全国就分成19州,173个郡国。西晋末年增加了两个州,一共有21个州。到东晋十六国时候,州就(面积)逐步缩小,(数量)逐步增加。到了南北朝的前期,南朝北朝合计已经有50~60个州了。西晋21州的辖境要比两汉13州的小一些。南北朝的疆域和西晋差不多,而州数却是增加了四五倍。可见汉朝的一州到了这个时候平均已经分成四五个州了。
到南北朝末期,州增加到300多个,郡增加到600多个,相当一部分州郡已经有名无实了。从全国范围来说,一个州平均只管两个郡,每一个郡平均只管两三个县,一个州总共才五六个县,这样三级制的意义就完全丧失了。所以北朝后期,尽管名义上还是三级制,但是只有州刺史、县令长是到任理事的,中间的一支郡的长官太守,基本上都不上任的,实际上是变成了两级制。到了隋文帝代周之后,在他的疆域之内的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撤销了郡,只剩下州县两级了,以州来管县,中间这一级就撤销了。这个时候还只限于北方了,到了开皇九年灭了陈,又把同样的制度推到了南方,从此结束了州、郡、县的时代,变成州、县的两级制。以上讲的是第一阶段。
穿越时空的对话
与大师一起探寻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和思想肌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