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在通往五谷地的路上
阿 吉
有家的地方叫家乡,没家的地方叫故乡。
家乡是小时候拼命想要逃离的地方,是一生都剪不断脐带的血脉之地,不仅孕育了童年七彩斑斓的梦,还构筑了每个人的精神世界,甚至会注定未来的人生走向。
家乡是起点,故乡是终点。地域的家乡,安放我们的身体,精神的故乡,安放着我们的灵魂。家乡与故乡不是孰优孰劣的单选题,每每触及这两个词,周身总会热辣滚烫。别离岁月如流水,谁辨他乡与故乡,只有潜心修炼达成双向奔赴,才会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完美境界。
家乡准格尔地处黄河几字弯东北角,南与黄土高原相连,素有“七山二沙一分田,地皮圪绌沟相连,大风一刮黄土卷,深耕细作也挣不到钱”,30年前是典型的以农业为主,靠天吃饭的穷乡僻壤之地。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们,几乎都不同程度体验过农耕和贫穷的艰辛,在身体里的某个部位扎下了根,骨子里又对农业生产有着某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村民的喜怒哀乐,乡村世界的福祸兴衰,既是百年乡土文学心心念念的真情流露,更是许多作家难以释怀的无限牵挂和责任担当。
鲁迅先生曾经说,一个人在描写故乡时才是最动情的。《五谷地》以家乡准格尔乡村为背景,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山水农事和人文精神,不仅描绘了当下村庄的灵秀壮美,同时也记录着新时代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文中那种健康、和谐、向上的温暖乡情,虽然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差距,但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向往,是作者对传统农耕文化深层次的认同和敬重。以文化名人周正、楦世宝赵常、富二代李星、带头人周村长为代表的新时代乡村人物形象,有着豁达向上的鲜明个性,坚定的信仰,不变的初心,以新思想、新作为展现出乡村振兴变化过程中的新奉献、新担当。以柳毛、赵芳芳、韩美为代表的新时代女性,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既有有儿女情长,又不失真诚灵动,使新乡村女性的形象更真实,更立体,也更加光彩照人。
他们受家国情怀、集体意识、乡风民俗的影响,将热爱家乡、振兴乡村之情转化为日常实际行动,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质朴的乡土叙述,真诚的乡村情感、奋发向上的乡村精神与新时代振兴乡村的故事,辅以朴素清新的浪漫主义笔调书写了家乡的自然美、人性美。浓厚的生活气息,写作态度上的真诚与包容,使得小说的叙事情节更有维度、更具深度,也彰显出作者乡村经验和知识储备骨子里潜藏的力量。
马尔克斯说:“生活不是我们早已经历过的日子,是我们要记住的日子,也是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不论何时何地,一句乡音、一曲漫瀚调、一碗家乡的酸粥,都能唤起关于那一方水土的情感记忆。家乡人好客,讲人情、重礼仪,每家每户的大事小情,都是友好往来,相互包容,烟火气息十足。乡村氛围到处都是热情洋溢的笑脸,内心的坦荡,从家长里短中不经意间就打磨出岁月的味道。
无论是创作数量还是写作质量,秉毅一直都是近年来鄂尔多斯乡村小说的领军人物。颇具深意的是,和很多人一样,当初他也是从乡村迫不及待“逃”出来的。几百年来这片土地一直都是以农耕为主走西口后裔的集散地,祖辈遗留下来的晋西北风情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方言是一个地区的独特血缘,它穿行在每一个家乡人的脉管里,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生疏之别,语言风格也简洁凝练而倍感温馨。做为走西口的后代,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这些年所涉猎的文学作品,大多都是以准格尔乡村和当地历史为题材,自然懂时尚与乡土写作的差别,但他却选择了最土的方言,看起来似乎有点舍本逐末,其实不然。当地人们把伫立于天地间称之为“楦”,袜楦子,粉楦子。诸如什么,简称为‘甚’,吃甚呀,做甚个来来。赤脚板子、闹不机迷、害户种、呵砣、失特、忽拉盖。更有万能运用的‘圪’,圪梁、圪堵、圪旦,甚至是骂人脏话,也可用“圪泡”来概括,活圪泡、害介圪泡,既生动幽默又不失诙谐调侃。使得小说的语言纯天然有韵味,也体现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执守与依恋。用方言写作在人物的塑造、故事的情节上更有独特的韵味,读他的小说,方言写作生动活泼、简洁风趣,常常为他在当地方言使用上的恰到好处而拍案叫绝。
读秉毅的小说,就如同在听一位邻居老哥讲故事,一切都是那么地亲切自然。小说写作的意义,不在于刻画各种人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故事情节有多么光怪陆离高深莫测,而是在于展现乡村人物纯朴的本质,和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五谷地》没有城市与农村撕裂的残酷,没有新旧传统文化思想的短兵相接,以及乡村社会传统伦理与现代化进程的矛盾冲突,更没有人情浮躁、心理失衡的疏狂内卷。如同打开了一幅精心绘制的田园生活画卷,画卷中最宽阔的背景和底色,能够容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信条,也能涵盖粗枝末节的衣食住行和柴米油盐。一切都和谐流畅顺其自然,在乡村生活与融合发展过程中逐渐生成一种新的文化认知,在乡村变迁及世纪转型过程中,与读者达成内在情感上的休戚与共和真正的血肉相连。
作家喜欢写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这是记忆和经验的馈赠,偶尔也会有缜密的虚构和飞扬的想象,天生的才情和后天的修炼。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品读秉毅的精短篇小说,更加风趣幽默耐人寻味。作者有20年的乡村生活经验,30年文学编辑的创作功底,一直都与家乡保持着血肉般的紧密联系,时刻关注着家乡的点滴变化,这是他多年来从事文学创作的独特优势。将地理、人文、乡村书写巧妙地结合,运笔点墨游刃有余,彰显浓郁的文人血脉与家国情怀。心地光明,便有灵感,入情入理,成就艺术,脚踏大地创作才有底气。作品也以“随性、自然、接地气、有温度”,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与认可。生活贵在体验,生活积累贵在感情的积累,故事可以编撰,但感情是编织不出来的,他的情感,正是那颗对家乡绿水青山、对农民和土地饱含深情的真心所在。难能可贵的是,面对新时代乡村的振兴,他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以文化人的身份参与到生态自然、山水田园、脱贫攻坚、乡村养老、招商引资的策划实施,积极探寻乡村变革中蕴涵着的无限创造力,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当中。一直都在向前看,频频回头的人,走不了多远的路,这使他在同类农村题材创作中独树一帜。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内心越来越平和,越来越柔软,感情也越来越细腻。从事写作的人,必须是天性善良的人,这是最起码的条件,也是最高的条件。只有书者的天性善良,才能保持对善的敏感,才能发觉美,表现爱,弘扬善,更多地关注时代潮流乡村巨变下的人情之美。
一个地区文化氛围的形成,离不开热爱文学艺术的群体,一个高水平写作的作家,离不开发现人才的千里马。基于这点来说秉毅是幸运的,能从成千上万的写作爱好者中脱颖而出,能力排众议被推荐到复旦大学攻读中文写作,那时他最多期待的是寒窑苦读渴望出现的美丽女鬼,能到高等学府深造,他当初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同时期也有准格尔文史专家王建中被推荐到鲁迅文学院系统地学习文学写作,他们都也有着同样的幸运,对于他们的勤奋,后天积累的学识,人们无比敬重。但我们更是对那个年代慧眼识珠,能够发现写作人才,给予年轻人潜心深造机会的老前辈们,发自内心地敬重。
以天地之心存心,以生灵之命立命,广袤乡村有丰富的历史之美、山河之美和文化之美。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学艺术的滋养。优秀的乡村文化能够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出新时代良好的社会风气。爱自己的家园,才是对世界最纯真的爱,美丽的乡村等待我们去书写,写出乡村的时代精神,写出新时代乡村的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气神。
人生如四季,春风醒万物,夏雨润苍生,秋实宛若画,冬雪迎新生,留得心中花香在,人生四时皆盛景。五谷地的夜空,火树银花,一朵又一朵绚丽地升起绽放,照亮夜空,幸福就在通往五谷地的路上。
这山、这水、这五谷地,一代一代养活了我们,没有了这土地,没有了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作家才俊,真的不知道还能留下些什么给后人。
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故乡一盏灯。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 (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严禁发布转载)
2024年4月10日
于康巴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