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集 谷雨节气养生

第十七集 谷雨节气养生

00:00
09:29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
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每年阳历的四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太阳到达黄金三十度时为谷雨,它标志着到了雨量及时充足,谷类作物能够茁壮成长的节气。
谷雨分为三候,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雨,三候代盛降于桑。
说的是一候时,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
二候时,布谷鸟开始提醒人们播种。
三候时,桑树枝头开始见到戴胜鸟。

由于牡丹盛开时节,正值谷雨节气。
所以人们将牡丹花称为谷雨花,并衍生出谷雨赏牡丹的习俗。

谷雨养生要养阳养气补血,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养阳养气血。
平补的食物,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苹果、芝麻、核桃等,适合正常和体弱者。
轻补的食物如梨、藕、荠菜、百合等,适合食性偏凉者。

利水袪湿的食物,如玉米、小米、山药、茯苓、冬瓜、赤小豆、麦冬、玉米须、水崖等,这些食材不仅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还能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养阴血的食物,如当归、白芍、女贞子、生地、沙参、麦冬、旱莲草等

在谷雨节气当中,要把我们的气给补起来,同时也别忘了养血。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气之间一阳一阴,阴阳互根,互相促进。
益气可以促使血的生成,而血的健旺又可以帮助气的生长。
所以从饮食上大家要注意营养,要让气和血双方都升起来,整个饮食要注意益气养血的问题啊。

谷雨时节雨水增多,人体湿气也会加重,热气偏盛,容易上火,因此养生要注重祛湿气和防止热气入侵。尤其是体质虚弱的女性。患有风湿病的老人。
在辨别体质的基础上,可以适当选用女贞子、生地、沙参、麦冬、旱莲草等滋阴养肝血的食材,在养肝的同时不至于导致肝火上升。
而玉米须、赤小豆和薏米利水,对脾胃虚弱者有好处。
体内湿气重的人可以选用像玉米须、赤小豆祛湿作用强的食材,在煲汤时放入一些,也可以将赤小豆煮成粥。
除此之外,薏米、茯苓、白术也是不错的选择,在祛湿的同时起到强健脾胃的作用。
另外,此时用水鸭煲汤比用鸡好,水鸭有利水祛湿的功效,而且滋肝养气补阴虚,补而不燥又容易消化。谷雨前后可多喝点水鸭和祛湿药材一起煮的汤,既能清补又能袪湿。
最好少用鸡肉煲汤,鸡肉偏温偏燥,这时候吃了容易上火。
而水压本身性凉,有止汗、安胎、祛湿的作用,十分适合大家在此时使用。
二、饮食还要注意五点。
暮春时节的饮食要考虑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和低刺激五个方面。
低盐就是少食钠盐,因为钠盐太多会诱发高血压病,每天食盐不超过六克为佳。
低脂就是少食油脂,油脂摄取总量不要超过膳食总量的百分之三十。
低糖就是少吃游离糖,因为吃糖过多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低胆固醇就是少吃含胆固醇高的动物食物,否则会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每天食肉类食物不能超过三百克。
低刺激就是少吃辛辣食物。



谷雨养生要早睡早起,适当运动,因此在起居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早睡早起。
进入谷雨时节,自然界万物复苏时,人们应该做到早睡早起,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
此时节的气温日夜温差还很大,因此早晚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二、清除湿热是运动的关键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
此时的运动养生要顺应自然境的变化,坚持体育锻炼,加快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增加出汗量,运用物理方法排除体内的湿热之气,使内外达到平衡。



谷雨时节预防三叉神经痛谷雨时节降雨增多,许多神经疾病会困扰人们,其中三叉神经痛就是常见的一种。
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症状是?
三叉神经分布区之一或多支有阵发性的单侧脸部抽痛,有时同侧的大拇指也会引起疼痛。
预防措施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脸部、口腔的清洁。
1、避免寒冷刺激,最好选择温水洗脸,外出时避免风吹,必要时戴口罩。
2、戒烟酒,不吃辛辣食物。避免硬的食物对肠胃的刺激。
3、心情舒畅,避免急燥、焦虑等情绪。
二、谷雨时节,预防神经性耳鸣。
谷雨时节,人的情绪不稳定,强烈的情绪波动会影响末梢小血管的功能。
导致内耳小血管痉挛,供血减少,影响听觉毛细胞的功能,进而造成神经性耳鸣。
神经性耳鸣的主要症状是主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
预防措施,一、调节饮食,减少脂肪摄入,多吃富含铁和锌的食物。
二、防止噪音超过八十五至九十分贝强度的噪音都有可能造成耳鸣。
因此,在噪音大的环境下,最好能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
随身听的耳机音量不宜过大,使用不宜过久,减少对耳朵的伤害。
三、保持良好习惯,注意耳部清洁,不用硬物掏耳朵。
四、保持心态平和,及时调节情绪,避免情绪发生强烈波动。

坐骨神经痛选择床铺有讲究坐骨神经痛的典型表现是臀部沿大腿外侧后面向小腿和踝关节外侧疼痛,伴有小腿和脚的无力、麻木。
预防坐骨神经痛的关键之一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床铺。
过软的床铺在人体重量下会形成中间低、四周高的状态,很容易增高腰背部肌肉的张力,使椎间盘受力不均。
因此,坐骨神经痛患者最好选择木板床,北地区的火炕也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谷雨季节还可以选择用艾灸的方式来养生,我们可以灸中脘、足三里、天枢、大椎穴这四个穴位抚阳、养肝、祛湿、健脾,能更好的为入夏防寒病做准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