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释义【五下到此完结】

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释义【五下到此完结】

00:00
01:17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释:喻[yù]:明白,通晓,这里译为"懂得"。(详见杨伯峻版《论语译注》)利:利益。于:对于。义:道义。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jūn zǐ tǎn dàng dàng ,xiǎo rén cháng qīqī 。语出《论语·述而》 解释: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荡:清除,洗涤。坦荡:形容率真无杂念,心神安宁的样子。戚:在古代的意思形声。从戉,从尗,尗亦声。戉(yuè),斧子。戚戚:形容不断用斧子砍伐的声音。《说文》:“坦,安也。”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此句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仁、义、礼、智是四个初始,就像我本来就所具有的,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这被视为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其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他还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没有了“恻隐之心”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就会是冷漠的、自私的、甚至残酷的。孟子,也就是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4.多行不义,必自毙。是一句汉语诗词,读音为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释义为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的一句成语。不义:违反正义的事。毙:扑倒,倒下去。坏事干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

5.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出自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大意是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人有了羞耻心,才会有志向、抱负和气节,才能意志坚定,于贫富、得失、义利之间有所取舍,而不是任凭物欲驱谴。相传,齐国有个人,每次外出都吃饱喝足而归。他的妻子问他一起吃喝的都是些什么人,他说,都是一些富贵的人。妻子表示怀疑,就偷偷尾随他出去。走到城里,发现没有一个人同他说话。走到墓地,他便向扫墓的人讨残杯冷炙,这就是他吃饱喝足的办法。可见,如果一个人没有羞耻心,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ily演播

    谢谢樱语的讲解。👍😊

    樱儿花语老师 回复 @Lily演播: 感谢Lily一路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