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扁斫轮的故事

轮扁斫轮的故事

00:00
03:06
轮扁斫轮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叫扁的工匠,十分擅长做轮子,所以人们惯以“轮扁”相称。
有一天,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轮扁正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去问齐桓公说:“请问您在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回答说:“是记载圣人言论的书”。
轮扁又接着问说:“那这些圣人还在世吗?”桓公回答说他们已经死去了。
轮扁听了以后,就对桓公说:“那您现在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啊!”
桓公听到轮扁这么说心里有些恼怒,就说:“我读书,你一个做轮子的工匠怎么能议论?你今天最好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否则就要处死。”
于是轮扁解释道:“我也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我砍制木材制作轮子的时候,手速慢了做的车轮就太宽松不牢固,手速快了又装不进去,只有不快不慢才能做得心应手,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这里面的确是有技艺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没法把这个道理教给我的儿子,我儿子也没法从我这里获得经验,所以我都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人和他们那些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现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桓公听轮扁侃侃而谈,讲得似乎也很有道理,便没有治他的罪。
这便是成语“轮扁斫轮”的由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