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河南省直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事业单位,“瘦身”更要“健身”

评论|河南省直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事业单位,“瘦身”更要“健身”

00:00
04:27

统筹做好加减法,坚持“瘦身”与“健身”并举,才能抵达改革的终极目标

河南省事业单位改革引发关注。据介绍,省直层面,除学校医院外,按照“531”比例进行精简,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的事业单位,“空壳单位”“僵尸单位”以及特定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的事业单位一律撤销。

省直层面,除学校、医院外,事业编制精简46.9%,厅级领导职数精简9.3%、处级领导职数精简25.5%。市县层面,事业编制精简23%,其中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精简13.7%。

此次改革,力度大,效果佳,体现在“全省事业单位‘小散弱’问题基本解决”。从舆论场内的各种反馈看,很多网友都给予“五星好评”,这也说明改革呼应了民意,顺应了民心。

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这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近年来,中央提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各地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另一方面,在一些地方,事业单位改革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方。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备受诟病。还有些机构存在职能弱化、业务萎缩,职能交叉、分散重复设置等问题。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显然不符合机构设置初衷。

从改革结果看,河南的事业单位实现了“瘦身”。省直层面,撤销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事业单位以及“空壳单位”137个,就是一个例证。如果说“瘦身”是做减法,那么“健身”则是做加法。统筹做好加减法,坚持“瘦身”与“健身”并举,才能抵达改革的终极目标。

如何“健身”?具体说来,应从多方面着手,比如,实现事与业的相匹配,激发发展活力;找准定位,回归其公益属性。总之,把该减的坚决减下来,该加强的大力加强上去,要真正解决此前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效率不高等问题。

此外,重塑整体布局,改变人浮于事等情形,效率是否提升了?为民初心是否擦亮了?恪尽职守的责任意识是否有了飞跃?这些既是“健身”的范畴,也是公众关心的话题。一言以蔽之,机构“瘦”了,责任不能“瘦”。

河南此次改革,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通过鼓励“减上补下、减县补乡”,使编制向基层倾斜,形成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现代化治理格局,解决基层权责不对等、工作多而人员少的困境。这是对事业编制的再分配,通过盘活编制,可最大程度彰显编制存在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将精简收回的机构编制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用在与公众切身利益的领域,真正向高质量发展、重点民生领域和基层一线倾斜。

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事业单位改革没有完成时。深入推进改革,捋顺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彻底解决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等问题,就能改出实效,“改”到民众心坎上。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括号括死

    河南省改革事业单位,瘦身健身结合,步伐坚定致力提升效能,贴近民心展现真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