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 第二品第七讲解读】般若品第二:怎样认识我们的本来面目?

【坛经 第二品第七讲解读】般若品第二:怎样认识我们的本来面目?

00:00
04:45

《般若品第二》第七篇,惠能大师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观点:第一,自心顿悟;第二,自我开悟不能时,需要善知识的引导。


“自心顿悟”一直都是惠能禅宗的核心观点。在这一品中开头,惠能大师引用了两本佛经,作为这个观点的依据——《菩萨戒经》和《净名经》。这两本佛经讲了什么呢?


第一本《菩萨戒经》主要讲述的是大乘佛教的“十重戒”和“四十八重轻戒”,这是一部佛教的戒律书。惠能大师引用了“我本元自性清净”这句,说明佛性清净,自我本有。


第二本《净名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这部经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家的大乘佛教居士,名为维摩诘。维摩诘是梵文的音译,这个词的汉语意思是洁净的名字,没有污染的名称。所以这部经也被译为《维摩诘经》。这位维摩诘,是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据《净名经》记载,他是一位富翁,智慧超群,勤于攻读,虔诚修行,享尽人间富贵,又善论佛法,能够处于相,而不住于相,深得佛祖尊重。而这位大菩萨早已成佛,号为“金粟如来”。这本记录了他生平和大乘佛教思想的《净名经》,在唐朝是非常流行的。我们非常熟悉的唐代诗人王维,他的字“摩诘”就是出自《净名经》。而惠能大师在这里引用《净名经》中的“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说明禅宗的观点是“即时顿悟”,也就是与逐渐积累知识、增加了解不同,顿悟是在某一个当下,突然顿悟得道。


虽然我们知道自心中自有佛性,一念顿悟就可得,但是很多时候,只靠我们自身就是无法做到,该怎么办呢?惠能大师说,需要善知识的引导。善知识,我们在《坛经》的开头曾讲过,这是一个称呼,指的是那些正直、能教导人向正道的人,也可以是佛、菩萨、天等等,凡是能教导人弃恶修善的,都可以称为“善知识”。但在这一品中,惠能大师也对“善知识”提出了更深的解释,因为善知识除了要教导人弃恶修善,他还需要是一个自我顿悟本心的人,因为他们自我有顿悟,对佛法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懂得最上乘的佛法,才能帮助其他修行者拨开迷雾,看到自己的本心;善知识还需要有同理心,能看到没有悟得佛法、看到本人的人,到底愚迷在何处,能为不同的人宣讲合宜的法门;更需要慈悲心,能平等对待众生。可以说,惠能大师就是善知识的表率。


但有了善知识,我们只要听善知识的话,就可以了吗?并不是。佛法存于我们的心中,善知识是引导我们的途径,我们自己依然要时时思考,自我精进。因为真正对于佛法的认识和顿悟,来自我们的本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