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治国:庄子笔下的权力游戏丨应帝王译文

无为治国:庄子笔下的权力游戏丨应帝王译文

00:00
07:13

《应帝王》其一译文


如果说,《大宗师》是庄子的“内圣”之术,那么《应帝王》就是庄子的“外王”之道。“内圣外王”现在常常被我们拿来总结儒家学说,但其实这个词出自《庄子》外篇的《天下》篇,是黄老思想为了更积极地参与和关注政治实践,吸收儒、墨、名、法等诸家思想所形成的,其特点是:在强调虚静无为的同时,也承认仁义和刑名的重要性。


只是,《庄子》外篇并不是庄子本人的手笔,庄子对帝王之术也毫无兴趣,他认为“帝王之功”不过是“圣人之馀事”。但是,生活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人世间,帝王是一个避不开也逃不掉的话题,所以,庄子便将内圣之学套用在了帝王身上。


我们平常总是说“应当”,其实“应”和“当”是两个同义词的叠用,所以学界有人认为,“应帝王”就是“当帝王”,可以解作“应该如何当帝王”;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里的“应”应该解作“应对”,但其题意仍然大差不差,即帝王如何治理天下。


庄子认为,帝王之道不必用道德来约束人,更不必用刑名之术来统驭人,天下大治,不过“无为” 二字。因此,帝王也应该像圣人一样,“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应天理,去除人为。如果能做到“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也就是说,德泽广布而不居功,施恩万物却悄无声息,那便是一个帝王的极致了。

开篇还是讲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还是《齐物论》里“齧缺问王倪”的续集。这里我们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前面的故事:齧缺问师傅王倪,天下万物是否遵循同一套标准,王倪说,不知道。齧缺有些疑惑,便问师傅,那您知道自己为什么不知道吗?王倪答,不知道。齧缺又问,难道我们就无法了解这世间万物了吗?王倪答,不知道。齧缺再问,师傅您一问三不知,是不是这世间活到极致的人都像您一样不知是非利害呢?王倪还是那句话,不知道。


这是一个差点儿把天聊死的故事,但是齧缺听了师傅的话却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他听懂了王倪的弦外之音。常人的逻辑简单而直接,有便是有,无便是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但王倪却通过反问,让弟子意识到“知道或不知道”本身就已经自带立场和角度,而在圣人眼中,天地共生、万物齐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王倪便蹦蹦跳跳地跑去找蒲衣子,跟他分享师傅给自己上的特殊的一课。


蒲衣子,据说是舜帝的老师,只因他常年身着蒲草编成的衣服,故而人称“蒲衣子”。传说中,舜帝曾想让位于他,但他谦而不受,隐居于山林中。


听了齧缺的分享,蒲衣子说:“现在你知道了吧!有虞氏不如泰氏。”有虞氏指的就是他的学生舜帝,有虞氏是舜帝的号。据说舜帝从小便孝顺友爱,又善于制作陶器。在尧帝选择继承人的过程中,他经过重重考验,获得尧帝四大重臣的推举,得到尧帝的认可和禅让,并同时娶了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而泰氏则是指三皇中的伏羲,伏羲氏统一了华夏并封禅泰山,故而被称为泰氏。传说中,伏羲氏曾亲自传授民众渔猎的方法,还发明了文字、乐器,而由他所创立的八卦本身即蕴含着天人和谐的思想。


蒲衣子为什么认为舜帝不如伏羲呢?他给出的理由是:“舜帝想要以仁义来笼络人心,虽然也能使天下归顺,却还是未能放下是非好恶,跳不出世俗标准的束缚与羁绊;再看看伏羲氏,他睡着的时候是那样安泰酣畅,醒来的时候又那样欢娱自得,他是那样质朴而忘我,或牛或马、随人召唤。他的想法是那样率真,品德是那样诚挚,从不会让自己陷入是非好恶之中。如此心胸舒泰、德性纯真,不是更好吗?”


对于原文中提到的“非人”,冯友兰是这么解释的:舜帝认为,人是懂得“仁义”或“仁爱”的,并以此为标准区分了“是人”和“非人”,这就是起了分别心。而伏羲以天下万物为一,甚至不去区分自己和牛马的分别,显然更自然无碍,也更通于大道,故而比舜帝更胜一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