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活动峰值到来 监测太阳的“高科技”设备你都认识吗?|科技观察

太阳活动峰值到来 监测太阳的“高科技”设备你都认识吗?|科技观察

00:00
06:38

从2023年底的极光接连出现到2024年开年太阳大耀斑爆发,不少专家学者倾向于一个观点:2024年,太阳活动即将达到峰值。

羲和号监测到的耀斑爆发画面

日前,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最新研判,本轮太阳活动周的峰值预计在2024年至2025年到来,目前正处于峰值附近。预警中心提醒:强太阳活动如太阳爆发等所引发的空间天气事件,会对天基和地基技术系统正常运行及可靠性产生影响。地球磁场可能会显著变化,引起地磁暴。

今年还有地磁暴

“今年各种较强的太阳活动现象会接二连三出现,如黑子数增加、大耀斑爆发和猛烈的日冕物质抛射是家常便饭,日地空间天气监测网也更加忙碌起来,地磁暴和极光现象发生得越来越多。”太阳物理研究科学家、西南交通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刘煜曾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的采访中表示。

就在不久前,地球又经历了一次特大地磁暴。3月24日23时至3月25日2时,空间高能粒子沿地球磁力线注入地球两极,使得高层大气被部分激发,出现极光现象。尽管当时处于满月时期,但在我国黑龙江漠河、内蒙古根河等地依然拍摄到了清晰的极光,这是地磁暴最唯美的产物。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主任王劲松表示,今年到明年是太阳活动的高峰年,这意味着后续还会有一些太阳耀斑、地磁暴等空间天气事件发生,公众可保持平常心,科学看待空间天气事件的影响。

地磁暴有何影响?

关于太阳,普通人最为关心的问题总是绕不开太阳会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2003年万圣节期间,太阳爆发了一次强磁暴,导致全球卫星通信受到干扰,全球定位系统受到影响,地面和空间一些需要即时通信和定位的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

不过按照现在的技术,一旦太阳发生日冕物质抛射等现象,科学家可以在它影响地球的至少40个小时前得到信息,从而及时作出防护,避免可能造成的损失。

除了通信系统,最近人们又开始担心起地磁暴对于身体的影响,认为地磁暴会带来嗜睡、失眠、头痛、焦虑等“病症”,日常生活中的不顺似乎都可以“甩锅”地磁暴。对此,刘煜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的采访中表示,这些的太阳活动可能会让你的手机信号不那么通畅,可能会对航天器产生影响,可能导致你坐的飞机会绕一下路,但是归根到底,“不用担心有直接的严重影响。”

监测太阳活动的“高科技”设备

人类对于星辰大海的好奇自古有之,对太阳的监测设备也在不断升级,从最古老的日晷、浑仪,到各式卫星、射电望远镜,我国在记录太阳活动上进行了许多探索。

“羲和号”卫星模拟高清图

“今年的太阳观测将更加立体和多维化。”刘煜介绍,除了过去国际合作的设备,现在还包括我们国家自己建立的空间和地面联测网络,空间立体探测包括羲和、夸父、风云卫星等,地面包括大型光学太阳望远镜探测、稻城千眼天珠射电阵应用等,都是非常及时的国之重器,“在太阳峰年到来之时投入应用,令人非常兴奋。”

2021年10月14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带着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进入太空,实现了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填补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2024年2月,探日先锋——“羲和号”卫星又传回了喜讯。南京大学太阳物理团队基于“羲和号”全日面光谱成像,分别构建了一个太阳暗条和一个日珥的三维速度场。该研究成功再现了暗条、日珥等离子体物质的膨胀、抛射、回落、旋转和分裂等现象,以后监测太阳活动就像地球上的天气预报一样简单。

如果说“羲和号”是我国探日工程的“探路者”,那么2022年发射的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就是观察太阳的多面手,它可以从紫外线、可见光和X射线波段等对太阳进行观测。

“夸父一号”示意图

“夸父一号”以观测“一磁两暴”作为科学目标,它同“羲和号”一起成为我国科学家“追日”的最强搭档。今年1月,“夸父一号”卫星成功地记录了第25太阳活动周截至目前最大的耀斑。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

除了在天上“飞”的“羲和号”“夸父一号”等卫星,地表上还伫立着众多用于观测太阳的望远镜。其中就包括由313台天线组成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它位于海拔3820米的甘孜州稻城县,直径达6米,状如一颗巨大的“千眼天珠”。这个巨大的望远镜于2023年正式通过验收,其主要任务就是实时监测太阳的活动,预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图源新华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