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竟是鲁迅所说的吗?专家表示:鲁迅说得对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竟是鲁迅所说的吗?专家表示:鲁迅说得对

00:00
12:10

自古以来,汉字便是中国文化不断传承存续的重要载体,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都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可是,在许多年前,著名的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却在自己的文章《论语文改革》中提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种看似违背常理的观点。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鲁迅先生对汉字的这种看法在当年竟然得到了大批学者、专家的赞同和追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近代文人的反思

中国人对汉字的爱可以说是深深刻进血脉里的,早在近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中国文字学的“祖师爷”——许慎。

他便在自己的大作《说文解字》中提到:“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已然把文字当做了国家的根基大事。

不过,许慎在这句话中还有一个隐含的意思,就是古代汉文字是一种“上层文化”。在他看来,文字发挥作用主要在“经义”和“王政”两方面,所谓经义,一般掌握在古代士大夫手中,而王政则存在于朝堂。

换言之,古代汉字一直为极少数的上层人士所占有,至于大部分底层的劳动人民,不光鲜有读书识字的机会,甚至有些农民、民夫一辈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更不要说提笔写字了。

也是因为这种上层人士对于汉字的垄断,导致古代小民对文字满怀敬畏,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略显狭隘的看法也因而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这种垄断毫无疑问让汉文字的普及变得难上加难。

等到了晚清、民国年间,旧中国处在一片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能够有闲情逸致捧起书卷,研读一个个晦涩复杂的繁体字的中国人也就更少了。

也是在这种文化存续若存若亡的关键当口,一批满怀忧虑的近代文人,开始将汉字的普及与民族的未来结合在一起进行新的探索。

也恰好在这一时期,国内文化界发生了一件大事,给旧汉字再“补了一刀”。

这件大事就是英国学者罗素的访华之行,罗素堪称是在二十世纪对英国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但却少有人知,他从小对中国文化也是耳濡目染、兴趣深厚。

也是因为这层渊源,所以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梁启超力邀罗素访华。

这正中罗素下怀,他当即动身来到中国待了整整一年,并写就了一部数十万字的大作《中国问题》。

在这部书中,罗素用相当一部分篇幅,阐述了繁体汉字为什么难以普及的三大原因。

其一,便是字符较多、字形复杂,难学难记又难写;第二,则是难以排序和查找,不便印刷;最后,是汉字的读音复杂,不但一个字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多个读音,而且不同地区的人们发音也不尽相同。

罗素对繁体汉字的批评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一部分人认为他没有资格对传承了几千年的繁体字说长道短。

但也有一批近代文人,借由罗素的看法展开了对繁体汉字的反思,其中就有鲁迅先生。

那么,鲁迅最后又得出了什么观点呢?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提出

在从事文学创作之前,鲁迅原本是一名医学生,他年少时曾在日本仙台医科留学多年。

但是在学成归国之后,浮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一段饱含血泪的近代屈辱史。

军阀混战、列强环伺、民不聊生……更可怕的是,当时的国民大多愚昧而麻木,这才愈发让人难以拨开迷雾,看清民族的未来到底该走向何方。

目睹这一切乱象的鲁迅终于醒悟过来——医术再精湛,一次也只能拯救一人的性命,唯有以文学和思想启发国民心智与灵魂,才能拯救这个在当时有着四亿人口的庞大国家。

于是鲁迅先生毅然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而他后来创作出的《孔乙己》、《阿q正传》等作品,无一不是切中时弊、以小见大、发人深省。

然而,这些文章写的虽好,但离鲁迅启发民智、改善社会现实的宏大理想还是相去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大部分老百姓,并没有阅读这些文章的能力。

据统计,在当时四亿国民中,文盲率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连字都不识得几个,又如何能读书明理?

所以,鲁迅先生在当时可以说是最希望汉字得到普及的人。但同时他也是最“痛恨”汉字的人,因为那时候的繁体字早已经失去了向下兼容的土壤。

在这样的困境下,鲁迅便创作了一篇叫做《鲁迅论语文改革》的文章,并且在这篇文章中引用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观点。

之所以说“引用”,是因为这个观点最早的确不是由鲁迅提出来的,只不过是因为鲁迅的文章而更加广泛为人们所知。

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钱玄同先生,便已经在《新青年》上发表过一篇《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

在文章中,他振聋发聩的呼吁:“中国文字不便于识,不便于写……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

这篇文章发表后,“汉字不灭,中国必亡”逐渐成为了五四运动的重要口号,而鲁迅先生对此也是颇为赞同的,并且在自己的文章中对其补充剖析。

其实,无论是钱玄同还是鲁迅,他们真正希望的当然不是让汉字就此消亡,而是渴望一种便于读写和普及的新文字出现,让中国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且真正浸润到每一位国人的心脉之中。

一大批有识之士纷纷站了出来,表示出了对文字改革的迫切要求。

比如陈独秀先生,也曾经说过对改革文字的看法。还有胡适、蔡元培等学者大师,更是纷纷在《国语月刊》撰文,与全社会共同探索该如何简化和改革繁体字。

可是,虽然鲁迅的观点得到了无数学者的支持,但繁体汉字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可谓根深蒂固。

这条改革之路困难又漫长,中国人从五四运动开始整整上下求索了半个多世纪,才创造出了能让所有人看得懂、学得会的新汉字。

汉字以全新面貌走向大众

自从五四运动开始对繁体字进行改革,一直到简体汉字的出现, 汉字的变迁之路经历了两个特点鲜明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主要是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在这一阶段,或许是因为这一时期世界和国内局势比较动荡,所以“汉字改革派”们的态度也相对比较偏激,大多数人秉持的观点是直接“废除”汉字。

废除汉字后用什么呢?学者钱玄同先生认为,可以使用拼音,或者与国际接轨,直接用罗马音。

另外,还有瞿秋白等人,则是倡议将汉字“拉丁化”,使用拉丁字母取谐音造词。

这种“汉字拉丁化”的倡议盛行一时,得到了鲁迅、郭沫若等人的大力支持。尤其是鲁迅,他甚至还自讨腰包做文字改革的研究经费。

不过汉字语义复杂丰富,“拉丁化”谈何容易?而且还有人觉得繁体字属于“国粹”不能轻易废除。

针对这种看法,鲁迅则是反问道:“到底是要为汉字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牺牲汉字?”

不过,虽然“汉字拉丁化”声势浩大,但这毕竟不是一条可行之道,最终未能成功。

从这也可以看出,那时候的知识分子改革文字的初心是可贵的,但是尚处在不成熟的摸索阶段。

汉字改革的第二个时期,则是在建国之后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主席便高瞻远瞩的提出了“汉字要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由此揭开了汉语拼音出现的序幕。

随后,一场汇聚多方面人才队伍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召开,在经过热烈地讨论后,会上拟定出了《汉字拼音方案》,方案中已经有了十分完备的拼音拼读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在统一字音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便是简化字形。繁体字的笔画在被删繁就简的同时,极大的保存了汉字的字形之美。

随后,国家大力展开扫盲行动,普通话、拼音、简化字的推广得到了完全的落实。

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累积扫除文盲一亿四千余人次。汉字也由此以全新的面貌走入千家万户,同时也在全世界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结语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当然存在一些偏颇,但站在鲁迅那一代文人的角度,却也不难体会他们当时迷茫而又痛苦的心境。

也正是吸取了这一批文人对文字改革探索出的经验,我们后来的汉语拼音和简体字的发明与普及才会更加的事半功倍。

时至今日,汉字依然与中华文明一同蓬勃的发展着,相信在未来一定也会如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到了现代,还有人提出了一种“识繁写简”的思路,也就是要做到对繁体字的认读,以便继承这种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对此您又是否赞同呢?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