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联合国认为无药可救,中国死磕治理70年,成效到底如何呢?

被联合国认为无药可救,中国死磕治理70年,成效到底如何呢?

00:00
06:50

黄土高原地区是生态环境恶劣和脆弱的区域,也是全球公认的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认定最无可救药的特殊区域,但是在中国死磕70年的治理之下,成效到底如何呢?黄土高原区域,有着广袤的64万平方公里的高原面积,然而这里的特殊地理特质,也让了解它的人倒吸冷气,在这片高原区域,竟然分布着多达27万多条密密麻麻的沟壑,沙尘从这些沟渠中漫天而起,随着狂风飞舞,缺水的高原,到处都是烟尘,看不到绿植更看不到生命的希望,只有满眼的荒芜。地质学家们经过勘测和考察,认为这里不仅植被退化难以生长,还有日照时间太短的缺点,难以养活植被,而且因为缺水缺乏日照,天然的恶劣条件就影响植被的生存,也不适合人类居住和生存,这里就是贫瘠的代名词,也是水土流失的代表位置。既然自然环境如此恶劣,我国为什么要花费长达70年的时间进行治理呢?因为这里并非人迹罕至,而是居住着多达1.2亿人口的密集区域。陕西甘肃等中部地区七个省份都在黄土高原的范围内,总面积高达6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六个渤海的面积,整体海拔最高在3000米,最低的位置也在海拔800米了。这里是沧海桑田变化而来,自然环境恶劣,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从清末开始,逃避战乱的人们,拖家带口逃到此处,开荒耕种艰难求存,逐渐增加了人口的数量。久而久之,开荒耕种又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到新中国创立的时候,整个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面积,只有可怜的6%左右,这个数据是非常惊人的,相当于整个黄土高原,基本上看不到绿色,只有漫天的黄土和沙尘。而我国人民长期居住在这里,故土难离,因此国家下大力气治理这个区域。黄土高原的绿植缺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然环境的恶劣,经过科学院的专家勘测和使用计算机模拟显示,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不足30%左右,其余的七成自然环境的恶化,是因为黄河泥沙侵蚀所致。黄河的泥沙,有90%都是来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状况也能想象得到的恶劣。长时间的自然变化,泥沙流失,造成高原区域的沟壑纵横交错密布无边,看上去像高原的一道道伤痕,触目惊心。到处都是沟渠和裂缝,风一起就漫天都是尘沙,植都难以存活,种植收成更少。黄土高原泥沙长期流失,注入黄河的现象经久不息,国家统计显示,在20世纪50年代,水土流失的泥沙数量每年不少于16亿吨,长期泥沙堆积累叠,导致黄河成为河床高于两岸的悬河,汛期来临,最高的位置竟然比岸边地面高出16米,严重威胁着下游居民的安全。汛期洪流还导致耕地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国家想治理这个区域,就要从黄土高原源头,阻止和减少泥沙进入黄河的数量,在源头开始治理生态环境。关于治理方案,不同学科专家持有不同的观点,争论不休导致意见也难以统一。历史学家则认为久远的从前,在黄土高原上有着繁茂的森林和植被,这里应该还原成历史上的绿树葱茏的样子,才能让生态从此改善,变成人们居住的乐园。地质学家认为这里的气候条件不够好,干冷湿度大,导致种植森林植被难度太大,没有必要长期投入导致浪费时间和精力。政府部门尝试过修复梯田加固土地表层,让耕地减少土壤流失,在不是坡地的位置能慢慢种植树木,形成规模后逐渐造林成型。这个计划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泥沙俱下水土流失的情况,不但没能缓解,反而增加流失的速度,这个反常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此后方案进行修改,在有沟的位置进行淤地拦截沙土,从而再把拦截下来的淤泥建造更多的耕地,这个想法从70年代开始实施,起初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效,人们都非常欣喜。然而当特大洪水暴发后,有多达27万亩田地都被毁掉了,看来这个方案依然不能阻止狂虐的泥沙。黄土高原要想治理好,还需要寻找更有效的办法。再次优化的方案使用梯田和淤坝组合的方式,用来治理泥沙,而且根据不同的分区模式,在不同的位置,根据地理特点,进行重点加固梯田,或者进行淤地驻坝的方式拦截倾泻而下的泥沙。经过此后三十多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终于有了新的面貌,多个贫困县也跃升为梯田县,从贫瘠到富裕,经过绿化呈现了青山绿水的繁盛景象。中国用70年的时间,创造了让贫瘠区域的黄土高原,变为人间乐土的奇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