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每一步都算数》第三部分-16-与人建立真实的联结

《人生每一步都算数》第三部分-16-与人建立真实的联结

00:00
16:49
与人建立真实的联结
在痛苦的日子里,我反思自己的过去,也思索自己的未来。我意识到导致自己内心孤独和痛苦的一个原因:很多时候我太自我了,总是沉浸在自己思维的世界里,而没有与人建立真实的联结。
从小,我就是一个不太合群的孩子,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幼儿园时,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疯跑,玩各种游戏,嘴里喊着“冲啊!”,我却觉得他们玩的游戏有些幼稚,也不喜欢和他们一起扮演变形金刚和圣斗土。小学时,无意中瞥到家中的一本书--《爱因斯坦传》,我虽然看不太懂,但是里面的“相对论”“时间”“空间”等概念,却引发了我的思考。 初中的我,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数学、计算机编程、诸子百家,把我的业余时间填满,我孤独地享受着收获知识的喜悦。
高中,我尝试接近、帮助他人,却遭遇了许多的挫折,不被大家理解一--即便我是大家眼中的“天才”,即便我真的很希望帮助大家。
经历了这些,蜕变也悄然发生。高三下学期的时候,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自以为是,居高临下地"指点”大家。我开始很认真地体会他人的内心世界,我知道以前的自己真的错了。
记得高考之前,有几个同学向我请教一些数学题。我不再用自己习惯的奥数思维,而是切换到他们平时比较熟悉的解题方式上,还帮他们系统地梳理了相关的知识点。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也会偶尔停下来问他们:“这样讲可以吗?有什么疑问吗?”我很小心地向他们寻求反馈,怕会发生以前出现过的情况:自己“独白”,听众却不知所云。不过这几次,效果真的很好,因为我看到他们脸上露出了豁然开朗的神情。后来他们反馈说:“讲得太好了!'”这是一个改变的开始,那时的我已经找到了改变的方向。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共情”,或者“换位思考”。这两个词听上去很简单,但真正体验到、能践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改变过去的思维方式,付出很多努力。
记得刚上大学时,我有一些“社恐”'。每当处于人群之中,我都会很不安。有一次下课,走在人群里,听到旁边一个人大声说话,我的第一反应是:他是不是在说我?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我曾对一个师姐说:“为什么我害怕接触人群? 他们说话,就仿佛在说我;他们笑,就仿佛在笑我:乃至他们哭,也仿佛因为我。哪怕是帮助别人,我也怕自己做不好,很尴尬,很胆怯。”师姐告诉我在意别人的看法,实际上还是想自己想太多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并不会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你身上。如果多去倾听和理解别人,实际了解他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不安就会小很多。大学阶段,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就是学习去理解一个人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有两件小事,虽然在我的整个大学生涯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它们仿佛是一种启示。许多件这样的小事,让我看到自己的问题,并学会去倾听和关爱他人。进入全新的世界,与许多心灵相遇,建立联结。
刚上大学,我就喜欢上了儒家经典。有一次,我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诵读《大学》。清晨八点,我来到学校附近一处低矮、老旧的民房前,四周绿树环,伴着清脆、叽喳的鸟鸣、 更显宁静。我得意自己好不容易找到这个宝地,无人搅扰,质朴安静,便开始放声诵读经典。我体会书中的意境,沉醉其中,读得身心舒坦。这时一个中年妇女从一个小巷里走出来, 呵斥我不要再读了,“这么早,有好多人都被你吵醒了”。一句简单的话,仿佛把我心中的某个东西击碎了。
在回去的路上,我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是那样不同。 读书对我来说是那么惬意,可却会吵到他人:八点对我来说已经不早了,可是对有些人来说却还早得很;我甚至没有想到这些民房里住着人。而我与他们的感受都是平等的。我觉得读书好,与别人觉得会被打扰是平等的;别人的不耐烦也是那样真实,和我的愉快一样真实。以前我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一味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理解他人,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方式去帮助他人,根本没有去体谅对方内心真实的感受。这些感受也许在我看来并不那么高尚,并不像文学作品中写得那么美、那么精细且感人,但因为一直忽略和排斥它们,在书籍的文字中寻求理想,所以我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到自我和他者的平等性,所有生命的平等性。以前我看到的世界是静止的,全是由自己的理想和情感来描绘的。现在我发现自己只是海洋中的一个波浪,无数的波浪跌宕起伏,相互碰撞,所有的都是平等的,最后交织成壮丽的海洋图景。
还有一回,我得了重感冒,喉咙疼得说不出话,心情很不好。下午刚下过雨,天色阴沉。有一个高中同学正好来北大找我,倾吐她进入新校园后遇到的不适和孤独。我专注地听着, 偶尔安慰一两句,开始喉咙还有点疼,精神也不好,慢慢就忘了这回事,一心只是帮她想办法。乌云遮蔽着窗外的天空,室内也是一片灰暗,她的痛苦我很难帮助解决--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专业不感兴趣、考试的压力大、理想的幻灭,这些不也是我以及许多新生都会遇到的问题吗?
我尽己所能,从自己的一些经验和那段时间学到的儒学和佛学知识中帮她找一些答案。我分享着她的苦楚,但似乎已不知道是谁在苦,内心不知不觉中与她共鸣。我说完,她的脸上居然露出会心的微笑,我也笑了。那一刻,很开心;那一刻, 心灵的鸿沟被跨越,没有距离。送她离开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已的喉咙不疼了,身上也有劲了,内心还涌动着一股力量,大概是善良或慈悲的力量吧。回看天际,已近黄昏,厚重的乌云压着远山,我的心中却生出一缕莫名的希望之光。
那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很愿意听别人讲话,不管是同学还是陌生人,仿佛“听”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可以拓宽内心, 感受真实的生命。我觉得他们都是我的医生,在治疗我内心的顽疾;他们也是向导,带我走向一个更广阔、丰富的世界。
此前因为一直沉浸于学习数学,我形成了一些思维定式, 遇到事情都会不自觉地想到数学公式、模型,总在自己的世界里思考,也就失去了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我练习听别人讲话, 慢慢发现每个人的故事都很有意思,尤其是当他讲的和我所预想的不一样,这时就打破了我的思维定式,知晓原来有人是这样生活、这样思考的。这正如一个朋友说的:“每个人的心都是一座美丽的花园。”
倾听,扩宽了我的生命。
记得有一年冬天去北京植物园玩,天气寒冷,河都结冰了。我走累了,来到湖边一张长椅上休息,-个大叔坐在我旁边,看上去约莫六十岁出头,应该已经退休了。他开始讲起自己的故事,从年轻时的经历讲到现在的生活,内容很驳杂,时不时还冒出陌生的人名,他就这样讲了两个小时。我当时认真地听,慢慢投入其中,去感受他的真实生活,我发现虽然他的经历与我的很不同,但我对他的故事是有共鸣的。他的故事中并没有伟大的英雄事迹,基本都是工作时的拉扯和生活琐事, 乃至有些观点是偏狭的,但我依然认真地听,体会他的喜怒哀乐。哦,原来真实的生命是这样的!他感觉到我在认真地听, 讲得也愈发起劲,眉飞色舞,很是激动。故事听完已经接近中午,我也该回学校了。
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减少了。原来我很苦恼, 总是想着自己的那些困境,在其中循环,无法解脱。但当我去聆听别人的故事,了解别人的痛苦时,我就不会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也就不那么痛苦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普同感”。到后来,听别人讲话的时候,我很容易因为这种内心的联结而体验到快乐。丰富的经历、真实的情绪扑面而来,让我非常震撼。这一点,也是我后来选择心理行业的重要原因。
倾听是一个开始,更多的喜悦来自为他人真心地付出。 当我更多地理解他人真正的需要时,才能给他人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方便。那时,我办了数学讨论班,为大家解答难题。每次讲完,看到大家因听懂而露出高兴的神情,我都会感到由衷的喜悦。
当时,还有一个很特别的例子。大二上学期,有一个同学沉迷游戏,快到期末考试时,他的数据结构可能要挂科了,我就去帮他补课。考前的最后三天,我每天都会抽两个小时去给他讲题。讲完之后,他说自己会看,可是到了第三天他说有些地方还是不懂。我一检查,发现他不懂的地方很多,只好用最后一天晚上再给他讲。下午去他寝室,他还在睡觉,我就一直等他睡醒。
正是冬日,窗外一片寒意,暖气烧得很旺。我拿起书,准备要讲的内容,尽量不用眼睛,而是靠我对知识的记忆。我节省用眼,以便他醒来时再用。因为数据结构的内容高中学过, 我对这些知识很熟,稍微看一看就能记起来。我想,如果不是要为他讲,自己复习恐怕不会这么认真。在那段时间,眼睛时好时坏,我对用眼的时间已经很克制了,但还是不见好转。或许这也不是办法,倒不如索性一用,大不了就难受一个星期。 如此想来,我发现自己的内心反倒宁静而坦然,好久都没有这么轻松过了。
晚饭的时候,他醒了,见我坐在书桌边,他有些不好意思,我开始帮他讲解。晚上十二点,我讲完,从他的寝室出来,眼睛竟一点都不疼。奇怪的是,从那以后,我的眼病一下子好了很多。连着几场考试下来都没事,数据结构还考了94 分,他考了74分,他很满意。
光团一次又一次的助人经历,让我自己的心中也充满了光亮。 当透过善行而体验到真诚、不夹杂私心的利他状态时,内心会被深深地震撼。喜悦的光芒有如闪电划过天空,自私的乌云被撕开缝隙,我才知道原来人可以这样快乐,心地可以这样光明、坦荡。这种感觉只要坚持去做善行实践,是不难体验到的,也许强烈程度会有不同,但较强的喜悦,以及对自我、对世界的重新审视是每个人都能有的收获。看到自己纯净而有爱的心,以此为基础,才可以将此心扩充、加深、细化,实践儒家的“仁爱”或佛教的“慈悲”。
倾听与行善,让我收获内心的光明与旷达,走出自我的世界,与人建立真实的关系,穿越抑郁与孤独,叩开喜悦之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