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庄子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庄子

00:00
06:24
《百家游说》庄子(一)
各位听众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谈作为诸子百家中最有趣的灵魂——庄子的思想。作为道家经典著作之一《庄子》,其开篇便是恢弘壮阔的一副浪漫主义图景,里面有“绝云气,负青天”的千里鲲鹏,其一跃而上,击水三千里,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也有楚地之南,以五百岁为生灭的冥灵玄龟和上古之地,以八千岁为春秋的大椿树。其意境之阔大,胸怀之辽远,为这篇经典开了一个文绉绉的头。然而,世人读书寻欢作乐,文人品经咬文嚼字,万物皆大道投影,何况鹏鸟、冥灵、大椿乎?纵然昂扬如千里鲲鹏,也会有斑鸠、鸣蝉一类的昆虫为此感到不屑:“我奋力一跃,不过从蒿草的这头跃到那头,何必如他一般,飞到九万里高空之上呢?”那么,诸位听众朋友们是想成为斑鸠还是鲲鹏呢?答案是,二者皆可,并无不同。这便是《齐物论》中所蕴含的观点。他为我们阐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叫南郭子綦(qi2)的人正在打坐,弟子见他半天闷不做声,连呼吸声都微不可闻,终于忍不住上前摇醒师傅,询问他怎么了。”南郭子綦笑着说:“吾丧我。”简单的三个字,却让弟子们摸不到头脑。他解释道,人们吹奏乐器,谓之人籁;风吹到形状各异的孔洞中而发声,谓之地籁。弟子们忙问,那么,何为天籁呢?他神秘一笑:人们带着某种情感去吹奏乐器,才有了人籁;风本无声音,正是孔洞自身形状各异,才有了地籁;若没有了人的主观意识,没有了孔洞的形状各异,天籁,自然浮现。弟子们这才明白,所谓“吾丧我”便是物我归一的状态,此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道至简。再让我们回归《逍遥游》,鲲鹏以游鱼之身纵跃而上化身为鹏鸟,自幽暗北冥沉海徙于南冥天池,从汪洋之水跃上祥腾云雾,俯视万物,不由发问:“天地万物,野马尘埃,这就是世界原本的样子吗?”我们知道,鱼鸟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的象征,而晦暗不明的天然冥海更是增添几分朦胧色彩,加之水和气自古以来就被视作万物本源。这正是老子所谓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庄子云之曰:“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纵然置指非指,马非马,但万物本源是一致的,万物皆可为马,也皆是非马。一切都源于人们认识的主体差异性不同。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斑鸠与鲲鹏,你想成为谁呢?答,二者都是世界本源的化身,因此并无不同,庄子在开篇通过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表象,悄悄拉开了《齐物论》的帷幕。作为道家学说中,与老子并称的人物,庄子有着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他鲜少与人争论,并称之为“物论者”,并坚持否定以分别心对待事物。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世,这种唯心论断似乎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然而如若我们将千年前的大道简言就此抛之脑后,又怎能确定自己不是庄子梦里的那只蝴蝶少年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