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全词如下: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一、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此词描写的是他游蕲水清泉寺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词人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词文解析
上片:
首句:“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点明了游览的地点和清泉寺的地理位置,以及溪水西流的独特景象,为全词定下了清新自然的基调。
次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描绘了清泉寺周边的自然景色,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清新雅致的画面。
末句:“萧萧暮雨子规啼。”以细雨萧萧、杜鹃声声作结,既烘托了环境的幽静,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为下片的议论抒情做了铺垫。
下片:
首句:“谁道人生无再少?”以反问的形式提出人生的哲理问题,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态度。
次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以门前的溪水尚能向西流淌为例,说明人生同样可以充满活力和希望,不必因年老而自伤衰老。
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以劝诫的口吻告诫人们不要因年老而悲叹时光的流逝,要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三、艺术特色
借景抒情:全词通过描绘清泉寺的自然景色和溪水西流的独特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哲理深刻:下片以反问和比喻的手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生的哲理,启人心智,引人深思。
语言优美:全词语言清新自然,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四、总结
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通过描绘清泉寺的自然景色和溪水西流的独特景象,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乐观向上的态度。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哲理深刻,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门前流水尚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