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超车”,最终要靠稳扎稳打|九派时评

“弯道超车”,最终要靠稳扎稳打|九派时评

00:00
03:33

这两天,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小米SU7发布。雷军造车3年,终于到了交作业的时刻。昨夜,雷军带着小米的第一辆车重磅亮相,一炮打响,登顶热搜。

这份作业水平如何?且不谈那一项项具体参数上的领先,看看各方反馈就知道了:小米汽车一晚收到1亿元定金,小米汽车概念股大幅高开,友商直呼“太猛了”……就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雷军第一次造车的成绩确实堪称惊艳。

试问,哪个创业者不想拥有雷军这样的热烈人生,每次创业都能燃炸全场?他的创业历程上,一票比一票干得大。并且,自始至终,雷军挑战或者说致敬的,都是对应领域中的绝对巨头。

当他毕业后进入金山,直面的对手就是世界第一,微软。当他创办小米,致敬的对象就变成了乔布斯。五十一岁那年,雷军再次踏上新征程——做汽车。“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这一次,对标的或许是马斯克。作为小米的第一部车,小米SU7在价格和配置上对准特斯拉“贴脸开大”,无畏对比。“当小米决定要造车时,肯定要和全球最好的车厂比,如果连比都不敢比,肯定做不好。”

产品问世,某种角度上来说,时间已经给出了答案。

“弯道超车”,最终要靠稳扎稳打。

在力求稳妥的基础上,寻求创新——作为小米汽车的造车战略,“守正出奇”这一方法论代表了小米SU7一炮打响的成功关键。

“守正”二字,意味着必须从技术积累做起,更重视核心技术的积累;“出奇”二字则体现在小米独特的汽车智能生态,小米在智能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正是其未来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

“每一步都从核心技术做起,都是实打实的,每一件事情都用10倍的投入来走。”通常车企做一辆车大概投三四百人,研发经费约10亿-20亿。小米的第一辆车,则投入了3400名工程师。截至目前,小米在造车上的公开投入规模已达98亿元,这第一辆车就花掉了小米近百亿的成本,而雷军在三年前决定拿给未来10年造车的现金储备是一百亿美元。“卷”投入,“卷”研发,“卷”价格,“卷”耐力……用雷军自己的话来说,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如今的一切,并不是一场简单的豪赌,而是扎实投入所铺就的必然结果。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