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顶端新闻报道,日前,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关于员工心情的一段言论引发关注,他表示,不认可过度服务,不应该让员工去取悦顾客,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让员工“你去对着顾客笑是作恶,是不道德的”。
胖东来这段言论较为偏颇,但指出了一个真问题:优质服务与过度服务有什么区别?
对于任何商家而言,市场竞争的本质都是服务。近些年,一些商家为了提升消费者服务体验,进而以“服务”优势为主打品牌,可谓拿出了许多办法。但不可否认,商家的服务竞争也出现了一种怪象,就是为服务而服务,甚至出现胖东来创始人所说的“过度服务”。
一些商家的服务,看似对消费者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但实际上是在降低服务的品质。甚至不客气地说,是把服务做成了形式主义。比如,掐点到秒的询问顾客,频繁的倒饮料、送礼物,提供一些超越自身消费范畴的服务,等等。这些服务,往往以商家的员工培训、管理规范而固化,非常标准化,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感受到的只是一种标准量化的服务形式,并没有发自内心地体验到舒适。
更有甚者,有些顾客口味刁钻,吹毛求疵,非要员工谄媚自己,或者去做很多与员工本职工作不相关的服务工作。有些被媒体曝光的奇葩公司,会以贬损员工人格的方式去完成所谓的服务工作。有的员工在身体不适的时候,还要给客户赔笑脸,虽然在一时能取悦客户,却伤害了公司员工的利益,甚至让员工感受不到尊严感。
“过度服务”拷问的商业底层逻辑是:在商业化消费中,员工与顾客能否传递发自内心的交流呢?一个产品,可以通过品控、生产线等等,实现标准量化生产。但服务是由人来提供的。人对人作出的服务,从标准化来说,是笑容要到什么程度,礼仪要做到哪几点,问候要多少分钟一次,最后,这些纯粹形式上的堆砌,造就了一种内心虚假而外表热情的服务,正是这种“服务”将员工与顾客身份绝对化,强化了顾客只是命令发布者,使顾客的各种需求获得形式化的满足,但根本感受不到任何服务品质。
中国的商业文化发展到今天,其实许多服务理念需要重新审视。商业并不是对人的异化,服务品质本质上是内心的品质。譬如,一个追求服务品质的企业,自己的员工又是否每天都笑得开心呢?又能否将自己的开心,真正发自内心的去传递给自己服务的顾客呢?从公司管理的角度来说,如何招录到真诚的人,如何激励员工的职业追求,而不仅仅是拿着一些死板僵化的管理规范,让员工包装出一些言不由心的服务举止,这更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
近年来,也有一些像胖东来这样的企业,不仅尽量提供给顾客最好的服务,也很尊重员工的实际感受。比如,让感到委屈的员工,有一个表达诉求的合理途径,乃至给予一定的经济安慰。与此同时,能够积极听取社会各界的监督意见和善意提醒,及时改进自己管理中的问题,切实提升员工对公司的认可度,也增加了公司的社会声誉。
其实,员工对于一家公司的认可程度,都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可能是来自公司管理者的嘘寒问暖,也可能是员工遇到工作、生活中的麻烦时,能得到公司及时的帮助。能够关注到这些小事的老板,就是有人道关怀的管理者,必然能赢得员工的真心支持。而正是无数个这样的企业文化,共同构成我们这个社会的商业文化、商业氛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