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李正阳,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曾3次参加中国南极内陆科学考察。获得中国优秀南极科考队员、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第四届江苏技能大奖“江苏工匠”等荣誉。
李正阳在安装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受访者供图
2024年1月,在海拔4087米的中国南极昆仑站,一抹靓丽的“中国红”于冰天雪地中格外耀眼——我国首台近红外望远镜成功运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的李正阳,正是亲手点亮这抹红的成员之一。
李正阳在南极海拔最高点昆仑站。受访者供图
对南极来说,李正阳是一名“老熟人”。今年已是他第三次赴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执行天文科考任务。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李正阳就是那个站在南极之巅“追星”的天文学家。他说,他要在这里寻找宇宙终极问题的答案。
01
点亮南极那抹“中国红”
今年是中国开展南极科考40周年,对李正阳来说也意义非凡。2011年、2014年、2023年,他曾三次登顶南极冰穹A开展天文科学考察,也是该学科方向执行南极现场任务次数最多的两人之一。“有挫折、有意外、有奋进、有成果”,对此前刚结束的第40次南极科考,他总结道。
上月底,李正阳主持研发的近红外望远镜,首次开展近红外天文观测以及近地空间环境全时段监测,成功实现我国全自主研制太赫兹天文观测设备在南极冰穹A对星际分子云的0.5THz频段分子和原子谱线观测,成功测定了昆仑站全天空的近红外天光背景亮度等关键数据,为昆仑站开展全年空天观测提供了坚实基础。
李正阳与南极昆仑站近红外望远镜合影。受访者供图
李正阳介绍,该装备应用自主研发的耐低温光学镜筒、全密封直接驱动电机等关键工艺,显著提升了设备的环境适应能力。
三次入选南极科考,李正阳何以与天文领域结下不解之缘?他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早在高考选志愿时,便选择了物理类中的光学工程。
大三时,他被授课老师提到的望远镜、显微镜、光纤仪器深深吸引,于2009年考入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参与南极天文光学望远镜和台址监测仪器的研制,负责光学系统设计、调试和现场安装,2014年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
如今,李正阳主要负责极区光学望远镜装备研发。面向未来,他说,将持续工作在南极科学考察一线,集中攻克极端台址光学望远镜可靠稳定高质量运行的关键技术,让更多自主研制的光电设备运行在地面最优台址,为空天观测提供珍稀观测数据。
02
“尊重选择并坚持下去”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对李正阳来说,距离首次参加南极科考已12年了,但回忆起来依然感慨万千。
2011年,读博士研究生一年级的李正阳,因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出色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身体素质,入选我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主要负责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在南极高原最高点的安装和光学调试任务。
在南极这块冰封的大陆上,平均冰厚2000多米,海拔4100米,只有0.5个大气压,路途中严寒大风是常态,要挺进冰穹A需要在雪面上行进1260千米。而天文科学考察现场执行在极昼期间开展,工作温度-40℃左右,工作窗口仅20天。“我们在现场工作经常会遇到多学科交叉复杂问题,在有限的条件下需要高效率解决各种异常情况,稍有测试不到位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失败。”李正阳说。
李正阳在科考途中参与修雪地车。受访者供图
顶着任务的巨大压力和极寒缺氧的恶劣环境,李正阳的身体和心理都经受着严峻挑战。他回忆,有关望远镜的工作都在户外,调试精密仪器时经常需要摘掉手套,“触碰金属时会有冰冻的刺痛感,极易冻伤”。
冷酷恶劣的环境容易放大性格的弱点,李正阳直言,易怒、寡言、挫败感时时困扰着他。但他依然咬牙坚持下来。
“把工作的每一天都当成当季工作的最后一天”,李正阳怀揣着这个信条,想方设法攻坚克难,强调在现场工作“不留遗憾”,最终和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在冰穹A成功安装我国首台可远程控制自动跟踪的南极巡天望远镜,入选2011年度“中国十大天文科技进展”。
“特别能吃苦”,是李正阳队友对他的评价。2014年,李正阳再次被选派参加南极科考。这一次,面对时间紧、人员少、任务重等多重困难,他独自承担了户外安装的所有工作。经过连续23天艰苦奋战、加班加点,他最终完成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光学系统安装与准直,解决了无人值守的指向校正技术,AST3-2后续观测也获得人类历史上首次引力波光学对应体的测光数据,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尊重自己的选择,并坚持走下去,不让自己为最初的选择后悔。”这是李正阳分享给南极科考新队员的建议,也是他进行自我心理建设的内容。在他看来,在科研工作和生活中,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即便客观结果不遂心意,个人的成长也是宝贵的收获。
从最初胸怀“天高任鸟飞的豪情”,到如今面对年轻新队员“升腾起强烈的责任感”,历经三次南极科考,他说:“感受最深的是极地人在极端环境下的家国情怀,以及在个人成长上的极致追求,这种坚韧也成就了极地人的无二气质,激励我们勇攀科学高峰。”
03
“培养更多仰望星空的人”
深耕天文学领域十五载,李正阳愈发感觉到天文学科普教育的重要性。有数据统计,中国14亿人只有不到3000名职业天文学家,相当于每46万人中才出1名天文学家。他分析,相对其他学科,天文学的科普推广受众面较小。
近年来,不少中小学尝试多种形式的天文科普教育,如采购天文观测设施、开发校本课程、组织天文活动等,将天文前沿课程、台站研学和科研小课题等内容相结合。
李正阳认为,当前天文科学教育还有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科普教材资料陈旧,无法紧跟时代步伐;专业天文器材投入及后期维护成本高昂;中西部偏远落后地区的学生,很难获得与东部较发达地区同等的天文教育资源。
如何才能培养更多“仰望星空”的人?李正阳建议制定标准化指南,帮助中小学选取合适的观测设备,并提供统一维护方案,让天文望远镜在使用、维护、购买等方面更加便捷,让每个学生都有用上的机会。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走进校园,给孩子们做天文学科普讲座。“我们去南极干什么、怎么去”“南极如何吃喝睡”……他结合一幅幅精美的星图和南极风景照,介绍有关南极科考的趣闻,其间融合浅显的天文知识,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点燃热爱天文的小火苗。
李正阳在小学科普现场回答提问。受访者供图
“我生长在大山里,小时候活动范围也就方圆三十里,没机会接触到新鲜的知识和外面的世界。当我长大后,看到这个世界的广袤和美好,我想让我的孩子和更多孩子都能看到。”李正阳说。
作为科研工作者,李正阳也想在科学和公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天文学和其他学科在培养人才的路径上是一致的”,他说,有仰望星空思考“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有志青年,选择这个方向勇敢向前,前面的路一定是繁花盛开。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