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绝大部分中国考生而言,北京大学堪称是可望而难以触及的梦中学府。然而也有极少数天赋异禀的孩子,把考入北大看得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轻松。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诗人海子,他在只有15岁那年便进入了北大校园,而他在几年后写出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更是流传至今,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诗篇。
按理来说,这样一个万里挑一的天才,前途应当是无可限量的。
可是,他却在25岁那年选择了卧轨自尽,让自己的辉煌戛然而止。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小时了了大时佳
古人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少年时锋芒毕露、聪明过人,长大之后却未必能有所成就。
古往今来,已经有无数类似于“方仲永”的例子印证过这句话的先见之明,然而少年成名的海子却没有陷入这样的“怪圈”。
他堪称是一个“异类”,也是一个真正的天才。接下来先让我们看看他的出身和成长经历。
在安徽省怀宁县的西南一角,坐落着一处在地图上毫不起眼的小村落——查湾村,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聪颖可爱的小男孩降生于此。
或许是出于对大海的憧憬,父母便为其起名为査海生。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这个孩子也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海子。
据海子的母亲回忆,自己第一次发现海子的聪慧是在他三岁的时候。当时母亲随手拿起一本茶几上的杂志,一字一句的念起来逗海子玩。
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哪怕过了一天一夜,海子依然记得这些字的形貌和读音,似乎是有过目不忘之能。
这让海子的父母又惊又喜,他们接下来开始有意识的开发海子的潜能,四处借来了更多的书籍教海子阅读。
海子后来之所以会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恐怕跟这段幼年时期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在那个年代,查家村相对还比较落后和贫瘠,村里的小孩子大都不受管束,每日里漫山遍野的疯玩。
而从三岁起便与书为友的海子在逐渐长大后,自然显得跟同龄人格格不入,他几乎没有什么玩伴,每天就是把自己关在家里,闭门看书。
就连海子的父亲也说:“别的孩子每天都玩得一身泥巴,但是他却连鞋底都干干净净。”
这样的日子在旁人看来或许有些孤僻无聊,但海子却能在读书中找到日有所进的乐趣。
与此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是突飞猛进,升学时一路亮起绿灯——五岁就读小学,五年后便升入高中,15岁参加高考,并以当地文科状元的身份被北京大学录取……
这份耀眼的履历,让海子名动一时,考入北大的他也已经证明了自己不是“方仲永”,而是货真价实的天才。
不过大家也知道,大学有时候更像一个“小社会”,并不是光会读书就能过的风生水起的。
虽然海子天赋异禀,但他到底是一个阅历尚浅的15岁孩童。在父母的殷殷期盼中被送入北大校园的海子,也即将因此迎来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波挫折。
独在异乡为异客
从安徽的一处贫穷的小村子,一下子来到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海子自然是怀着无限憧憬的,但同时也不可避免会产生很多很多的不适应。
当时北大校园里的学生身份比较复杂,有些是下乡了几年的知青然后返城读书的,也有些是服役结束回到校园的……这些人无论是年龄还是经历,都和15岁的海子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
哪怕是那些跟海子同年考入北大的应届生,也至少比他大了三四岁。在海子眼里,这些五花八门的同学是他从来没接触过的,一个比一个新奇。
而在同学们的眼里,海子也是一个“异类”。
他天赋不凡却又不谙世事,出身乡村对大城市的一切又都不熟悉,再加上年龄的差距,因此大家跟他实在找不到什么共同语言。
再加上那个时候海子的家境也是相当贫寒,据同学回忆道,海子家连一床褥子都买不起,他便把被子折起来,一半盖在身上,一半垫在身下,小小的身躯狼狈的蜷缩在里面。
这样的寒酸做派不但容易引人可怜,更容易让大家有意无意的对他避而远之。
除了生活和人际交往上困难重重之外,海子的学业一开始也不那么顺利。自小喜欢文学的海子本想就读于中文系,然而他却在入学伊始便遭到了调剂,被分配到了法律专业。
这毫无疑问也给将文学视若生命的海子兜头泼了一盆冷水,不过海子毕竟聪明,哪怕学自己没那么感兴趣的法律,他一样能学出门道。
每次专业课考核,海子的分数总是遥遥领先。
同时,海子还浸淫于北大浩如烟海的庞大图书馆,开始阅读哲学书籍。
海子性格敏感,在生活中又倍感孤独,哲学便成为了他情绪的出口与慰藉,甚至连海子的毕业论文都与哲学有关。
在19岁那年,海子顺利毕业,不过刚走出象牙塔的他便立刻走入了另一座象牙塔,但这一次他的身份不再是学生。
由于法律与哲学方面的知识海子都已经融会贯通,所以他被北京政法大学看中,被吸收进了该校的哲学教研室工作。
这份工作体面而又光鲜,是让父母满意、让别人羡慕的“铁饭碗”,但其中的心酸却只有海子知道。
那时候已经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惠及四方,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很快。但是作为一名“教书匠”,海子每个月却只能有一百来块钱的收入。
他的同事里有许多人都感到不堪忍受,丢下粉笔转身投向南方的深圳、广州,下海当起了商人。
但海子并没有这么急功近利,他找到了对自己而言更重要的事情——写诗。
从北大毕业之后的六七年时间里,是海子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他写出了数百万字的诗篇,大都流传至今。
从这些作品的内容里,人们或许可以一窥他希望破灭、走上绝境的心路历程。
沦落诗人多薄命
海子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诗歌,自然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曾经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流传了数十年,至今热度不止。
但是事实上,海子情真意切的名篇不止这一首,他的诗歌创作内容也很驳杂广大。
他有一些写爱情的诗,在跟初恋分手后,他近乎绝望的写下诗作用来怀念自己的爱情。
除此之外,他也有一些抒发爱国之情的作品以及一些对孤独的排遣的感悟之作。
这些诗作感情细腻而真挚,也只有海子这样的性情中人能写得出来。不过,在海子活着的时候,他的作品却并不太被北京的文学圈子认可。
比如说,海子曾经参加过一个叫做“幸存者”的诗歌协会,参会的名流很多,有唐晓渡、杨炼、芒克、北岛等诗人。
相比于海子,这些人都是成名多年的前辈。
所以海子当时入会时是感到十分欣喜和荣幸的,他积极的参加协会举办的活动,还大胆的站出来把自己的诗歌当众吟咏。
然而一首诗读完,下面没有掌声,反而有诗人对他展开批评,说他的长诗写的不如短诗好。
这番评价却恰好戳中了海子的痛处,他最向往的是“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而非那些更容易流传的抒情短诗。
北京的诗歌圈子没人理解他,他便向全国寻找诗友,可是换来的也大抵是失望和中伤。
甚至还曾经有一位诗人在读完海子的长诗后,公开评价道:“自以为是中国的但丁,但人类只有一个但丁就够了”,言辞之中满是讥讽。
怀才难遇的海子最终决定“逃离北京”,他一度想要辞去工作,去南方办报刊,借此来避开那些非议和批评。
可是这个要求遭到了父母的反对,他们不知道儿子的痛苦,也没经历过文人之间笔锋如刀的论战,他们只知道儿子想辞掉“铁饭碗”,这是万万不行的。
连父母也无法理解自己,海子只好寄希望于酒精和爱情,然而他念念不忘的初恋也早已嫁作他人妇,对海子表现得十分不念旧情。
多重打击之下,海子的精神健康逐渐出了问题,由此引发了不少躯体病症。
他曾经给别人写信,说自己“头痛耳鸣、幻视幻听”。贫而多病,再加上无人能理解的孤独,终于把海子逼上了一条绝路。
1989年3月,海子写下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最后一句是“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希望一窥“曙光”的真面目,然而终究没能等到这个机会。
该月月底,刚满25岁的海子出发前往山海关附近的一道铁轨,随着火车的轰鸣,一位薄命诗人就此长眠……
结语
在海子死后,他的诗歌逐渐得到了越来越高的评价,几乎每一篇都经典传世、脍炙人口,可惜这样的盛况海子终究是没能看到。
有人说海子之所以走上悲剧的结局,本质上是因为他太聪明了,远比一般人更能看到人生的痛苦,正所谓“慧极必伤”就是这个道理。
但也有人认为,“所有的自杀都是他杀”,如果当时身边的人对他多些理解和关心,他最后一定不会走的如此悲凉。对于这两种观点,您更同意哪一种呢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