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丨03另类解读:西方文明到底处于上升期还是衰落期?

政治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丨03另类解读:西方文明到底处于上升期还是衰落期?

00:00
12:18

你好,我是许小亮。今天我们继续讲《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声音下方的讲义有本期内容提要,你可以点开查看。

在上一讲,我们揭示了亨廷顿的洞见,这个洞见的核心就是:文明才是世界秩序演化的根本动力。这个动力的表现形式是冲突,而非对话与合作。在现实的国际秩序中,表现为非西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这个冲突长期存在,并且是未来世界秩序发展演化的基本态势。

应该说,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这个洞见,亨廷顿遭受了很多的误解和批评。但在今天,很多人都认同亨廷顿的这个判断,因为当下国际秩序的现实明确地告诉我们,现有的大部分冲突,尤其是战争,都是以“文明”的名义进行的。

可是,亨廷顿的上述洞见如果放在世界秩序的整体格局中进行考察,其实还有一个有待解决的命题需要论证。那就是,为什么非西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冲突呢?亨廷顿是怎么得出这个判断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我们都知道,两个事物产生冲突有两个前提:其一是这两个事物在属性上不可互通,其二是这两个事物在力量对比上有冲突的可能,也就是要么双方的力量处于对等的状态,要么双方的力量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否则的话,如果两方的实力差别很大,冲突也发生不起来,就好比说当一群狼遇到一群羊的时候,你很难说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冲突,因为狼群相对于羊群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

按照亨廷顿的认知,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在属性上是不可互通的,换句话说,世界范围内不可能形成一种属性的文明,多文明中心的存在是未来世界秩序的基本特质。那么,他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可以了,那就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在力量对比关系上是否满足冲突的条件要求。

即便是在今天,从我们对世界范围内各文明的第一印象出发,我们也很难得出非西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在力量上处于对等的状态这个结论。那么,两者之间要产生冲突,并且能够左右世界秩序的演化和发展,就只剩下另一种可能了,那就是西方文明处于衰落期,而非西方文明处于上升期,这样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才有可能爆发冲突。

那么,在世界范围内,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力量的对比果真是如此吗?

非西方的各种文明在冷战结束后,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抑或是在技术层面,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那就是非西方文明在冷战之后处于上升期。那么,冷战之后的西方文明呢?难道不是处于上升期吗?我们看到经济全球化本身最大的受益者其实还是西方文明。怎么能够得出结论说西方文明处于衰落期呢?它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明明还在不断地发展啊?那么,亨廷顿所说的西方文明的衰落是指什么意义上的衰落呢?

很显然,亨廷顿所说的西方文明的衰落,并不是我们通常印象和认知中的衰落。总结亨廷顿在本书中的一系列看法,我认为,亨廷顿对于西方文明的衰落的论断,主要是在如下几个维度展开的:

第一个维度,是文明的影响力和支配力维度,这个维度也是最为重要的维度。在亨廷顿看来,全世界范围内,如果一种文明能够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那么文明的冲突就很难发生。但是如果主导文明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发生了动摇和衰退,文明之间的冲突就会成为世界政治秩序变动过程中的常态。在晚近400年的时间里,西方文明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占据支配地位,在未来可预期的历史发展中,这个支配地位也将继续被保持。但同样发生的事实是,西方文明在持续衰落。原本在西方文明阴影下的其他文明逐渐壮大,并尝试摆脱西方文明的影响和支配。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两种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国文明。并且,这两种文明摆脱西方文明的影响和支配的路径是不同的。伊斯兰文明通过不断地原教旨主义化,从信仰和观念的层面对抗西方文明。而中国文明则更多地是从经济、政治的维度去西方化。无论是从领土与人口、经济产值和军事能力上,西方在全球范围内的支配力和影响力都在不可遏制地下降。这必然会带来其他文明对其霸权地位的挑战。这是亨廷顿判断西方文明衰落的第一个维度。

第二个维度,是文明自身的维度。在冷战结束后,各个地区都出现了本土化现象。在亨廷顿看来,每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自我伸张背后都是一种政治权力的崛起。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复兴的各种本土文明就意味着在世界秩序的构造中,各种挑战西方世界支配地位的权力形态已然出现。这种挑战西方文明的权力会用自身的本土文明来论证正在发生的政治和经济现象。这个论证的逻辑是什么呢?那就是非西方文明在经济和政治上的成功不是由于他们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科学与技术,以及对西方的制度的引进,而是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自身文明的优越性。亨廷顿指出,这种论证是否合理根本不重要。从文明论的角度来看,这种论证一定会在非西方文明中获得非常多的簇拥者。只要这种论证有大量的信徒,与西方文明进行对抗的基础自然也就会存在。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冲突自然也就成立。在这个意义上,非西方文明能够通过对本土文明的伸张来获得与西方文明进行对抗的力量源泉的。亨廷顿还提到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就是随着民主在非西方社会的推行,那些被动员起来的大众更倾向于反对西方文明。因为他们在制度上获得了民主的权利,但在观念上却更倾向于本土的文明。所以,非西方文明越民主,其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也可能越激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从文明自身的维度来看,西方文明正处于极速衰落中。

除了刚才说的文明的支配力和影响力,以及文明自身这两个维度以外,亨廷顿提出的第三个维度,是反世俗的维度。应该说,西方文明能够取得在现代世界中的支配地位,很大程度上源自其世俗化的运动。西方文明构造了现代的世俗秩序,并将之向全球推广。至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西方文明的这种世俗化运动从总体上来看是成功的。二战之后,在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抗暂时遮蔽了文明的问题。但是在冷战之后,西方文明伴随着全球化对于非西方文明的入侵,带来了广泛且持久的身份认同危机。各种非西方文明急切地想要在西方文明之外建立起一套认同标准。但是,这些文明又很难在西方文明所提供的标准之外找到一套合理的标准体系去建立起认同。所以,在非西方文明那里,要么放弃自身的文明标准,要么接受西方的标准。但亨廷顿一直强调说,要非西方文明放弃自身,转而去接纳西方文明,那相当于要求非西方社会放弃自身的在全球秩序中的权力。不论对于普通民众还是对于政治精英来说,这都是难以接受的。所以,他们必须找到一套不同于西方文明,但又能够快速且低成本地重建身份认同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宗教,我们可以看到,冷战结束后,宗教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尤其是很多原教旨主义的宗教主张和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这个复兴严重挑战了以世俗化作为标志的现代西方文明的支配地位。亨廷顿指出,宗教是反世俗的,反普世的,因而也就是反西方的。随着全球范围内被宗教复兴运动所裹挟进去的人口越来越多。世俗化的西方文明也就不断地丧失其影响力,其处于不断地衰落过程中也就不言而喻了。

那么亨廷顿就是通过这三个维度,判断西方文明正在衰落的。因此他进一步指出,在新世界秩序生成的过程中,由于主导现代世界秩序的西方文明力量逐渐走向衰落,非西方文明的力量逐渐上升,在未来的世界秩序生成过程中,必定会产生西方文明为保住自身的支配地位以及非西方文明为了挑战西方文明的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冲突。这种冲突不会是笼统地表现为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地冲突,而是表现为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中的各种文明在不同领域的冲突。因为,并不是所有非西方文明都能够在各个领域挑战西方文明。比如说,以中国文明为代表的亚洲文明将在经济领域对西方文明发起挑战;以伊斯兰文明为核心的宗教文明将以宗教为阵地,对西方文明发起冲击;以东正教文明为根基的俄罗斯可能会在军事领域对西方文明进行攻击,如此等等。而且,只要非西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产生冲突,这种冲突本身又会不断地给予这些文明以自我确信,认为只有在冲突中或者说只能在冲突中,这些文明才能够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更强的主张则在于,通过这些冲突,非西方文明能够逐渐取得对世界秩序进行构建的主导权。

正是基于对西方文明处于衰落期的另类解读,亨廷顿实际上对于整个西方文明在未来的世界秩序演化中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有着自己的看法。从他的视角来看,如果西方文明处于衰落,且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那么,为了保存西方文明既有的成果,而向世界输出西方的技术、价值观以及制度就是不可取的。因为西方文明的支配地位只有建立在西方是独特的,且不可普遍化这个前提下才能够确保。

这事实上引出了亨廷顿这本书的另一个主题:那就是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是不利于西方文明的支配地位的。因此,文明的冲突这个基本立场一旦确立,逆全球化或者说反全球化就是在所难免的。

在下一讲,我将和大家来聊一聊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个基本立场上对于全球化的否定性评价,以及这个评价对于现时代世界秩序的影响。

如果你还有任何关于这本书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提出,一起参与讨论。我们下一讲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