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近日,一些城市先后开始了体育中考第一轮考试。从春节后开始,体育中考培训的需求就在市场上不断发酵。记者采访发现,有学生在体育中考前去培训机构“加量恶补”,结果在训练中伤到了脚,最终影响了考试。一位家长花了上万元给孩子报了引体向上的体能课程,结果课没上几节,教练“跑路”了。近期关于体育培训机构的投诉,大多都是要求退费。“资金”和“安全”问题成为困扰体培行业的阵痛。
学科类教培被压减,加之各地“体育进中考”深度落地,在此前提下,体育类教培迅速发展壮大。在不少家长看来,同样是“提分”,在新的游戏规则下,体育分有着与文化分同等的含义。既然如此,当然就照搬过去的习惯模式,通过购买市场化服务的方式来换取一个好成绩。并且,越是临近体育中考,这种“花钱突击”的欲望就越是迫切。正所谓情急失智,在“大考将近”的焦灼心态下,相当多的家长,并没有基本的消费理性和议价能力,就此事作出正确的选择。
最近一段时期,很多体育教培机构打出的口号都是“突击一个月,考试拿满分”,可以说精准契合了家长们的诉求。很多家长之所以压到最后一个月才突击报班,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眼看着校内训练迟迟无法突破成绩上限,也就只能另辟蹊径,去校外的机构“试试看”了。相比于校园体育,市场化的体育教培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价值——那份“信心满满”“包打包票”的架势,很好地安抚了忐忑不安的家长。“报班但求心安”,买的就是希望!
当然了,体育教培机构的营销措辞,并不等于严肃的“效果承诺”。只是,很多家长有意无意地,将之混为一谈罢了。或许,这也是为人父母者某种自我安慰的策略,是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开脱姿态。“体育进中考”的本义,乃是敦促学生们长期锻炼,形成运动习惯、培养运动爱好。但现实中,在某些地方,其却演化成了一场高烈度的“内卷”。为了追求那差之毫厘的、看似“触手可及”的满分,一些家长不惜让孩子“白天在学校跑,晚上去机构跑”。如此这般,多少有些过犹不及了。
体育中考,不是竞技比赛也不是选拔苗子,而更多还是一种达标性测试。此前,北京市已经明确,体育中考评分标准遵循“达到良好即满分”之原则。体育中考“陪练热”方兴未艾,越来越多家长们被迫卷入“体培军备竞赛”的当下,北京市的做法,理应给其他地方以更多启发。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