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宏观调控需要多种工具有机组合、共同作用,从财政政策看,今年要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提出的“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工作要求,而适度加力不仅体现在赤字政策,还包括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等多种政策工具。
除此之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廖岷还解读了最新的财政数据及财政促就业的相关政策。
财政支出靠前发力 支出进度为近五年同期最快
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46万亿元,同比下降2.3%,但按照可比口径实际增长2.5%左右。
廖岷表示,从今年1-2月情况看,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受到两项特殊因素扰动。一方面,基数被抬高,比如2022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部分缓税在2023年前几个月得以入库,抬高了2023年的收入基数;另一方面,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对今年的减收影响。比如,2023年8月开始实施了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这会使今年前8个月执行的低税率对应去年同期相对较高的税率。
此外,廖岷还对数据对比情况进行了解释,他说,受应对疫情采取措施的影响,这几年在对经济数据进行同比时,往往情况都比较复杂,就近几年的财政收入来看,波动幅度也比较大,主要与我们应对疫情采取的一些减税降费的措施政策有关。“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在做同比时需要对一些特殊的、不可比因素做扣除,才能更客观真实反映趋势变化。”
从支出端来看,财政支出靠前发力,且进度加快。今年前2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6.7%,完成了全年预算的15.3%,支出进度为近五年同期最快,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等领域支出增长较快。
廖岷表示,财政支出既有总量效应,更有结构效应,相信这对推动宏观经济的复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社会资本投资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我国政府负债水平适度 中国政府债券广受欢迎
2024年,我国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规模达4.06万亿元,比2023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通过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安排财政支出达28.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1万亿元,保持了较高的支出强度。
同时,2023年四季度增发了1万亿元国债,大多都在今年使用,实际上支出效果将更多体现在今年,除此之外,今年还安排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000亿元,还有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再加上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所有这些政策,将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必要和有力支撑。”廖岷表示:“中国政府债券在市场上一直广受欢迎,过去几个月,海外投资者连续多个月增持,成为亚洲表现最好的政府债券之一。”
廖岷进一步表示,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财政部门始终坚持统筹稳增长和防风险,统筹需要与可能,科学合理安排赤字水平、政府债务水平,确保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过去几年,即使是在疫情期间,我国赤字率也保持了相对稳定。2018-2023年,财政赤字率总体控制在3%以内,2024年赤字率按3%安排,也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的。“总体看,我们认为,我国政府负债水平是适度的,既符合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的客观需要,也有利于实现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 不裁员企业可返还失业保险费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还制定了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等预期目标,那么,财政在促就业中如何发力?
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廖岷表示,财政部继续立足财政职能,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扶持。今年重点围绕四方面做好相关工作,包括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支持经营主体稳定就业岗位、助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以及继续聚焦重点群体就业等。
在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方面,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在制定财税政策时更加注重促进就业。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667亿元,支持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在支持经营主体稳定就业岗位方面,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着力降低经营主体成本负担,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按比例返还上一年度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吸纳就业。
在助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方面,对符合条件的重点群体和吸纳其就业的小微企业申请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给予贷款贴息。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倾斜。
“我们做了一个内部测算,预计2024年可撬动1.3万亿元新增贷款,稳定就业岗位超过1200万,拉动新增就业超过60万人。” 廖岷表示,“这些措施都是实实在在的,预计随着逐步实施到位,会对今年促进就业产生积极作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