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王阳明提出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

04:王阳明提出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

00:00
08:54

        王阳明顿悟的“道”,是吾心之道,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本心”,这一本心实际也就是我们生命的本原。我们之所以具有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如感知外物、分辨善恶、判断推理,就在于我们具有这样一个“本心”。

        所以说,圣人之道原本就存于每个人心中,故不必向心外去求什么,“吾心即道”,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王阳明就此开启“心即理”的心学命题,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这门学问,后成为无数豪杰的指明灯,也使王阳明之名超越所有帝王,与孔孟朱并列,而永垂不朽。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困扰他20年的苦闷迎刃而解,其之心境也顿时豁然开朗,种菜之余,王阳明便开始授课,因俗化导,为民众讲解其心学。心学境界阔大而又接地气,所以四方民众及学子常来听学,王阳明之声名便不胫而走,很快,朝廷上下就无人不知王阳明了。

        1510年,王阳明被任命为庐陵知县。一到庐陵,王阳明就抓获了一个大盗。大盗摆开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要杀要剐随便,道德廉耻之话少说。”

        王阳明说:“好热,把外衣脱了,我们再聊。”

        大盗说:“脱就脱!”

        过了一会,王阳明说:“实在是热,把内衣也脱了吧!”

        大盗说:“光膀子是常事,没什么大不了。”

        又过了一会,王阳明说:“把内裤也脱了吧,一丝不挂更自在。”

        大盗赶紧摇头:“使不得!使不得!”

       王阳明说:“你死都不怕,却怕一条内裤,说明有廉耻之心啊,我是可以跟你讲道德廉耻的!”

        大盗折服,乖乖认罪伏法。

        以心学为本实施开导教化,庐陵县政风民风很快为之一新。

        “心学教化”加“善政辅佐”六年间,王阳明一路高升,1516年,他竟然当上三品大员——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奉命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地。

        为何让他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地?因为这四省交界的山区,盛产一种特产——土匪。山民暴乱,占山为王,拟官僭号,攻城掠地,危及政权,成为一方大患。

        上任后,王阳明并没仓促出兵,而是推出了三大举措。

        第一:“八府一州”立刻分析以往剿匪战例,摸清山贼详情。这一分析,立马发现一个惊人巧合:每次官兵出击,不是扑空就是遭遇伏击。“官民之中,必有内贼。”王阳明得出结论。

        第二:“八府一州”立刻挑选骁勇之人担任民兵,日夜操练。“强化剿匪的武装力量。”

        第三:推行“十家牌法”。“每十户人家编为一牌,互相监督,知贼情而不报,将被治罪。”

        三策一推,王阳明就准备出手了。

        一天,王阳明发布消息:“各军营做好准备,明日将出兵剿匪。”

        第二天,大家束装而待,可是等到天黑也不见命令下来。原来,这是王阳明设下的计谋,佯装剿匪,让内贼去通风报信。官兵与群众中的内贼纷纷上当,一一被王阳明秘密逮捕。“要么坐牢或杀头,要么戴罪立功。”这没得选,只有戴罪立功。

        于是,在内贼为土匪谎报军情之下,王阳明发起了“漳南战役”“横水桶冈战役”“浰头战役”等平乱战争。

        猖獗数十年的山民暴乱,竟在两年内被王阳明彻底平息。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确保一方长治久安,必须注重教化,以正人心。

        于是王阳明一边剿匪,一边兴办学校和书院,讲授心学,所巡抚之地,民风遂焕然一新。

        在剿匪与讲学中,王阳明意识到:

        懂得“理”很重要,但实际运用也很重要。

        于是,他在“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以“行”实践“知”,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

        其实很简单,就是说: “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应去付诸实践。实践符合这个道理,那‘知’就是真知。若实践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知行合一”理论,后影响了东亚无数豪杰。2009年以来,习近平就数次提及“知行合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有容则柔无欲则刚

    差评,偷师且不加以进一步的解读。

  • wdzhlf

    真的不咋地

  • 听友121866882

    、`

    听友121866882 回复 @听友121866882: s